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360)

作者:辣椒终结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穆空青摇摇头,冲工部尚书一拱手:“大人恕下官直言,这驱动海船之物非同一般,便是翻遍史书典籍,也未必能找到相似之物。”

工部尚书与钱大人同时颔首。

穆空青接着道:“下官方才同那二人交谈了一番,许多词句都是匠人们依据新船的特性自个儿琢磨着叫的。可匠人们不识字,说不出那究竟是什么字。官吏们不懂船,即便写了,也多有驴唇不对马嘴的表述。”

工部所用的匠人们大多都是世代相传,毕竟他们手上过的东西,不少都是不能外传的秘技。而这些匠户之后,自然也就没法科举。不能科举,又不能改行,那费钱读书做什么?

工部尚书也是知道这点的,只是他从不觉得匠人们不识字,会对工部办事有什么阻碍。

工部尚书微微皱眉,令人将几个小吏手上的簿子呈了上来。

这一看,即便是在工部任职多年的老尚书都皱起了眉。

这纸上写的东西,每一个字他都认得,可合在一块儿看的时候,别说呈上去给陛下了,就是拿到他跟前,他都要觉得自己是被糊弄了。

底下的匠人们和小吏看着工部尚书表情不善,一个个也都肉眼可见的紧张了起来。

穆空青及时截住了将要发作的工部尚书。

此事非是匠人们的过错,也非是小吏们的过错。

穆空青着意提起此事,更不是为了叫工部尚书责罚他们。

“大人且先息怒。”穆空青的语速不急不缓:“此事的根由,还是出在这新船上。”

蒸汽机的出现,迫使匠人们不得不造出许多新的名词,用以表述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神奇现象。

而又因其的作用非凡,须得呈上御案,这些新词也不能如往常一般,只用于匠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强行落于纸上。

这才造就了这份叫人看了一头雾水的“天书”。

穆空青稍解释了一番,也叫工部尚书的火气下去了不少。

“此事若要解决也简单。”穆空青道。

“我观这新船试航还需一段时间,不若大人趁着这段时间,遣人教会这些匠人们识字。届时即便他们作不出文章来,至少能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之物写下来,将那些莫名其妙的词儿解释清楚。”

这船也就是能下海的程度而已,肯定不能这个时候就报到永兴帝跟前去。

海船每日能航行多远,机器能运行多久,不同载重下的速度如何,耗能多少,这些都是需要反复试验才能得出的结果。

这整个试验周期,至少也得同海船自大炎到番邦,两边跑上一个来回所需要的时日相等。

不然若是蒸汽船开到一半,蒸汽机先顶不住出了故障,那岂非同草菅人命无异?

这段时间让匠人们学会基础的常用字,应当是没问题的。

只是,让朝廷去教这些匠户们识字?

工部尚书不禁拧起了眉头:“教匠人们读书?”

这倒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只是从前从未有人想过罢了。

素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匠户手段再能耐,即便是立下大功脱了匠户升了官身,那也比不上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吏。

如今要教这些匠户读书,实在是叫人心里觉得奇怪得很。

穆空青也是正经文人出身,自然知道这位老尚书心里在想什么。

穆空青笑着解释道:“不是读书,而是识字。”

“匠人们不识字,许多东西便只有他们自己懂,说不明也写不出。若是匠人们识字,至少能将他们所言之物写出来。”

穆空青顿了顿,接着道:“这些东西若能积攒下来,于后人也是好事一桩。”

将读书换成识字,工部尚书心里便好受了许多。

他看看手上那堆不知所云的东西,再看看那群一脸忐忑的匠、吏们,犹豫道:“让我想想吧。”

人群散开去,穆空青隐约能听见有小吏在同上官回报,说是方才那匠人说的东西他没记全,这船还得再出去一趟。

工部众人忙得脚不沾地,远邻们便再一次到访大炎。

永兴五十七年夏,大炎与当前西方大陆上最强盛的两个国家,正式签订了友好盟约。

盟约内容包括双方互设公使馆、增设通商口岸等,自然还有最重要的,允许盟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开设工厂,并许诺该工厂将受本国律法保护。

时至今日,大炎境内成规模化生产的,除了穆空柳手下的纱厂外,便是水泥厂和玻璃厂。

眼下水泥虽然已经不再稀缺,大炎境内距离水泥路四通八达还早得很。

在这种情况下,穆空青自然不会大方到将水泥厂开去大洋彼岸。

同样的,大炎海船的海水淡化装置,依旧是这世上独一档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