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人跑出家属院 ,俞年才说:“咱们先去找我哥。”
“找你哥干啥?”
“借钱。”俞年说。
“借钱?”
见苏语不动,俞年伸手拉她说:“你不是说没钱回家吗?我哥发工资了,我先帮你找他借点。”
“你哥会借吗?”苏语有些为难,四块五不少,她也没见过俞年的哥哥,这么贸然去借钱总觉得有些不太好。
“放心吧,我哥人很好的。”俞年说着就推着苏语往前走。
俞年哥哥住的地方是单位统一安排的宿舍楼,不算太远,两人一路小跑着十多分钟就到了。
等到了地方,俞年哥哥像是知道俞年要来似的,开门没有惊讶,让两人进门,看着闹腾的妹妹还不忘轻声提醒她:“你小声点。”不过因为他以前是军人的原因,总是自带几分严肃。
俞年不怕他往里面探着头问:“你有客人啊?”
“首都来的,赶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才到不久,正在休息,你别把人吵醒了。”
俞年瘪瘪嘴,拉过苏语说:“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同学,苏语。”
说完又对苏语道:“苏语,这是我哥俞康,你跟我叫哥就好了。”
苏语看着俞康,和俞年有几分相像,个子高高的,她忙叫了一声:“俞康哥你好,打扰了。”
“没事,快进来吧。”俞康说完端着一盘苹果过来让两人吃,那样子倒是像个好说话的邻居哥哥。
俞年没吃亦步亦趋的跟着俞康喊道:“哥……哥,我找你有点事儿。”说着就跟着俞康进了厨房。
苏语坐在凳子上,看着桌上放着一叠报纸,没什么事情就打开来看看,这不是她们城里面的报纸,是首都带过来的。
报纸不是平时她们看的哪种,叫市场报,苏语看了一下上面全部是关于开放经济的内容,报纸大幅报道了关于沿海作为经济开放试点首先取得的成果,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到经济改革中的浪潮中去。
苏语看的出神,连俞康站在她身后许久都没注意到。
第七章
不知道俞年和俞康怎么说的,俞康拿了五块钱给她,俞年笑嘻嘻的接过来,放到苏语手里。
“谢谢俞康哥,等我回家找我爹拿到钱就还给你。”
“不着急,我也不急着用钱,我看你看报纸看到出神,有什么想法吗?”俞康指了指苏语翻开的报纸问。
苏语想到梦里的事情,经济开放这个事情在他们这个小城市说起来还不够成熟,虽然在逐步开放小市场,可很多人都不太敢去试,怕过段时间政策会有改变,把这事儿当做投机倒把抓起来,所以更多的人是观望。
但她知道,这事儿不但没有变化,未来几十年经济开放这个事情还会如火如荼的进行,并且一年更比一年好,以后甚至还有很多端铁饭碗的人都会辞职投身进经济浪潮中。
苏语想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结合梦里的事情就这么说了出来,特别是对于现在她们应该怎么抓住经济开放的机会。
俞康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姑娘,心里由衷的佩服,她的观点真的超出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想法,听完之后忍不住拍手称赞说:“苏语,你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没想到你一个小姑娘还有这样的见解,真是不简单啊,难怪俞年总夸你聪明。”
他这么一说,苏语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忙说:“俞年瞎说的。”
俞年拿了钱一点都不想在她哥这里,更不想听一些自己不懂的话,好不容易有一天家里没人管,恨不得立刻冲回家,拉着苏语说:“好了好了,再说下去天都要黑了,我们先回家,哥我们先走了。”
俞年除了有事喜欢找她哥,平时是不喜欢她哥的,俞康比俞年大好几岁,是军人,俞年觉得她哥总是管东管西,又不像爹妈那么好糊弄,所以并不喜欢和他多相处。
苏语拿了钱,借着俞年给自己打掩护,没有耽误第二天一早坐了最早的一班车回家。
苏语自从进了城,这是第一次回来,以前她想回来,和杜月琴说,杜月琴就有一堆的话等着她,来来去去也就那些内容,家里挣钱不容易,她寄住在徐家本就招人闲话,还时不时回乡下光车费就那么多,徐家肯定会有意见,让她懂点事别让她这个做妈的为难。
苏语每次都信了,不让母亲为难,就算想回家也忍着,想着等自己高考完再回去,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太蠢了。
一个半小时的路途很快就到了,等在镇上下了车,苏语遇到了同村的李大爷,蹭了他的牛车回村。
“苏丫头,你这进城也好久了,你爹不是说你要考上了大学才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