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喜帖递给警察,提及往事:“黄大康办升职宴那天,李源是第一个来的,他进了礼堂又出来了,站在礼堂门口给我们发请帖。人聚了太多,就不好记了,索性就没记。”
林越看着喜帖,恍然间想起一件事,问道:“这些东西为什么之前不交给警察?”
而且都过去十年了,还能清楚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这可说不通。
自从他们来了村子,发现了不少线索。如果村民当时就愿意配合,这几个案子也不至于这么单薄。
在场的几个村民低头沉默,不敢说话。
看在黄大□□前给他们捐了一笔钱的份儿上,他们想着人都死了,再泼脏水也不合适,所以就都没说。
后来有人来村子里滋事闹事,打砸陈依伟的家。
李源死在了婚礼礼堂门口的时候,满地的血,去参加的几个村民也都看见了。
那几个人死得那么可怕,他们哪儿知道凶手是冲着什么来的,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一他们说了真话,凶手盯上自己了呢?
反正黄大康、陈依伟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死了也不可惜,他们何必趟这浑水。
赵伯沉声叹气,愧疚地低下头:“警察,当年知情不报,我们愧疚了很多年,后来听说警察还是锁定了凶手,我们就没再提了。现在你们来问,我们不能再隐瞒了。”
陈杰不敢置信地看着老乡们,那个时候他虽然已经回乡,但正和其他村委一起筹备绿化乡村的评选,没时间去参加。
所以李源参加升职宴这件事,他一直不知情,也从没听他们提起过。
“你们怎么连我都没说!”陈杰愤然。
一旁的村民低喃,“当时要是告诉你,还不得马上告诉警察去?”
“你们……”
宋舟从容地看着陈书记和村民们争执,并没有出手劝阻。
看来三起抛尸案之间,还隐藏着秘密,等待他们发掘。
他理解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但一味的恐惧只会遮盖真相,再揭开它就难了。
他曾告诫自己,既然要做警察,就要无惧生死,即使是直面死亡,也要揭露真相。
第14章 油漆
高一高二的学生一脸羡慕地看着离开校园的毕业生,幻想着他们有朝一日也能结束繁重的课业,不再为了考试而努力。
高三的暑假无忧无虑,想睡多久睡多久,就算是天天打游戏,家长也不会指责他们。
“哎,那不是江昔言吗?”
“江昔言,谁啊?哦,你说的是学校门口贴的大字报上的那个人吧!”
“就是他,他是全市今年的理科高考状元。怎么往我们这儿来了?”
江昔言站在走廊上往下看,他来学校帮忙的那天下午,就看到高志强老师站在这个位置。
“那天,他一直在看……”江昔言喃喃着,模拟了当天高志强老师站着的角度,只见他的视线方向正是学校操场。
难道说高老师出事并不是意外?
走廊上的嘈杂声惹得江昔言的注意,他转头看去,只见高一的学生正很是好奇地看着他。
见江昔言转头,同学们散开了一半,剩下一半仍留在原地,想知道这个高考状元在这儿干嘛。
毕竟前天晚上的事他们也听说了。
几名胆子大的男生好奇问道:“学长,你怎么来高一了?”
江昔言转头看向他们的教室,见任课老师虽然还没来,但学生们的桌上已经摆好了数学书。
于是他问道:“你们高老师出事,数学课有人带你们吗?”
其中一名男生点头,“嗯,是隔壁班的孙老师。”
他走近,顺着江昔言的目光看向被警戒线围住的操场,“早上警察来问的时候,我还说来着,老师连着好几天,一下课就站在这个位置。学长怎么也在这儿站着?”
下课期间,班上四五十名学生嬉闹,看起来混乱,但仔细观察后却发现似乎有着某种规律。
这样的规律江昔言再清楚不过,这个班上大多数学生在玩乐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几名同学。
但这几个学生并不是在学习,各玩各的,看着反倒像是被同学们孤立了。
听到问话,江昔言回过神,问道:“好几天?除了这个,你们还看到其他的什么吗?”
男生回答道:“我们也好奇,但偷偷看过了,操场上没人。”
学长问的问题和早上警察来问的一模一样,他原封不动地回答。
江昔言指了指被孤立的几名学生,“你们好像不太喜欢他们。”
男生撇了撇嘴,冷声笑了笑,他的表情中满是不屑和讽刺。
他的同伴更是翻了个白眼,忿忿道:“哪儿轮得到我们喜欢啊?是人家不屑和我们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