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不要秋后算账嘛。
等事情结束再说咯。
被朝臣推到台面上的代表李大人,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
若说法不责众,陛下对其他同僚不计较,还有那么一丝可能。
但他跳到明面上跟陛下打擂台,怕是在劫难逃了。
李大人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陛下,这...这与东越和谈之事,从何说起啊?”
“怎么,不与东越和谈,那和谁谈?
是和焚城虐杀我大魏百姓的南楚谈?
还是和常年侵袭北境,屠我北境百姓,杀我大魏将士的戎狄谈?”
傅泽启越往下说,笑容越僵硬,眼中暗藏的火焰完全遮掩不住。
“你们这些人,少有亲临战场者,不知道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
朕知道!
朕十三岁上战场,和戎狄厮杀,在戎狄的眼里,从来就没有把我大魏子民当人看过。
你们知道戎狄是怎么称呼为魏国人的吗?
他叫我们两脚羊!
在戎狄的眼里,我们连人都不算。
是畜生!
是食物!
是可以肆意欺辱的对象!
而南楚在朗州主城做的事情,跟戎狄又有什么区别,啊?
你们知道烈火焚城是什么样的吗?
你们知道堆尸成山有多令人恐惧吗?
你们知道被围困,断绝一切希望,被绝望包裹着是什么感受吗?
你们不知道,
你们只知道慷他人之慨!”
说到这里,傅泽启一拍龙椅扶手,猛地脱离龙椅,站了起来。
殿中众人跪了一地。
齐声劝道。
“陛下息怒。”
“如今魏国周围群狼环伺,危如累卵,你们在想什么?
在想着苟且偷生。
在想着与虎谋皮。
更有甚者,还在想着争权夺利!”
傅泽启走到台阶前,所说的言语震人心神。
最先跪下的李大人,此刻整个身子都贴在了地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余的朝臣也将头深深埋着,不敢稍抬。
“你们信不信,只要你们现在敢去北境,或者去朗州百姓面前,说你们要跟南楚,跟戎狄和谈。
你们只要敢说出和谈那两个字,就得被百姓的唾沫给淹死!”
傅泽启这话说得有些些夸张,但并不是没有依据。
魏国国风尚武,跟戎狄那是积年累月的深仇大恨。
但凡是北境百姓,谁没有个亲人死在戎狄手里?
甚至有些士兵全家都是死在戎狄手中的。
魏国跟戎狄,是国仇,也是家恨。
而南边跟楚国的战争中,楚国不仅一把火烧了朗州主城,将城内百姓虐杀大半,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也或多或少受到侵害。
不仅遭受战争的朗州百姓,对南楚恨之入骨,就连远在京都的大魏子民,得知朗州之事都愤愤不平。
魏国军队反攻到南楚江州的消息传回国内,有多少大魏子民拍手叫好,觉得大快人心。
现在魏国打赢了,却还要卑躬屈膝地跟南楚和谈。
谁能忍得下这口气?
第205章 反击开始
早朝上,傅泽启气场全开,没有任何人胆敢反驳。
他冷眼看着底下,不知有几分真心忏悔的朝臣。
最终没有把出使东越的任务交给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而是把孟成杰拉了出来,委以重任。
按照前世的轨迹,孟成杰会在他将魏国稳定之后,才主动出仕。
孟成杰的心思他不是看不出来,无非就是良禽择木而栖。
不轻易将忠心交出去罢了。
对于孟成杰来说,不是什么样的君王都能让他臣服。
只有他真心认可的人,才会尽心效忠。
这种心思,对于一般君王来说,十分忌讳。
一旦被人察觉,直接暗戳戳整死他一人都算大度的了。
但是傅泽启却不在意。
因为前世孟成杰重新出仕之后,做事能力很强,底线也高。
算是他后期非常倚重的一位臣子。
把东越的事情交给孟成杰,他是放心的。
哪怕这个时候,孟成杰可能还没有真心臣服。
但他相信,孟成杰能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掉链子。
而朝臣们却对他启用孟成杰有些别的想法。
想着孟波铭是不是早就向他告密,做了背叛他们的事情。
因此,孟大人在朝中,还受了好一段时间的排挤。
偏偏这事儿吧,孟波铭还不太好处理。
他总不能挨个跟人解释,他没有去告密吧。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吗?
所以孟波铭只能回家,跟自己的妻儿抱怨。
妻子倒还罢了,顺口就宽慰他。
但孟成杰那个性子,不仅没有安慰他,还觉得他确实应该像朝臣们猜测的那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