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武静蕊带着大格格在荷塘边上玩,时刻紧盯着她,怕她不小心掉进去。
随宁在丫鬟太监的陪伴下玩的很开心。
气氛正轻松,如珠不知听一个小太监说了些什么,脸色大变,匆匆小跑过来,附在武静蕊的耳边,低语几句。
武静蕊险些踉跄倒地,一把抓住如珠的手腕,脸色煞白,“如何了?可有事?”
如珠忙道:“没得逞,二阿哥一点事都没有,格格不必担心。”
她这才放下吊着的心,又听如珠道:“不过人已经被苏公公带走了,说要审问。”
苏公公?苏荃?
武静蕊疑惑,“苏荃怎会去那儿?”
四阿哥不在,即便府里头有什么大事,也是继福晋做主,断无一个前院的奴才越俎代庖的。
除非事先得了四阿哥吩咐,但也无法轻易越过了一府主母的权利。
何况,这种事又怎会事先料到,并提前吩咐?
当然,人由苏荃带走,好过由福晋处置。
武静蕊急急地去正院看二阿哥,结果依然是被挡在外面,“格格请回吧,福晋歇下了。”
武静蕊气闷不已,又无可奈何,却不肯就此离去。
身后传来一道冷嘲热讽,“哟,我当是谁,原来是我们的武格格啊,这还没撞够南墙啊?”
这声音,是李氏。
武静蕊忍着气,转身,迎上对方怨愤鄙夷的目光,浅浅一笑,“李姐姐何出此言?我不过是来看儿子,撞南墙又如何?就算是撞一辈子南墙我也要来,你待如何?”
李氏第一次见武静蕊如此张牙舞爪,盛气凌人的样子,当下吃了一惊。
转念想到,大概是真被逼到失去理智了,便又笑了起来,“不得不佩服妹妹的毅力,不过都是些无用功罢了。妹妹要明白,这二阿哥在正院,和在你那儿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不一样,又如何?
记在福晋名下的庶子,也是嫡子。
便是未记在福晋名下,仅仅是养在福晋膝下,那也和养在小妾膝下待遇不同。
谁都知晓哪个更好。
但又有几人能做到与骨肉分离?便是她李氏,又能做到吗?
武静蕊笑意盈盈,“我明白姐姐的意思了,若是把姐姐的大阿哥养在福晋名下,姐姐想必就会感恩戴德了吧?论长幼,大阿哥可是在前呢。”
此话一出,李氏瞬间变了脸,眼中涌出毒恨。
武静蕊知晓,若是重生的李氏,对这样的事必定极为在意。
果然李氏的反应很过激,却没再说一个字,而是拂袖而去。
这更加印证了她的猜测。
李氏果真不是以前的李氏了。
若是以前的李氏,大概只会恼羞成怒,而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不是李氏的风格。
除非她戳到了李氏的痛处,对方不愿多提。
呵,李氏啊李氏,你又何须看我笑话?
你的儿子不是叫了别人十几年的额娘吗?
你又好到哪儿去?
当然,她不是李氏,不会任由别人霸占她的儿子那么多年。
第119章 萨克达氏被打击
二阿哥熟睡时,一名丫鬟欲对二阿哥行不利之事,被一旁的乳母发现,及时阻止。
好在二阿哥毫发无损。
那名丫鬟原是萨克达氏屋里的,被派去照顾二阿哥,事发后先是被萨克达氏厉声责问,闭口不言。
随后却被赶来的苏荃命人绑了去,说奉了四阿哥的命令,要审问恶奴。
什么奉命?
四阿哥人在宫里,如何知晓?
分明是这苏荃狗仗人势,瞅着四阿哥的喜好想要巴结武氏。
萨克达氏认为自己的威严遭到了冒犯,不允许对方把人带走,说她是女主人,后宅之事理应由她亲自处置。
但架不住对方带来的人多,且全是小厮,又各个身强体壮,唬得那些丫鬟仆妇们动都不敢动,眼睁睁看着人被带走。
萨克达氏险些被气晕。
苏荃毫不理会萨克达氏被气到翻白眼的模样,恭恭敬敬地请了安,赔了不是,大摇大摆地走了。
萨克达氏手指着苏荃,说不出一个字。
但她更怕一件事。
乌妍是她的人,却要对二阿哥下毒手,被人当场抓获,证人是二阿哥的乳母张嬷嬷。
且不论乌妍为何要对二阿哥不利,这顶帽子怕是要扣在她头上了。
是何人所为?
李氏?还是武氏?
武氏更有动机,若是二阿哥这儿出了差错,便有利于武氏夺回孩子。
武氏何时教唆了乌妍?
不可能,乌妍是她的人,不可能背叛她,定然是诬陷,是二阿哥的乳母诬陷乌妍。
可乌妍为何闭口不言?
萨克达氏满嘴苦涩,心乱如麻。
苏荃的办事效率很好,四阿哥回府前就审了个清楚,等四阿哥刚在书房坐定,苏荃便平静地把结果禀告了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