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桃树自然要安置石桌石椅啥的,可以坐着闲话家常。
此外就是铺的整整齐齐的青石板路通往各个院落。
柳氏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她建造的厢房并不多。
东厢两间厢房一间伙房,西厢同样三间厢房,而主屋处,便只有一间堂屋,一间主厢跟两间耳房。
因为房间少,面积大,所以庭院特别大,每个厢房也很大,整座房子看起来简单质朴,却又大方气派,住起来舒服多了。
柳氏对自己的新房子很满意,陈念莞也同样喜欢。
母女仨第一夜住新房,都宿在了柳氏的主厢里头。
房里特别打造了一张大大的床,足够母女仨都睡上去。
萱萱回到柳家村后就跟柳叶一同与村子里的孩童玩儿,兴奋了一天,如今累了,一躺上去就睡着了,陈念莞却被刺激得还兴奋得很,拉着柳氏絮絮叨叨的。
柳氏也是,有好多话都想跟女儿说。
陈念莞自然是将自己赚得万贯家财的事跟柳氏说了,得意得很。
从来没想过卖冰利润如此高昂的柳氏震惊,而后想想也是,夏日里头,冰块确实奢侈,不是家底厚实的人家,压根儿用不起。
就是自家能用得起冰块,还都亏了莞莞早在过冬的时候,将冰早早地冻了起来。
今年夏日炎炎,可她家里头却因为用上了冰,凉爽好过得很。
乍听说冰块能那般赚钱,柳氏差点生了将自家地窖里头的冰也拿出去卖的念头。
而后想想那地窖毕竟不比莞莞在府城挖的冰窖,里头存冰少,如今制冰冻冰,也不过是能满足河粉店以及家里头的耗冰速度,只得作罢。
再说,今儿她手上也攥着几条生财之道,不需要急哄哄地卖冰赚钱银。
再看向女儿时,欣慰,但同时自个儿,也是骄傲得很。
如今啊,她也是拥有百亩良田的地主婆了。
因为选择了在柳家村盖新房,自然就想在这头买多点良田好地,托柳大舅一点一点的相看,凭柳大舅种地能手的好眼光,将柳家村能买的地一亩亩的买下来。
当然,柳家村能买的地有限,于是就到附近的几个村落里分散买,如今柳氏手头里攥着有一百零六亩田的地契了。
那其他村落的田地都雇本地人做佃农耕种,或日后慢慢租出去,以后收租子就行了。
至于柳家村的田地,自然是托柳大舅照看管理了。
“你说,莞莞,咱家的地,种点啥好?”
“叫大舅帮忙看看,能种什么种什么。”陈念莞想了想,才道,“对了,要是大舅有经验,种点姜也好。”
“对,府城的糖水铺入秋后应该能用到很多姜,要是能种,咱们可以自产自销。”
“那行,娘听你的。”
当然要听女儿的,就是听女儿的,她们家才起来得那么快,自己如今才有这么厚的家底。
“阿娘,你说,我们现在有这么多银子了,我要不要在府城买房啊?”陈念莞笑嘻嘻的。
嗯咳,现在她可是坐拥两个万贯的大大富婆了,是时候给自己置办点地产商铺啥的固定资产了。
在楚州府买得起房,等同于她上辈子在省会城市买得起房了,还能买得起五万一平的豪华房。
啧啧,她可真牛逼了。
“阿娘阿娘,等我在府城买了大宅子,你跟萱萱要不要搬到府城住嘛?”陈念莞问,见柳氏犹豫,撒娇道,“就是时不时到府城陪我,也好啊!”
“你啊!就是存不住银子。”柳氏拿女儿没办法,但还是忍不住笑了。
“哪有存不住?”她分明有藏起一笔高达五千两的银子的。
“莞莞啊!你看,还有两个多月,你可就是要嫁给张二郎做娘子的人了,还要拿银子出去到府城置办宅子吗?”柳氏提醒。
对于张二郎竟然能过关斩奖博得秀才功名,柳氏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竟然还能名列前茅,获得科考资格。
当年自己夫君都没他这般厉害。
是了,陈鸣,是秀才,可也仅仅是个名次靠后的附生,这张二郎却是名列增生,还在积极备考乡试,万一,这张二郎当真那么运气,也在乡试里头,获得进士呢?
“要当真考中了进士,那就是说,他会继续下场明年的春闱吧?”
秋闱三年一次,既然能中举,自然是要继续考下去的。
“届时,你可要跟着张二郎到京城去吧?”
到京城去?
陈念莞眼神儿一亮。
是喔,京都。
本朝最繁华的城市,她当然想去瞧瞧。
“若下场春闱,那张二郎断不好再继续在青云书院念书了,怕是要到京城的书院去进学,这事儿啊,是越早去越好,早适应京城的环境,也早早结交那圈儿的同科。那时候你也嫁过去了,是人家娘子,自是有很多事情要张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