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兰和乔乔一点也不像,神态性格完全是反的。
然而燕昭喜欢乔乔,却是真的。
当初他们三个一起,不止卫临喜欢乔乔,燕昭也喜欢,只是乔乔不喜欢燕昭。
说完后,卫临也不管苗兰信还是不信,他深深地看了眼苗兰:“唉,苗姑娘,你照顾好自己,我走了,咱们来日有缘再会。”
他一副万分不舍又心痛不已的表情,看了苗兰一眼又一眼,转过身大步走了。
在他转身的刹那,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可算扳回了一局。
他心底大笑不止,像只奸计得逞的狐狸。
回到军营,卫临心情很好,大手一扬:“全军继续前行!”
而燕昭心情却没那么好了,始终阴沉着脸,眸光凛冽,浑身散发出沁骨的寒意。
若是换作别人,今天敢这样阴他,头已经落地了。
但那人是卫临,河东卫家的人,他无法下手,毕竟那是他兄长或弟弟的后代。
苗兰心里忐忑不安,这到底是谁的白月光啊?
她看文的时候,文中只提到“乔乔”是男主卫临的白月光,没有写燕昭和乔乔的事,毕竟“乔乔”是个只存活在回忆里的角色,连炮灰都不算。
现在想来,书里虽然没有明写燕昭对卫临的白月光有没有感情,但仔细一想,男配燕昭能那么了解卫临的白月光,他定然是很关注,否则不会连对方的神态性格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分析完,苗兰慌了。
她觉得卫临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燕昭沉着脸走到苗兰身边,想解释,张了下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有苦说不出,脸色越发阴沉了。
苗兰一转头看着冷飒飒的燕昭,拿着碗的手轻颤。
“大……大将军有事吗?”
燕昭看着她,憋半天憋出一句:“他乱说的。”又补充一句,“我没拿你当替身。”
苗兰干笑两声:“嗐,什么替身不替身的。大将军多虑了,我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知道卫大将军说了些什么,他刚刚有说什么吗?”
燕昭嘴角扬了下,笑容清浅:“你别在意。”
苗兰很豪爽地挥了下手:“哎呀,我没在意的。”
她能在意什么,她只想走人。
燕昭似松了口气。
他抬手在苗兰发顶摸了下:“好好的。”
苗兰心脏狠狠地跳了一下,她僵着身体维持着爽朗明媚的笑。
目送着燕昭走远后,她才吐出那口气。
到底是走还是留呢?
作者有话说:
燕燕:我该怎么和媳妇儿解释,我喜欢她这件事。
苗兰:我该怎么和他提出辞职这件事?
第40章 小昭
“辞职”的念头只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苗兰便没再纠结这件事。
没啥好纠结的,不管是走还是不走,都得回了岷州才能做决定, 现在她还在燕昭的军中,就算是想离开, 一时半会也离开不了。
她接着收拾碗筷, 和王三娘她们一起蹲在地上洗碗。
另外一部分火头军,正在给马喂草料。
人歇马歇,人吃饭,马当然也要吃草料的。
其中一个包着蓝布头巾的妇人小声感慨了句:“唉, 难怪人都说打仗烧银子, 这每天人吃马嚼的,得耗费多少粮食啊?咱们这兵马还没多少,要是大几十万的兵马,上哪去弄粮食呀。”
王三娘重重地咳了声, 瞪她一眼:“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这些是你该操心的吗?”
那妇人低着头快速洗碗,不再多言。
苗兰安静地听着没说话, 心里却是认同那妇人的话。
打仗就是烧钱,没说错,自古如此。
她以前看过一篇历史杂论, 也不是什么名家, 准确性不可靠, 说当时汉武帝发兵十八万攻打西域匈奴, 实际上真正能打的兵, 只有几万人, 剩下的都是搞后勤工作的, 也就是辎重兵,帮着运输粮草军械等。
从长安到西域,几千里,结合一下当时的交通工具,再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这一路上吃喝拉撒,要带多少粮食?
所以打仗不光烧钱,不光血腥,还有着阴暗残忍的一面。
大军每到一个地方,若是没粮食了,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要吃要喝,怎么办?
背后的真相,不敢深想。
反正最终遭殃的,肯定是当地无辜的百姓。
然而战争这种事,它不是一方面决定的。
相对来说,中原汉人秉性算是温良的,炎黄子孙自古便是农耕民族,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自给自足,不需要去掠夺,所以几乎不会主动入侵别人,很温和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除非是被别人打狠了,才不得不拿起武器反击,基本上属于反击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