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今天还了解到,那个刘小军的父亲,是七四年那次事故的救火英雄,为此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
对待这种功臣,他们这种单位向来是比较仁慈的。
李建明还想再说什么,被杨满生给拉住了,这件事确实是不太好办,交给公安解决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事情内部解决,对宋幼湘来讲,其实是最有利的。
只要安抚好职工,这件事就能平稳无波地过去,但她偏偏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非要查个清楚。
此时的刘家,刘小军缩着脖子不敢开口说话。
“你自己去跟厂长认错,别让我押着你去。”刘父怒瞪着刘小军,一双眼睛恨不得要吃人。
刘小军顶的就是刘父的职,厂里照顾,刘小军当学徒的时候,就是按正式工的标准拿的工资。
刘父做了一辈子操作工,事故一发生,他稍一问就问出了端倪。
“你对孩子这么凶干什么?那门又不是军子负责关的!”刘母对老伴十分不满,板着脸反驳,“孩子已经受了很大的惊吓了。”
说完,刘母给刘小军夹了一筷子菜,“吃你的,别管你爸。”
刘小军看了他爸一眼,没敢动筷子。
“爸,你就算不替小军考虑,你也要替我肚子里的孩子考虑啊,万一因为这事小军要去坐牢,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刘家儿媳泪眼婆娑地哭诉道。
顶了个劳改犯孩子的名头,孩子这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
要是以前厂里发生这样的事,他们还不至于这么害怕。
但现在的厂长是宋幼湘,这可是凭一己之力,把厂里一半干部拉下马,送去劳改的狠角色。
杨大柱伤成那样,总不可能再去坐牢,那背锅的不就是他们家小军?
看到儿媳妇挺起来的肚子,刘父的眉头锁得更紧。
“小军啊,男子汉大丈夫,要担起起责任,你老实认错,操作失误,咱们认罚就是。”刘父想了又想,还是咬牙道。
这话直接就捅了马蜂窝。
刘母直接哭诉起来,“认罚,认什么罚,又不是小军一个人的错,他要是丢了工作,咱们一家喝西北风去吗?”
哭也不敢大声哭,怕被邻居听见了。
刘家儿媳也哭,婆媳两个抱头痛哭,旁边刘小军的四岁大的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哇哇大哭。
“快别哭了,我的小祖宗呃。”刘母被吓了一跳,赶紧捂住孙女的嘴。
刘小军看了刘父一眼,“爸,我不想去坐牢。”
“小军哪,坐牢是最坏的结果,未必会走到那一步,你要是说谎躲过了这件,才是真的一辈子不得安宁哪。”刘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刘小军低头沉默不语,刘父无奈摇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明天要押着刘小军去认错。
夜里,有人跑到刘家来报信。
“杨副厂长和李副厂长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他们在说,要去报公安,军子,要不你跑吧。”来的是刘小军的发小。
听到报公安,刘小军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刘母和刘小军的妻子都慌了神,家里唯一的主心骨刘父,吃饭时多喝了两口酒,这会已经睡下了。
“军子,你跑吧!”刘母咬了咬牙,她是决计不能叫儿子去坐牢的。
刘小军的妻子心里拿不定主意,一方面心里清楚,跑了可就是畏罪潜逃了,这可比坐牢还严重的。
但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害怕要叫刘小军去坐牢。
“要不先去我娘家躲一躲?”她胡乱出着主意,“就说我肚子不舒服,要回娘家,让小军陪我去?”
她娘家是外地的,拿上结婚证和刘小军的工作证,就能直接去买票了,但出门在外,还差一张厂里开的介绍信。
刘母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好,赶紧走,介绍信我找人去给你们开。”
--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五百一十一章 落井下石多
灯泡厂建厂十余年,调动到这里来后,大家处了这么多年,关系自然是不错。
开个介绍信而已,刘母对此很有信心。
然而连夜找到她自以为“过硬”的关系,却被无情地拒绝。
“来凤,这忙我真帮不了你,不行你去找找别人吧。”刘母托上的,是厂工会的干事,其丈夫也是厂职工。
不是所有人都像刘母那么糊涂的。
现在这个时候,刘小军莫名其妙要陪媳妇回娘家,就很蹊跷,什么肚子不舒服?
肚子不舒服应该去医院!
看着刘母焦急的样子,工会干事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来凤,这事你跟你们家老刘商量了没有?”
以刘父的品性,应该不可能干出这么糊涂的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