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个大雨倾盆,逛街买的旗袍和珠宝首饰,今天才送到沈府。
所以,白苏苏还是穿的原主大家闺秀风格的服饰。
罗裙,绣鞋,明珠耳铛,纤纤作细步。
唯有头发不再挽起。
如墨青丝柔顺地披散在肩膀上,温婉的眉眼精致,比起往日来,那流转的美眸灵动了不少,映衬得整张脸都褪去沉静寡淡,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白苏苏磨磨蹭蹭弄半天才下来,沈太太一见她,横眉竖眼地骂道:“苏世媛,你现在长能耐了是吧?昨个儿逛街竟然买了五十几块大洋的衣服首饰!”
在民国时期,两块大洋都足够普通人家吃穿用度一个月了。
可,沈府不是普通人家。
五十几块大洋对沈府来说,只是小意思。
沈家和沈君卓欠原主苏世媛的,必须得一点点地还回来,她白苏苏可是睚眦必报的性子。
这,才只不过是开始呢。
先收点利息而已。
白苏苏连眉头都没有动一下,声音慵懒地道:“太太,女人家爱梳妆打扮,入夏了我购置几件新衣裳罢了,瞧您说的,我像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样。”
“表嫂,买衣裳可以,只是一下子花了五十块大洋,是否过于奢侈?”
开口的人,是一位站在沈太太身边的少女。
少女上着蓝衣,下穿黑色长裙,踩着一双黑色小皮鞋,扎着两个麻花辫垂在胸前,装扮很有民国女学生的风格。
这是沈府的表小姐,名叫叶清秋。
叶清秋知道这位表嫂在沈府不受宠,自然站在沈太太一边。
当然,她只是表小姐,指责自己的表嫂花沈府的钱,似乎名不正言不顺,就只说白苏苏挥霍奢侈这一点。
民国初期打破封建旧制,女子地位提升,也可到学堂上学。
自诩是女学生,比苏世媛这等封建守旧制度下的大家闺秀,更加拥有文化与见识的叶清秋,振振有词地道:
“表嫂,如今外面烽火乱世,不知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两个大洋已经足够普通三口之家用上一个月,你买的这些无用的旗袍和珠宝,可以换上很多粮食了,救济很多流民了!”
叶清秋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识,忧国忧民的进步女学生。
一下子就博得了沈府佣人们的好感。
“清秋小姐说得真对。”
“少奶奶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些。”
“真是富人不知穷人苦。”
“清秋小姐才是个真正体谅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好人啊。”
听着佣人们对自己的赞美,叶清秋只觉得自己的形象在一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就连背脊都挺直了不少。
叶家落魄,叶清秋千里迢迢到上海投奔沈老爷这个舅舅,一路上见到不少乱世烽火流离的景象,也曾经是为了一块饼子,跟人撕抢过的人,所以叶清秋才会对这些这么清楚。
来到沈府后,沈老爷心疼妹妹留下的唯一女儿,叶清秋就成了沈府的表小姐,也进了女校念书。
仿佛尊贵了起来。
只有叶清秋自己心里清楚,这个表小姐表面上待遇比沈家正经的少奶奶苏世媛还要好一些,实际上却算不得什么。
她只是一个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落魄千金罢了。
必须讨好舅舅,以及这个家的女主人沈太太,仰人鼻息的生活。
年轻的姑娘何尝不喜欢漂亮鲜艳的衣裳,还有名贵精致的珠宝首饰,你以为她愿意穿得这么素净吗?
还不是因为……没有。
初来沈府的时候,沈老爷倒是吩咐过沈太太,让沈太太给她购置衣裳首饰,叶清秋拒绝了。
她说,她不喜欢那些。
果然,这样说了以后,叶清秋发现沈太太看向自己的目光和蔼了几分。
她不是沈府正经的小姐,沈家就算有钱,沈太太恐怕也不愿意多花一分一毫在她的身上。
叶清秋心里挺嫉妒这位表嫂的。
虽然表哥沈君卓成亲第二天就出了国,沈太太对她不好,佣人们也不怎么尊敬她,但苏世媛到底是江南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上过聘书正经的沈家少奶奶,穿的戴的都是价值昂贵。
这不,她出去逛个街,还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全凭着自己的性子和喜好,一口气花了五十几块大洋。
叶清秋今天站出来指责白苏苏,一方面是想讨沈太太欢心,另一方面是……
她嫉妒了。
这么多漂亮的旗袍和名贵的珠宝,她也想要!
不管叶清秋嘴上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她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嫉妒情绪,还是没有逃过白苏苏的眼睛。
白苏苏红唇勾起一抹漂亮且玩味的笑,佯装出惊讶的表情,语气轻软地道:“是这样吗?表小姐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呢,我在家中添置衣裳,一向都是如此花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