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皓之让人端来一盆上好的牛肉,一边喂着海东青,一边道:“飞了这么久你也累了。
陪陪我顺便休息几天,还得麻烦你再帮我送封信回去,可好?
海东青像是听懂了一般,点了点头又继续啄碟子里的牛肉。
楚皓之回到房间,研磨写了一行小字:幸得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接连几日不见海东青回来,南沧溟也有些许着急,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到。
几位将军正在讨论继续北上收复失地。
几员老将:“如今我军士气正盛,一鼓作气一年之内收复失地,抵达京城不在话下。”
萧衍:“我们粮草方面供应不足,贸然出战极有可能马前失蹄。”
南沧溟也点点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后勤无法保证粮草,贸然出兵的确有风险。”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声熟悉的鹰嚎声。
接着一只海东青俯冲而来,落在南沧溟肩膀上,耀武扬威地看着众人。
南沧溟瞬间面色一喜,急忙打开海东青左脚上的信筒,抽出里面的卷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跟自己卷的方式不一样,肯定是师尊回信了。
南沧溟难掩激动,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众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自家王爷,一年多以来从未见王爷有过喜色。
也不知道何事,一张小小的纸条就能让王爷如此开心。
南沧溟按耐不住急忙展开,俊秀飘逸的字体引入眼帘:幸得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将信收好,南沧溟大手一挥道:“马上出兵,我要半年之内平定中原。”
刚说一年之内收复失地都觉得过于仓促,怎么一下子就半年了?众位将军都齐刷刷地看向萧衍,等着他答疑解惑。
萧衍被盯得头皮发麻,实在躲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道:“王爷可能是想念王妃了。”
“王妃?”
“王爷何时娶的王妃?那南蛮长公主的婚约不是作废了吗?
萧衍头皮发麻怎么一帮大老爷们这么八卦:“回京你们就知道了,到时候少不了你们的喜酒。
不如卖力打退敌人,早日收复失地,说不定王爷一高兴还能升官进爵。”
到时候王爷回京,夺回帝位简直易如反掌。
几位将军听了道:“多谢萧将军指点,我们一定尽快收复失地,让王爷尽早大婚。”
转眼间又是数月,自从有了海东青传信。
楚皓之觉得日子过得越发快了起来。
长清殿的宫女太监们也越发活络了起来,整个宫殿里也有了一丝丝生气。
建文帝登基后,楚皓之就借势清洗官场。
重查了十几年前官场舞弊案,还了洛天河清白,顺势将一批通过舞弊获得进士出身,又为非作恶的官员剔除。
将洛天河等一批新晋的寒门子弟安排进中枢机构,想必过不了多久,便能独当一面。
第100章 这两年,他过得如何?
转眼间又是年底,这一年朝局渐稳,楚皓之也缓了一口气,日子渐渐无聊起来。
四皇子登基后政务繁忙,倒也没有时间来打扰他,楚皓之也乐得清闲。
现如今朝堂上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新皇为首的世家大族,一派是以楚皓之为主的寒门新贵。
平日里两派也会明争暗斗,楚皓之也不过多干涉。
前线捷报来接连传来。
一日早朝,皇帝看完奏折道:“西南王折子里说年底就能班师回朝,众卿家以为如何?”
户部侍郎立马站出来:“陛下,西南王拥精兵数十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楚皓之一言不发地看着这位户部侍郎。
他本是太子的人,见太子倒台后立马站队四皇子,靠着献媚深得四皇子喜爱。
四皇子登基为帝后直接将他从一个小小的文吏提拔为户部侍郎。
书里南沧溟就是死在这位户部侍郎手里,如今的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原点么?
两年多未见,总算是回来了。
可回来又是一场恶战。
下朝后楚皓之回到长清殿,月寒烟、洛天河等人都齐聚在一起。
“这位皇帝论起心狠手辣比先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定然不会让小主子活着。”
月寒烟眸子里尽是忧郁。
“皇上好大喜功,宠幸宦官。
朝堂上都是有怨言的,这样一来支持西南王的官员只多不少。
只要西南王能活着入宫,便能与之抗衡。”
洛天河温和道。
“嗯,小心驶得万年船。
你们这段时间多留心一些,确保不会出问题。
等他回来我们就也不用如此如履薄冰了。”
楚皓之揉揉眉,满眼都是疲惫。
这两年来跟四皇子斗智斗勇,着实费了他不少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