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宋幼湘不能出面,互助会里有一定影响力的知青都不能出面,他们出面就是作弊了。
弊不能作,广告得打,不仅在知青专栏打,别的版面也要打上。
电台正式开播那天,不知道多少知青看过报纸,调频到那个位置等着,他们大多数是知青,以及和知青相关的人。
而随着广播的播出,高质量的电台节目开始吸引知青以外的群体,报纸上为电台征稿的启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广告赞助的价格,也渐渐由低到高,最后到同时段需要竞争投标的情况。
除了针对知青子女学习的贷款,逐步开展到医疗等方面。
当然,这都是后事了。
开播当天,宋幼湘在办公室准时调频到知青电台,随着音乐声响起,有些紧张的主持人声音响了起来。
一个节目听下来,宋幼湘嘴角翘了起来。
她负责出主意,及部分力所能及的支持工作,但具体的节目创作她是不参加的,不过细听下来,完全可以听出大家的用心。
好听归好听,建议也是要提的,宋幼湘自己没时间听广播,但可以找到爱听广播的那一拨人提出建议。
魏妈就是首批试听的播众。
有事情做,又能帮到宋幼湘的忙,魏妈特别积极,还在参与的过程中,交到了不少同年龄段的朋友,而不是局限在附近的胡同里。
“劝妈劝了几年,让她去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走走,她都不去。”说起这事,魏林川就郁闷。
之前师母还在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去学校的活动中心,要带上魏妈一起,魏妈死活都不去。
没想到这次反倒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我昨天听棠棠说什么扇子,是什么事?”宋幼湘下班回来,先去看了眼写作业的安宁,才回厅里来。
魏棠放下画笔出来,“是妈,有阿姨叫她一起参加街道舞蹈队,她脸皮薄不愿意去,我说让哥把舞蹈扇先买上,说不定她哪天就想通了。”
脸皮薄胆子小的人,身边有了一群胆大的伙伴,本身也不讨厌的话,很快慢慢也会融入进去。
魏妈并不排斥,反而非常羡慕新认识的姐妹热情开朗,属于心里向往,但又不大敢踏出那一步的那种。
“是应该买,你们去找阿姨们问问,需要什么咱们都给买齐。”宋幼湘道。
魏妈的交际圈子不大,师母在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跟师母一起,没结交到新朋友之前,经常就是她一个人。
魏林川主动接了任务,他长得俊嘴巴甜,特别招这些阿姨们的喜欢,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家适龄的闺女或孙女,说给给魏林川。
一个出马能顶俩。
他男孩子脸皮厚,阿姨们盯他一个人就好啦,千万不能把妹妹给搭进去。
听宋幼湘说着家里和工作上的种种,魏闻东再一次庆幸,当初支持她回到了京市。
“我真羡慕你。”一起打完电话回来,陆会忍不住跟魏闻东道。
魏闻东愣住,不明白陆会怎么会这么说。
“我总不知道青苗在想什么,她很好,但我总有种密不透风的感觉。”陆会叹了口气,电话里,他又和妻子吵了起来。
他有种自己无论怎么做,都达不到妻子的要求的感觉。
“还是因为孩子的事?”魏闻东问。
之前听陆会提过,白青苗想收养一个孩子,她难得想通,陆会当时挺高兴的。
陆会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止是因为孩子的事,而是两个人之间出了问题。
他想沟通解决,但白青苗总是拒绝沟通,不如她的意,她便开始冷战。
魏闻东知道陆会一直想收养战友因为意外留下的孩子,这是好事,但再好也得考虑白青苗。
“以后照顾孩子的主要还是嫂子,咱们也没那个时间,所以这事你还是跟嫂子商量着来,夫妻俩别为这种小事伤了和气。”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别有用心的人
在魏闻东看来,收养孩子是因为情感需要,是为了两个人的家庭更加稳固和长久。
现在为了孩子的事闹矛盾,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如果不能以开放友爱的心态接纳收养的孩子,那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收养。
弄得白青苗一肚子怨气,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心智也很难以健全成长。
“你倒是在这里给我做起人生导师来了,懂得还怪多的。”陆会撞了撞魏闻东,“站着说话不腰疼。”
真要这么简单就好了,他倒是想找一个平衡点,但白青苗压根不给他这个机会。
听他的她不愿意,他说全听她的吧,她又嫌他不参与,没有责任感,闹脾气说事就这么算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根本不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