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御医留下了一张纸,写着一些注意的事项,便要回宫了。
安王忙道:“本王送江大人回宫。”
宫内,乾丰帝听说安王又来了,没好气地道:“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呢!叫他进来。”
只见安王满脸笑意,进来便道:“儿臣来给父皇报喜了!真皇孙有了!”
乾丰帝这才面露笑意:“当真!”
“江大人号的脉,想来不假了!”安王笑道。
“好好好,这个假皇孙倒是保住一条命了。”乾丰帝哈哈一笑。
安王给乾丰帝报完喜,又去给皇后报了喜。皇后自然也是欢喜的,她自己没有孩子,对安王也算亲和,赏了许多东西给虞宓。
安王带着一车的赏赐回了王府,一回来便守在虞宓身边,问东问西,还对着虞宓的肚子说话。
虞宓被他烦得不行,一脚把他踢开了。
安王忙道:“哎呀,可使不得,你轻点!”
“大热的天,你莫要围着我转了。”虞宓没好气地道,“从前不见你这般殷勤,有了孩子便这副嘴脸。”
安王笑道:“从前我转的还少吗?江御医都说我夜里水要得太多了呢。”
虞宓瞪了安王一眼:“此后,你可要消停了。”
“不要紧,我等得及。”安王哈哈一笑,“对了,状元巷和明府可要去报喜。”
虞宓想了想道:“还是等一等吧,听说民间有过了三个月才报喜的说法呢。”
安王笑道:“都随你。”
“不过还是给他们递个信儿去,就说我身子不适,暂时不回去了。御医的意思是暂时不要坐马车,不要出门。”虞宓道。
“是是,我这就叫人去。”安王应道。
“对了,太子妃那边正好也回了。”虞宓道,“这孩子懂事,来的是时候,知道她娘不想见太子妃。”
安王看着虞宓的肚子,眼中满是柔情,他就要当爹了。
两人被虞宓有喜这事一高兴,早上有人冒充皇孙的事,也就淡了。王府内一派喜气,谁都不提早上之事。
当然,这事两人倒也没有完全丢开,隔几日,虞宓便要问安王这事查得如何了。
由皇帝出手,这事很快就查出来了,竟是怡安长公主的手笔。怡安长公主当年本还有许多手段,谁料虞宓一遭出事,连累着成王和淑妃之事被查出,她也被圈禁起来。所以当年所有的后手便没法实施了。这两年皇上经不住她的苦苦哀求,总算是有些松动了,她的心思又活了,想起了当年被她抓回来的周七娘和她生的孩子。
虞宓听说了整件事后皱眉道:“长公主这是为何?为了给成王和长宁郡主出气么?”
安王叹道:“她自己是一个字都不说的,除了这个,倒是想不出别的什么原因。算了,不用想了,总归她流年不利,当年的手段也来得及使,如今的手段也没来得及。”
“那个孩子呢?长得与你还真有些像。”虞宓问道。
“也是他命大,正好你诊出了身孕,被留了活口。”安王道。
虞宓又想起周百川,想了想还是没问。毕竟她回来后,安王一次都没提起过,想来当年因周七娘之事,两人便无来往了。
周七娘的事,很快便过去了。
虞宓不久后就开始有了反应,孕吐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倒是冰酪能吃两口……
江御医来瞧过两次,给开了方子,吃了也用处不大。虞宓被孩子折腾了狠了便折腾安王,每日安王下了值回来,总要好生哄许久,才能把人哄好。
“这个生了之后,再也不生了!”用过晚膳后不久,虞宓又吐了,吐完之后狠狠地道。
安王哪敢说话,只有附和她:“好好,不生了,就生这一个。”
伺候虞宓的嬷嬷丫鬟们,也都又怕又累。王妃吃不进东西,要是有个闪失,他们都要赔命。
这日兰兰进府来,见虞宓吐得厉害,便自告奋勇地给虞宓吃了自己做了腌菜,虞宓就着粥吃了一点,倒是没吐。
安王得知王妃今日没吐,大喜过望,赏赐了兰兰不少东西。为着哄虞宓开心,还让兰兰留下陪她。
好在到了四五个月的时候,虞宓便不吐了,还胃口特别好,很快她肚子便大了一圈,人也稍微丰润了些。
因着孕吐不舒服,虞宓将字画丢了一些日子,这会儿精神足了,便又开始日常写字了,不过比从前到底少写了许多。明大家来看过她一次,对虞宓有孕之事,既感到高兴,又有些惋惜。
明大家叹道:“身为女子,总要为许多事,耽搁一些。此番有孕生子,你必要被耽误了。等有了孩子,说不定你又事事以孩子为重,从此失了志向也未可知。”
虞宓听了明大家的话,有如晨钟暮鼓,当下便道:“书画如同徒儿第一个孩子,徒儿绝对不会丢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