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定没定,就是上面来统计土地和人口,一些传言说要拆迁修啥的。”
俞渊追问,“传言说修什么了吗?”
“不晓得啊,有人说修机场,有人说汽车站,还有说游乐园,鬼知道。”
牛爷说完,向二叔摇头,“都不太可能,这边太偏了。”
到榕城都老远,修机场和汽车站谁来坐车?
一直没说话的向四叔插嘴,“偏有偏的好处,地方大啊,也许可以修医院啥的……”
两中年男人一老头当场争执起来,旁边站着的简宁有些走神。
她知道他们猜的都不对。
整个向家村再加上附近几个村,以低价拆迁囤地,是要修建纯天然旅游景点,塑造森林公园。
他们向家村属于边缘地带,森林公园是依着整个刘山而建,绵延数千里。
只是这里位置真的很偏,刘山森林公园修成的前期根本没什么人光顾。
直到后面刘山镇工业发展良好,撤镇立市,人口流量变大,森林公园又逐渐变成市公园,榕城的名胜景点之一,周围的房价暴涨。
简宁和俞渊现在的立场是想在这边养老,不想拆迁。
村长,牛爷,向四叔等人登记好信息就离开了,走前还邀请俞渊和简宁一家去村里逛逛,吃午饭。
不过俞渊出面借口拒绝了。
“宁宁,老刘在土建局,回去我打听下。”俞渊说着这话。
简宁点头,“行,我也找找人,看看这里的事还能不能有变化。”
他们打算离开时,泡泡突然道,“爸,妈,我们把一些以前没搬走的东西搬走吧。”
“还有什么东西?”简宁很疑惑,“去年不是搬完了吗?”
泡泡摇头,带路走进去。
她走在房间中,指挥俞渊从床底,柜子里的缝隙处翻出几个木盒。
简宁站在一边翻,忍不住乐。
“这些盒子都是爸以前给孩子们打着玩的,他去榕城以后就没做木工活了,看到这些应该会很怀念吧。”
“咦,这是谢地的日记,哈哈哈,怎么留了一本,里面还夹着两毛钱,咦,还有五块的。”
“四条真是绝了,收集一堆米花糖袋子,他小时候没吃过好的,就爱这个。”
“泡泡,这盒子都是你的发带,还要吗?”
……
去年搬家各种杂乱,有许多东西,连当事人本人都忘得干干净净。
可现在泡泡像个自动寻宝机器人,把藏着的东西都翻出来。
三人最后找了个大袋子,把觉得有纪念意义的都装好,带回去。
上车时简宁顺口问泡泡,“所以你到底带画架过来干什么?这里又没什么好画的。”
泡泡皱皱鼻子,从喉咙里哼出软乎的一声,“有的。”
他们从小长大的老房子就很适合画下来呀。
只是……她出发时心急,忘记哥哥们给家里换了高清相机。
而相机又正好在车上,所以她趁着爸妈和村长们聊天时,已经拿着相机把房子拍下来了。
回去慢慢画吧。
有句话说得对:心急就容易当笨蛋。
泡泡耸一下肩,叹口气,看着窗外远去的老家风景,闭上双眼。
只是没一会,她突地睁开眼,鼓着腮帮子望向前面。
“妈妈,我没有青春期。”
她都听见妈妈在腹诽她青春期到了,脾气也大了。
简宁讪讪地笑,“我知道。”
随即她反应过来,捂着嘴,问俞渊,“我刚才把心里话说出口了吗?”
开车的俞渊面露迟疑,他好像没听见?
后座的泡泡眼底掠过一道心虚,比寻常更快的语气接口。
“恩,嘴长着的一个作用就是说话。”
简宁表情有点茫然。
她感觉自己没说出来,可泡泡怎么知道?
泡泡只能选择转移话题,“妈妈,午饭吃什么?火锅,炒菜,还是汤。”
“啊,”简宁注意力成功被拐开,仔细选择。
“有点热,喝猪肚汤吧,再顺便去看看你翠芳奶奶,以前你们五个读书时,在她的小卖部混吃海喝,特别是四条……”
简宁兀自安排着下午行踪,泡泡总算松口气。
她后背放松的靠后,眼神不经意间对上爸爸犀利的视线。
泡泡浑身一僵,爸爸该不会要问她什么了吧?爸爸一向很聪明的……
这时,俞渊状若无事般的收回视线,语气自然的接妻子的话。
“买点牛奶和钙片过去,老人骨头都不好,要给点钱吗?”
女儿大了,有点自己的小秘密很正常。
但不管如何,她都是他们的宝贝,是他和宁宁唯一的女儿,他没什么好探究的。
读出爸爸心里是如此想的,泡泡感动得抿紧唇。
爸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