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成果,窦裕杰都得感叹下,为啥每次见成总,都会觉得成总比上一次更美。
窦裕杰看着成果回不了神的时候,教育部的领导已经热情洋溢的带着秘书大步走了过来:“两位同志,欢迎欢迎,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
成果他们要资助的这批留学生,一共35个人,都是从全国各所大学里选□□的尖子生。
教育部领导把花名册,分别递给成果和窦裕杰的时候,还在讲述详细情况:“这里面有2个学生,是去当交换生的,剩下的30个人,都会读完研究生或者博士……”
“说这么多有咩用?出去35个人,以后能回来有10个都不错!”窦裕杰一开口,空气就沉默下来。
教育部领导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当初刚恢复刚考后,国家派出了一批留学生。
一共派出了五十多个,可最后回国只是极少数。
大部分都留在更发达的国外!
窦裕杰觉得资助留学生出国,是笔不划算的买卖。
钱花出去了,人没回来,就是亏本!
公派留学生出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也是当下困境
因为看到了国外领先国内十几二十年的经济水平,看到了国外的繁荣富强,很多留学生也会向往更好的生活!
在□□十年代,很多人出国。
在国外洗个盘子,拿着几百块的美金。这样的生活水平条件,对国内的人来说已经大富大贵了。
这也导致大部分人留学生都想过小康生活,这世上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家国情怀放在第一位,去做无私奉献的英雄。
教育部领导沉默了一会儿,又开口了:“我们和西方国家已经完全隔绝二三十年了,在这期间,咱们华国人,没有人敢梦想着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海外留学在以前更没有人敢想……”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要想国家发展,每个人都必须接受人性和时代的考验。”
这时候办留学,其实也在赌。
因为这时候送出国的人,都是学校和各单位实力和能力最好的人。
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回来建设祖国,我们的国家都会变的更好!
教育部领导的这话,让成果侧目。
因为这些话,她在21世纪也看过。
只不过那时候,说这些话的人已经成为了历史。只能在黑白的纪录片里,能看到这些人生前的形容相貌。
“我们国家现在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我们不仅要派几十个留学生,我们要成千成万递派留学生出国……”
领导人在心里叹了口气:“我们的国门现在太窄了,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打开了国门,我们做出了牺牲了贡献,建设祖国。我们的后代就能活在更幸福的时代,不会从出生就受苦,连饭都吃不饱。”
曾经黑白纪录片里面的先辈,如今就坐在自己面前。
成果看着沉默而肃穆的领导,感觉喉咙也有些酸涩。这也是她为什么要拿着一百多万,来资助八十年代留学生出国的原因。
我们落后西方列国太多了,我们改革开放,不就是强国富民吗?
窦裕杰也被这番话震撼了心灵,老实说,从小到大,窦大少接触的都是花花世界,不知道人间疾苦。
唯一的仇恨,都是要替大哥报仇,抢得窦家的财产。
要说窦裕杰有啥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嘴上说的好听,他本人心里是没有的。
可是因为成果,他接触到了很多节俭朴质,一心为国为民的内地领导人。
这和港都那种有钱人,就能操纵世界的环境不同。
这个国家缓缓从沉睡中醒来,每一个人都为了祖国能变得更好,在默默付出。
窦大少忽然想起,他前两年被老豆派来内地做投资的时候。
以为自己被流放内地的窦大少,心底压抑的都是阴郁的怒气。
可是他妈却把车停在了长安街,带着他走到了□□/广场,站在红旗下沉默了很久。
那时候窦裕杰觉得他妈有毛病,搞咩对着一面旗看那么久?
可现在,窦裕杰的心灵却被记忆里的那面红旗给震撼了。
从教育部走出来的时候,风流花心的窦大少破天荒的沉默了。
成果却在小声的和领导讨论,捐赠留学生出国的具体事宜。
“120万不是笔小钱,有了这笔钱,咱们今年留学生出国的名额,可以增加一倍。”
教育部的领导和成果都很高兴。
成果离开的时候,教育部领导还让成果去大学做演讲。
“我?”成果下意识拒绝,她去给那些大学生做演讲?感觉挺荒唐的。
“不荒唐,你是我们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自主创业的优秀企业家。”教育部的领导说:“而且你是个女同志,能给我们那些女学生做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