几位夫人都对乔连连甚为满意,王夫人最甚,在乔连连妙手治好了第三个夫人后,她终于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乔娘子若是乐意,不如考虑跟我去京城,虽不能保你荣华富贵,但绝对让你财源广进。”
王夫人是京城人士,这次是为了治病特意来找江白隐的,她本人有家有室,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兰州府。
此时,她的症状已经转好,不日便要回京城去了。
在临走前,她希望能带走乔连连,也为京城带去一个妙手医女。
王夫人说这句话时,其实是自信满满的。
她自己身份非凡,乔连连又渴望金钱,实在没道理拒绝。
然而片刻后,只听得乔连连道,“夫人,我不能离开这里。”
“为什么?”王夫人有些惊愕。
难道她金口许诺出的东西,还抵不上乔连连在这里的资产吗?
“因为我的孩子都在这里,我的家,我的房子,都在这里。”乔连连一脸认真,“还有我逝去的夫婿,也在这里。”
她要是走了,倘若有一天顾绍回来了,该去哪里找她和孩子们。
王夫人已经通过江白隐知道了乔连连大致的经历,也明白她是情深义重的好女人,当即惋惜道,“我理解你,希望你有一天想通了,愿意来京城,便来找我,江大夫知道我在哪里。”
这是王夫人的善意,也是口头许诺的拜名帖,就算现在不用,将来也许会用到。
乔连连笑着点头应了,又给几个夫人简单看了看,便离开了。
碧松还在外头充当着马夫,见乔连连回来,为她掀开车帘,殷勤道,“夫人,这次问诊如何?”
乔连连随口道,“几位夫人的病症都不算难,吃些小药就能好了。”
“夫人真是厉害。”碧松忍不住道,“不仅会做饭,还会看病,还好大家知道的不全面,否则肯定要疯抢夫人了。”
这马屁拍的,乔连连失笑,无奈道,“刚才倒是有个夫人邀我去京城呢,不过被我给婉拒了。”
车辕上的碧松心抖了一下。
爷让他把夫人拐回京城,他还没敢提起来,夫人就已经拒绝过别人了。
而且还拒绝的那么斩钉截铁。
碧松觉得自己任务要失败了。
出于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性格,他还是咬着牙问了一句,“夫人为什么不愿意去京城?”
“为什么要去京城?”乔连连反问。
她不是讨厌京城,她是真的认为没有去的必要。
碧松斟酌了片刻,决定从乔连连最疼爱的几个孩子入手,“顾城县试拿了案首,院试也是前三的好成绩,如今的府试应该也是板上钉钉的过,届时他就是个秀才了,迟早要进入京城考进士,难不成夫人要放他自己一个人去?”
这话说的,乔连连有一瞬间的晃神。
在她的记忆里,顾城一直都是那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即使心思阴沉腹黑冷漠,但本质上依然是个胆小的,柔软亲人的孩子。
谁知道他会县试院试一路开起绿灯,才上学不到一年就成为了童生,还来了府试。
只要这次的考试过了,顾城可能会成为兰州府最年轻的秀才。
如此前途不可限量的孩子,自然是迟早要进入京城,去考进士,去争夺加官进爵的机会。
乔连连扪心自问,她能放心让顾城一个人去进京赶考吗?
不能。
她一定会寸步不离的跟着大儿子,既防止他跟原女主相遇,也是因为舍不得一家人分散。
碧松在一旁观察着乔连连的表情,当看到她眼底的恍惚时,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第164章 进京
“所以夫人,这京城迟早是要去的,躲也躲不开。”碧松为自己的机灵沾沾自喜。
乔连连从晃神中走出来,淡淡一笑,“就算要去京城,也得几年之后了,城儿年纪小,不必这么着急考进士,先在秀才稳一稳再说。”
碧松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剧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啊,夫人听完他说的话应该立马知错,并提出快马加鞭赶去京城才对。
还几年之后,夫人要真是几年之后再去京城,爷怕是要熬死。
同时,也会折磨死自己。
为了自己不被折磨死,碧松咬紧牙关,思绪来回翻腾。
突然,他急中生智,“夫人,兰州府到底只是个小地方,教育有限,有可能耽误顾城的学习,倘若能进国学接受教育,说不得他在科举的路途上能走的更远。”
这话没瑕疵。
城市越大,师资力量也就越浓厚。
与之相反,越是偏远地区,好的老师也就越稀少。
如李老先生,当年也不过就是个落榜的进士,在京城比比皆是,来到斜阳镇却能引得颇有家底的韩暮来求学,足见这种等级的人在小地方有多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