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姝观察半天,发现李雯跳跃高度不行,但是很稳,只要是能跳出来的就能成功落冰,这说明她的腿部控制力非常好。
但是跳跃高度不行一切免谈,拿个成功率100%的2A去和别人的3A比,除非人家跳空摔倒,否则将一直处在劣势。
李雯如果不把高度提升上去,国内大奖赛第一名或许就是她的花滑终点。
刀喆继续说:“陆地起跳是花滑选手不可缺少的一项练习,你们在陆地训练的60%体能储备,就能够完成冰上的动作。”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冰上起跳需要的高度是六十厘米,那么在陆地训练完成的最低高度是一百厘米。
练习跳跃为什么选择跳箱?
因为跳箱比普通的陆地跳跃更能提高肌肉拉伸的能力,反应速度和核心力量。
“这是你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一项训练,根据你们个人能力自行安排,间歇时间为三十秒到一分钟,去吧。”
“练着呐?”
刀喆话音刚刚落下,一个光头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的脑袋被冰场的大灯一照,宛如一颗新鲜出锅的茶叶蛋。
来人名叫郑立业。
他比刀喆低了一个级别,是男单组的副教练,但从前年开始就混合带了,现在手下两个运动员都在成人组,一男一女。
郑立业进来的时候,李雯刚好跳上了七十五厘米的那只箱子。
“李雯不错,保持这个高度多久了?”
秦姝一听,这是话里藏刀的说人家李雯水平上不去呢。
同为国家队教练,明面上不可能使绊子,但背地里的暗暗较劲层出不穷。
其实也不怪郑立业心里不爽,他手底下那个女单今年跟仵童童一样,也被抽调走去做少年锦标赛暨U系列的宣传大使了。
以郑立业目前的思路就是,他的学生太亏了,李雯简直撞了大运,今年这块金牌水分太多。
他这么想也不是没有根据。
他领来的那个女单舒展开筋骨后,一开始训练的目标就是七十厘米跳箱,三十秒后,李雯迟迟不敢上八十厘米的时候,那个女单却毫不犹豫,一下子跳了上去。
“不用管他,你俩去吧,别耽误训练。”刀喆不想跟同事起争执,催促秦姝和关榆。
秦姝点点头,一溜烟跑过去,面向跳箱,屈膝,核心收紧,双手猛地向上摆动,直接起跳。
没有热身运动,七十厘米。
然后小姑娘跟关榆招招手:“师姐来,用这个当热身运动挺好的。”
接着她就蹦上蹦下,用这个箱子做起训练,根本没理这边,仿佛自己做到的只是一件普通事。
郑立业一开始可没把目光放在这两个小姑娘身上,现在远远看去,只觉得五官有点熟悉。
特别是一开始跑过去的那个,个子好矮,要知道跳跃高度可是跟身高也有关系的。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老刀,这谁啊?”
“今年大奖赛青年组冠军,秦姝。”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秦姝之前做过跳箱训练, 适应得快。
关榆从最矮的箱子起步,十组训练后也到了七十厘米。
郑立业这次倒没有那么震惊,毕竟关榆在发育之前跳跃能力一流是人人都知道的事。
但是他依然满嘴苦涩。
郑立业是从一开始就待在国家队的教练, 而刀喆是从L省空降过来的,两人之前竞争过主教练的位置,郑立业落选后当然很不服气,认为论资排辈也该轮到自己,所以从那以后他遇见刀喆都是表面笑嘻嘻, 暗地里一直排挤。
郑立业也很抠门。
按照体育局的文件, 如果选手能拿到奖牌,那么教练也是有奖励的。
个人项目的教练员按照运动员奖金标准给予奖励, 集体项目的教练员按照主力队员奖金标准的三倍给予奖励。
例如,如果手下的女单运动员获奖后拿到国家奖金十万元, 那么教练员的奖金也是十万元。
如果教练带的是双人滑选手,选手每个人获得十万,那么教练的奖金就是三十万。
虽然大奖赛的奖金才两千,可是一年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赛事,加起来就多了。
关键是, 这颗茶叶蛋不仅在乎钱,还在乎地位, 他想趁早做出来点成绩,老了之后把人事关系调到总局里退休。
所以在看到刀喆论坛发飙事件后, 他第一时间报给了总局, 以行动表明对领导的忠心。
局领导哪管下属的小心思啊,面谈刀喆让他删帖, 理都没理郑立业。
久而久之, 郑立业憋在心里的火越来越大。
但他看到今天这一幕, 忽然像一只漏气的皮球一样没劲儿了。
别说国内赛,刀喆手底下这两个新人参加国际赛事拿到名次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