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皱眉,想起他收到的字条,说是若想救阿二,必须韦无冕帮忙才行,所以他才依字条所说将韦无冕给带到了秦香楼,他并不知那给他送纸条的是谁,但只要能救阿二,让他做什么都行。
且他知道韦无冕是京城韦家子弟,想必韦无冕的身份在南安城是有些分量的。
可韦无冕呢,从来到秦香楼,三句话不离清清,一提起他的身份,就顾左右而言它,反正就是一句话,他肯定想救阿二,只是没清清帮忙不行。
阿大正无计可施,谁知宋真清自己却找了来。
定然是那送纸条给他的人也送了纸条给宋真清。
阿大如今别无他法,不是他不想去大牢里救阿二,只是他打听过,那宁知府手下的李捕头身手厉害,绝不输他,且那死了人的晏家是南安城鼎鼎有名的富户,所以,仅凭他一人是不可能从大牢里将阿二毫发无伤救出来,且还能安然离开这南安城的。
他不是没想过阿二是不是被人设计的,但思来想去,他与阿二一穷二白,又是刚下山,阿二也无可让人觊觎的,若说有人设计韦无冕,他还信。
也不知阿二在牢里有没有挨打,救人还是越快越好。
所以病急乱投医,无计可施下,如今他只得将希望放在了宋真清身上。
想到这,他一咬牙,豁然起身,单膝跪在了宋真清面前:“只要你能帮我救出阿二,往后阿大愿为清清姑娘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咳,咳……”
这是啥情节?
宋真清被一口茶呛的上气不接下气,一张小脸憋的通红,指着阿大抖抖索索,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哪里想让人肝脑涂地了?她不过是想让阿大说几句软话,对刺伤韦无冕之事道个歉,别总是那般冷言嘲语的就成。
第29章
宋真清终究还是没听到阿大的道歉,阿大那一跪,生生掐没了她想说的话。
宋真清心情复杂,可救人一事却是刻不容缓。
与秦香楼一墙之隔的正是案发地,晏家布庄。
不知那宁知府出于什么缘由,竟然没封了这秦香楼,而只是封住了晏家布庄。
这才让他们有机会再次来到阿二被抓时所在的房间,房间在最右边,即靠近晏家布庄的那面墙上开了一间窗,但这也是秦香楼唯一能看到晏家布庄的房间。
从房间望去,晏家布庄一览无遗,不大的院子里,并排几间低矮的厢房,门窗紧闭,静悄悄一片。
宋真清第一反应便是,是不是阿二看到了什么?所以才被人诬陷为凶手?
她探头朝窗外望去,晏家布庄借了秦香楼的半截院子,两家有一段院墙重叠,也就是说从他们此刻所在的二楼房间跳下去,正好就是晏家布庄的院子。
所以,晏家二夫人死在布庄后院厢房,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与布庄一墙之隔的秦香楼二楼的客人?
宋真清想去晏家布庄后院厢房瞧一瞧,可无奈那厢房已被封条遮住,且院子里还守着两名提刀捕快。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过来,”她招招手,韦无冕凑了过来。
她在韦无冕耳畔低声言语了几句。
“清清你知道……我……我祖母是……”韦无冕震惊的瞪大了眼睛,说话也结结巴巴起来。
宋真清见他那样,猛的敲了一下韦无冕的额头,“傻子,我早就知道了,我不仅知道你祖母是大长公主还知道你母亲是安云郡主,否则你以为阿大为何绑了你过来?他不就是想利用你的身份救阿二嘛。”
可阿大就算绑了韦无冕来又如何?
哼,韦无冕若是那会利用权势的人,又怎能跑去穷山僻壤的岭南县县衙做师爷呢?
要救阿二,还得想办法证明阿二无辜才行。
而这边韦无冕只是摸摸被敲过的额头,嘿嘿一笑,“清清就是聪明。”
他也不问宋真清是如何知道他身份的。
韦无冕突然又想到一事,忙提醒宋真清:“清清,有一件事你不晓得。”
“什么事?”宋真清打量着布庄的院子一边随口应道。
“南安城的宁知府我是认得的,”韦无冕道:“宁大哥为官清明,我料想,他之所以抓了阿二兄弟却并未封住这间酒楼,许是因为宁大哥也觉得凶手另有其人。”
一涉及人命官司,韦无冕的脑瓜要比平时利索几分,宋真清刚还在疑惑这个问题,经韦无冕一提醒,她倒是明白了,看来这宁知府此人有些意思。
“那你还按刚才我说的,快去,”宋真清催促韦无冕。
“好,我这就去。”
韦无冕答的爽快。
既然韦无冕与宁知府是旧交,那事情更好办了,她想知道晏二夫人之死的具体情况,还真得韦无冕出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