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isuit官博又推出了罗布里单人拍摄短片。
一个在黑白光影中,寻找自我的主题短片。
还是摄影师黎耀操刀。
视频点击量一下午,突破3000万。
……
5月13,中央一。
《大国乐章》第三期如约而至。
马一波在灯光闪耀中走上舞台,“……前两期的节目,我相信观众朋友们已经认识到了华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不论是春秋时期的所谓‘正音’和‘靡靡之音’,还是魏晋时期传入国内的龟兹乐,最后都汇聚成了华夏乐曲的一部分,响彻千年。”
节目在马一波深沉而动容的语气中拉开帷幕:“今天,我们又有一首不一样的乐曲,这首乐曲诞生于军阵之中,慷慨、激昂……让对阵的两方,一方士气倍增、同仇敌忾,另一方却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它就是《兰陵王入阵曲》。”
马一波点头:“首先,有请演绎人罗布里,为我们演绎《兰陵王入阵曲》的创作画面。”
大幕拉开。
人仰马翻,声嘶力竭。
公元564年,洛阳重镇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
角声满天,遍地烽火。
“皇帝急召,各路大军,解洛阳之围!”
“皇帝急召,”罗布里执剑披甲,走了出来,神色肃然:“各路大军,急救洛阳,等大军到来之日,只恐城池已破。”
他下定决心:“我当为前锋,亲率五百精骑,突破敌军防线。”
就见他带上头盔,束好盔甲,正要上马,却忽然转头:“把我的面具拿来。”
“将军?”
罗布里自嘲地笑了一下:“我这张脸冲入战阵,只恐动摇军心。”
观众已然带入了历史情境中,看着演员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发出啧啧的议论声。
军吏小心翼翼将面具捧来。
就见这面具狰狞可怖,竟是一个大傩面具。
傩,驱鬼也。
鬼都已经长得够可怕了,傩要驱鬼,就要比鬼还要凌厉可怕。
罗布里带上面具,翻身上马,一剑指天:“走,入阵!”
五百精骑,跟着罗布里,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入了北周大军重围之中,直抵金墉城下。
罗布里血染盔甲,烈烈风声中放声长啸:“我乃兰陵王、大司马、大将军高长恭也!”
“我乃兰陵王、大司马、大将军高长恭也!”
声闻十数里,听到这声音的敌军,竟然不由自主纷纷辟易。
只见守城齐兵,军心大振,一声号令,冲出城外,和高长恭的骑兵内外夹攻,杀得北周的军队节节败退,一溃千里。
敌军主将被俘,却不肯屈服:“我听闻兰陵王貌柔心壮,敢不敢……将面具摘了,让我这个败军之将一睹真面目!”
“大胆!”
罗布里却制止了亲卫的叱骂。
就见他于万军之中,缓缓摘下面具。
那狰狞可怖、血淋淋的面具之下,露出了一张美如冠玉的脸。
就好像……遍地血污之中,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月亮。
敌军主将似乎也被震得说不出话来,目光闪烁,良久低下头去:“好好好,今日得见兰陵王真面目,死而无憾也!”
罗布里没有说话,就见他缓缓伸出右手,按在了敌军主将的头顶上。
城上城下的人都惊呆了,也许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幕,就听罗布里沉声道:“你为敌国将领,统帅三军攻伐我国,围困洛阳,无可厚非。”
“今日放你回去,只因你我各为其主,”罗布里挥剑,斩下他的一绺头发:“他日战场再遇,定斩不饶!”
所有人心中猛然跳出一句话。
使霹雳手段,怀菩萨心肠!
在士卒们的高歌声中,罗布里金甲白马,缓缓入营。
为纪念次战,将士们用笙、角、筚篥共同奏出一曲,名曰:兰陵王入阵曲。
随着古朴雄浑的乐声响起,罗布里轻抚琵琶,在观众惊讶的目光下,独奏了琵琶部。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一曲歌舞,展现的是战争的残酷和惊心动魄,展现的是英雄的气概和胸怀,展现的是男儿到死心如铁的雄风。
在热烈的掌声和国风背景音乐中,罗布里换上西装走了出来,向现场鞠躬。
跟他一起走出来的,还有历史顾问梁观复教授。
主持人马一波笑道:“欢迎演绎人罗布里,欢迎梁教授,首先,请梁教授为我们讲述一下兰陵王高长恭这个历史人物吧。”
梁观复点了点头,就道:“高长恭呢,是北齐这个朝代的一名宗室,他的父亲没有当过皇帝,但他的叔叔和侄子,都当过皇帝,根据历史记载啊,他们这一家子都长得很帅,是大帅锅啊哈哈哈,对,现在的说法就是大帅锅,过去就讲美男子。尤其是这个高长恭,帅到因为害怕将士们都不打仗了,而是围着他看,所以每次上战场,都会带上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