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科尔沁的使者,大福晋把豪格叫来说起此事,豪格以为是大福晋的主意,便没反对,还痛快答应给大格格准备嫁妆。
说完大格格的事,豪格请大福晋做主,给他另选一个科尔沁的姑娘为福晋,诉苦说家中不能没有主母,他现在处理后宅琐事一个头两个大,根本没时间做正事。
大福晋问豪格:“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这种事还是问问的好,当初她做主给豪格定下达哲,谁知豪格更中意诺敏,搞出许多事来。
豪格果然早就看好了:“科尔沁郡王的嫡三女性情柔顺。”
大福晋回想了一下,科尔沁大妃是她父王最后一个大妃,直到父王去世才生了她这么一个女儿,后来她同父异母的兄长继承爵位,收寄了大妃。
新任科尔沁郡王与大妃十分恩爱,一共生了四男三女,七个孩子。
三个女儿年龄都比较小,老大是明玉,老二是达哲,老三叫什么来着,大福晋有些记不清了。
名字记不得,年纪却没忘,因为老三与大格格同年。
当年为豪格相看时,大福晋还羡慕大妃来着,羡慕她老人家好生养,先是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老了老了还能开出三朵金花,一个赛着一个漂亮,最小的女儿竟与她的孙女同岁。
大福晋都不知道该说豪格什么好了,娶嫡福晋的时候放着嫡女不要非娶庶女,等要娶继福晋倒是盯上了人家的嫡女。
这算怎么回事啊!
可豪格毕竟是大汗的长子,且军功卓著,就算争不过多尔衮,有两黄旗的拥护以后也不会混得太差。
大福晋还是很愿意促成这门亲事的,于是又把使者叫来说话,使者听完笑道:“大福晋与咱们王爷想到一起去了,只不过贝勒府福晋新丧,立刻把三格格送来显得过于急切。”
大福晋也觉得豪格太着急,诺敏尸骨未寒,两个月都没到就迎娶继福晋进门,未免凉薄了些。
使者虽然没有明说,意思是那个意思。
再说三格格才十岁,还没到婚嫁的年龄,大福晋想了想说不急,可以先订亲,两年后正式迎娶。
科尔沁郡王也是这个意思,见大福晋通情达理,使者恭声应是。
谁知豪格不同意,越过大福晋亲自找上科尔沁来使,逼其给科尔沁郡王带话,说两年太长,他等不了,最多给半年时间准备嫁妆,半年以后他亲自带兵去科尔沁娶亲。
话说得很不客气,科尔沁来使敢怒不敢言,只说会带话回去。
正当科尔沁来使琢磨怎样应对的时候,十四贝勒府的人忽然找上门来,说明玉福晋让他过去说话。
来之前,科尔沁郡王反复叮嘱他,说明玉福晋与诺敏福晋自小要好,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明玉福晋很可能会阻止三格格与豪格的联姻,让他尽量躲着点。
其实就算科尔沁郡王不说,使者也是这样想的。
毕竟,谁都不愿意跟一个胡搅蛮缠的人打交道。
可人家来请了,他作为娘家人也不好不过去请个安。
使者不敢耽搁,直接跟来人去了十四贝勒府,生怕去晚了惹毛了那位姑奶奶挨一顿鞭子。
谁知等待他的不是鞭子,而是客客气气的招待,礼数比宫里还周全,使者心中暗暗纳闷。
等见到明玉,说了几句话,使者差点惊掉下巴。
这这这真是明玉格格吗?
才嫁到大金一年,怎么好像换了一个人!
明玉先问候了科尔沁郡王和大妃的身体,又问起家中的情况,然后就大格格的亲事谢过科尔沁郡王和大妃,耐心听使者说完与大福晋交涉的过程,称赞使者办事妥帖,给了重重的赏赐。
说话滴水不漏,礼数周全,出手大方,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都说墨尔根代青极擅练兵,什么样的孬兵到他手里都能练成精兵,没想到治家也是一样,瞧把明玉格格改造的多好。
说是脱胎换骨都不为过。
此时此刻使者心头还压着一块大石头,犹豫着应不应该跟眼前这个精明贤惠的姑奶奶讨个主意。
“怎么,可是遇到什么为难了?”明玉早知道豪格去找了使者,还知道豪格走后,使者立刻写了一封密信命人连夜送回科尔沁。
直觉告诉她,肯定出了什么大事。
使者见问,便不再犹豫,把豪格想娶科尔沁三格格为继福晋的事说了:“王爷也有此意,本来与大福晋商量好,先订亲,等三格格成年再行婚娶。谁知豪格贝勒不愿意,直接找上奴才,逼奴才带话回去,说最多给半年时间准备嫁妆,半年后他亲自领兵迎娶。”
使者苦着脸道:“福晋您说,他这哪里是娶亲,分明是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