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念莞就准备去找张二郎着手拟定契约模板,然后商议着考虑怎么一条条细则完善这份合约。
*
张二郎边听边记下陈念莞提出的条件,听她提到负责培训教授河粉制作方法以及烧鸭,酱肉干以及叉烧做法的时候,顿了顿,问:“那酱汁的调配,也教给他们?”
陈念莞点头。
张二郎眉头一拧:“那酱料做法呢?”
陈念莞也一怔。
是了,酱料的调配方式,跟酱料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
譬如说,蚝油汁,以及接下来提上日程的叉烧酱跟瑶柱汁,鱼露,虾酱跟腐乳。
用这些酱料跟其他香辛料调配味道是一回事,酱料本身的制作,又是另一回事。
“当然不行。”
达咩达咩!
她陈念莞靠的就是这些核心技术才做出与众不同的味道的,当然不能随便泄露给别人。
可酱肉干跟叉烧,还有烧鸭都要用到蚝油汁。
“那我可以将蚝油的制作秘法单独保留下来,直接制作蚝油出来提供给合伙的分店?”陈念莞马上想到对策,“然后陈家秘法蚝油只面对这些店铺销售?”
这样等于守住自己的底牌,也是防止合伙人有任何生变的保障。
张二郎抿唇微微笑了,点头,将这一点记下,转而问:“那你打算找谁来专门制作这些蚝油呢?”
“柳大舅。”陈念莞想到了靠海的柳家村,以及已经学会了蚝油制作方法的舅母们。
柳家村位置优越,容易获得作为原食材的生蚝,并且舅母们有经验,容易上手。
若需求量提高的话,届时让他们扩大生产便是了。
“那你得先找他们谈清楚。”
陈念莞点头,既然打算把蚝油这门生意交给柳大舅,那要跟柳大舅那边谈的事情还很多呢!
譬如盛装蚝油的瓶子,如何长时间保鲜蚝油,以及蚝油的售价问题。
看来得跑一趟柳家村了。
“哦,对了,还有一点。”陈念莞看着张二郎,弯着杏眼笑了起来。
“哪一点?”张二郎也笑。
“品牌包装啊!”
这一点其实就涉及到张二郎写的“陈家河粉”“抚宁县陈家酱肉干”以及日后可能会用到的商品名了。
毕竟这是陈家商品的防伪标签嘛!
陈念莞其实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
叫张二郎写好大中小三种字号的商品名,而后找何木匠拓下,找上好的木板雕刻好,成套送给开分店的合伙人,要用的时候,直接上墨拓印在包装纸上就可以了。
张二郎听陈念莞说完打算,笑得更甜了。
就是说,他的字墨以后都能跟陈家,不,跟陈四姑娘联结在一起了吗?
这算是他跟陈四姑娘密不可分的证明吗?
真好。
“这样的话,跟所有分店的合作里,我都分半成给你,可以吧?”
张二郎点头,“那半成的利润,也交由你打理好了。”
陈念莞听张二郎这么一说,面上故作老成微微点头,心里暗喜。
所以,分不分成,那银子其实都是她的。
呵!
作者有话说:
提前祝福各位小可爱们中秋团团圆圆!!
然后,我明天开始放假啦,再写出来的存稿能维持日更的话,我会主动设定更新的啦~~
第69章
第二日陈念莞就拿着张二郎的手迹去了隔壁何木匠家。
如今何木匠一见陈念莞,就知道活计来了,对她和颜悦色,欢迎之极。
自从他给陈念莞的陈家河粉店建造了那些别处心裁的桌椅后,何木匠的名声也渐渐起来了。
陈念莞将要求说了一遍,何木匠看着那墨宝,应承下来后,才道,“陈四姑娘,有个事,我想跟你说说。”
“什么事?”
“我去年不是给你做了出摊车,打过一些柜子,还有那分上下的双层床吗?”何木匠不好意思地说,“我自己做了几件拿到集市上卖,没想到有不少行商看中了。我现在接了不少订货,有客人自己用的,也有想给自家伙计用的,还有一个商人,一口气定了十张双层床,说等回去后试用要是满意,还会进一步来找我做。”
而后渐渐订货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何木匠干脆独立门户,自己开了一家木匠行,又招了不少木工,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恭喜何叔了。”陈念莞微微笑了,“何叔是个有本事的人,想来日后是不愁的。”
“哪里哪里,若不是一开始陈四姑娘你相信我,找我做那些家具,我也没能耐自己可以琢磨出这些家具。”何木匠想到当初偷偷往京城寄折叠案桌的事,颇不好意思。
如今有了给陈念莞打造家具的经验,以此为雏形,根据自己从事木工多年得经验再加改良,做得更精致完美,才算是给自己的木匠行找到了招牌产品,也收获了客人对自己手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