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连连要操心大儿子县试的事儿,也就没去打听。
谁知道再次听到李春华的声音,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
“走,去看看。”
两口子一瞬间下了决断。
驴车没撞到人,就是撞了一个凸出来的摊位,一桌的土豆散落满地,被过路人拾走了点,踩碎了点,就算李春花努力帮忙捡,也不过捡回了一小半。
现在,摊主拉着李春花正在索赔,说啥也不愿意让她先走。
“大哥,我真的很急,钱我现在身上没有,等回头给你送来行吗?”李春花忍着泪道。
“谁相信你的鬼话,万一你不回来了我找谁,赔钱,不赔钱不能走。”摊主没有讲任何情面。
与此同时,驴车的大棉被里还传出了轻微的哼声,仔细一听,好像是有人在哼哼。
李春花更着急了,拼命撕扯着摊主想逃离,却怎么都逃不开。
直到,一直纤细的手伸了过来,上面放着几十个铜板。
“这些钱,买你这些土豆够了吧。”乔连连轻声道。
摊主一愣,松开了李春花,将几十枚铜板尽数抓到了手中,“够了,够了。”
土豆不值钱,更何况开春发芽的土豆,能有人买就不错了。
现在遇到了冤大头,十几斤土豆卖了五十几个铜板,赚大发了。
“连连……”李春花有些呆滞,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你怎么在这里,这些钱我回头还给你……”
“别说有的没的了,里头的人是姑婆吗?”乔连连皱眉问。
“是,我娘她从昨天晚上就不舒服,今天早上刚起来就晕倒了,我喊了同村的驴车送来的。”李春花擦着眼泪道。
乔连连看了顾绍一眼。
顾绍没有任何迟疑,将驴车的肩带背好,径直便往镇子上唯一的医馆里冲。
乔连连和李春花紧随其后,扶着驴车的两侧,以保证躺着的人不会被颠簸下来。
很快到了医馆。
看诊的是个年迈的老大夫,瞧见这阵势就眉头一皱,等奄奄一息的姑婆被抬了出来,他眉头皱的更紧了。
“大夫快给我娘看看,到底怎么了。”李春花急促的道。
老大夫伸出三根手指,在姑婆的脉搏上按了一会,又翻了翻姑婆的眼皮,叹了口气,“没救了。”
李春花怔立当场。
片刻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么就没救了?怎么可能没救了?我娘昨天还跟我讲话呢,今天怎么就没救了。”她不敢置信的大嚷。
这么多年了,母女相依为命,姑婆人好又和善,聪明又剔透,虽说将闺女养的有些小偏执,但整体上母女俩生活十分和谐愉快。
而李春花的那点偏执,也不过是来源于对缺失的父爱的敬仰罢了。
如今,有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李春花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她跌坐在地上,捂着脸嚎啕大哭,“娘……”
乔连连实在于心不忍,一把拉开李春花,蹲在了姑婆跟前。
首先,探鼻息。
一旁的老大夫摇头叹息,“鼻息已经很微弱了,也就一个时辰的事儿吧。”
乔连连又翻了翻姑婆的眼皮,随后跨坐在了姑婆的身上,两只手翻转,匀速而有力的按压姑婆的胸腔中央。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
十下,二十下,三十下。
姑婆还是没有动静。
老大夫显然也不是什么心狠之人,在旁边叹着气道,“没救了,眼睛都充血了,还是别折腾了。”
乔连连没放弃,仍旧反复做着这个动作。
约莫盏茶时间,她数到二百下的时候,姑婆忽然猛烈的喘息了一下,眼睫也开始颤抖。
【作者题外话】:不太专业,百度着写的,轻拍
第123章 东芝堂
一旁的老大夫吓得手里的茶盏都摔了。
连顾绍的眼睛都瞪圆了。
乔连连却顾不得这些,仍旧上下一起操作,替姑婆按摩胸口,捋顺血液循环。
直到姑婆“唉哟”一声睁开了眼,她才停下动作,看了一眼李春花。
李春花从姑婆喘息的时候就脑袋当即了,这会更是完全傻掉了。
顾绍只得上前,将姑婆扶着坐好,又为她盖上了棉被。
“暂时没事了,不过姑婆是脑供血不足,估计早上起的有些急了,所以就撅了过去。”乔连连淡淡道。
这病说大不大,好好养着一般没事。
说小也不小,一下子上不来人就没了。
轻微时还好,如姑婆这种严重到接近脑血栓的,可能还会瘫痪。
姑婆是个好人,虽然没有跟刘婶子这般处出来的亲情,但乔连连也愿意帮她一帮。
“那可怎么办,以后怎么办啊。”李春花缓过神来,“我不让娘干活,她还去,是不是以后不干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