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的惊疑也被淹没在潮水般涌来的议论之中。
……
洛明深想起了那天跟随程昭走过的小巷。
程昭分明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家庭变故。
如果这事被她们知道了……就会像原著那般发展吗?
洛明深的眼神幽深。
那里离学校很远,偏僻又吵闹,是一个仓促的容身之所,却绝对不是原著中富二代该有的配置。
她看着关闭的教室门,叹了口气。
学会克制和容忍,是件多痛苦的事。
……
突然,洛明深意识到自己默默旁观了整件事。
没怎么说话没怎么做事,根本无法插手剧情,程昭好像也不需要她插手。
不对,打工人怎么可能这么清闲。
她内心一慌。
“049,这个世界究竟要我何用?”
守卫(完)
几天之后,富二代凭借权势抢占竞赛名额一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正义的天平歪斜,学校这等净土也沾染了社会的纸醉金迷,十几岁的学生对于这黑暗和不公愤愤不平。正义者批评指责,好事者议论纷纷,旁观者默默疏远,流言像一条毒蛇在草丛中流窜游走,每一道目光,每一句私语都是它显形的证据。
这是市里最好的学校。
人们不一定很友善,却大多很聪明。
没有人会像电视剧中那样画花课桌,撕坏笔记本,或是公然欺凌。
他们有着基本的修养,哪怕背地里将你贬入十八层地狱,人前面也能撑得出一副笑靥如花。
程昭一天到晚坐在教室中,几尺书桌是最后的安全屋。
踏出教室,进入走廊,便是光天化日,每一道有意无意的目光,或是擦肩而过时悄声的喧哗,都令如她这般的阴影无处躲藏。
这些人里也包括终于擦亮双眼的林溪。
他半信半疑,又遗留些许情谊,不愿给她定责定罪,也找不到为她平反的根据,最终也只好隐入旁观者的人群。
洛明深也在默默旁观之中。
……
不料,两个多星期以后,戚言向程昭道歉了。
那天她将虚虚实实的猜测脱口而出,还是在心中埋下了一粒不安的种子。
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她了解到前因后果,也知道了程昭母亲前来学校的真正缘由。
戚言从来坦荡,敢于发声也敢于认错。
她的道歉十分诚恳。那时教室中的人不多不少,人们面色各异。
之后,只要听到这件事的议论,戚言都会上前澄清。
如此轻易被蒙蔽,这么容易被说服,还主动成为谣言的媒介。这些比起内疚,似乎更容易让人们被尴尬的情绪左右。
解决尴尬的方式唯有步履匆匆,避开一切的源头,过去的事情便无需再提。
或者还有些人毫无所觉,这件事只是一个好聊的新闻,一阵风吹过便再无痕迹。
……
这一切都无法让程昭分出心思有所动容。
可要命的是,人们都喜欢刨根问底。
既然不是试卷,那是什么?
……
于是裴文也知道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她们眼中,一夕之间,仇人便几乎一无所有。
于是,程昭回家那条小巷再无安宁。
洛明深曾尾随过她几次。隔三差五,裴文三人就会在程昭面前挡成一片阴影,阴影遮住了谩骂与暴力。
洛明深看到她每一次都反抗,每一次又失败,最终只带了一身伤。
她问:“049,有无什么道具可以赶走这几个人?”
贫穷系统不仅没有这种道具,反而还告诉她:“明深啊,祸不及池鱼啊,咱们没必要趟这浑水。”
洛明深嘁了一声。
然后她从角落处走了出去。
按照原剧情线,在这个剧情点,她也是施暴者之一。
反其道而行之又如何。总之没有天道来惩罚她。
她想,她或许明白了纪铭希任务失败的原因。
无论如何,原著中的程昭并也未罪恶滔天,也不该以这种粗暴的是非之报来惩罚她,更别提如今的程昭。
以恶惩恶,究竟是伸张正义还是为一己私欲。
事外之人尚且能掩耳盗铃,可当亲眼目睹暴力和鲜血时,是否真能忍心上前再添一道伤痕?
……
对于李允突如其来的援助,程昭疑惑不解,却也无暇探究。
她只想参加高考,顺利毕业,离开这里,再带着自己的家重新开始。
……
越临近高考,她们却越放肆。
家中早已为她们打点好了出国留学的事宜。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毕竟有几条只向少数人宽容地开张。
六月这一天,云彩遮住了天幕,阳光不明不暗,温度不冷不热,偶尔轻轻吹过一阵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