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无奈地推了推眼镜,対林逸秋自我介绍道:“同志你好,我我叫温伯霖。”
“嗯,我知道。”
“啊不不,”林逸秋慌忙改口:“你好你好,我叫林逸秋。”
温伯霖没把林逸秋的口误放心上,腼腆地笑了笑:“林同志,让你看笑话了。”
“没事,你们一路辛苦了,你也赶紧上车吧。”
温伯霖道了声谢便走了。
林逸秋松了口气,这下男一男二,女一女二(本人)女三全齐活了。
宋国庆搬了半天行李,来到林逸秋边上。初春的天气很寒,他硬是热得身上冒水蒸气。
“多少人来着,这一批是八个吧,应该是三女五男才対,还有一个人呢?”
“刚那车开走了吗?我去看看。”林逸秋把本子递给宋国庆,一个人在车站开始找起人来。
终于他在一个角落看见一个背影正在整理散落的行李。
林逸秋冲着那背影喊了一句:“同志——”
“需要帮忙吗?”
那背影闻言缓缓转过身来。
然后冲着林逸秋招手:“需要的。”
林逸秋看见他脸的瞬间,震惊地连呼吸都忘了。
世界上还有长得这么相似的两个人?
林逸秋几步上前接过対方的行李。
那人连忙致谢:“谢谢你了同志,我是来十二分队报道的知青。”
林逸秋踌躇着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东山。”
“你是哪里人?今年几岁了?”
“五六年生人,津港人。”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你有什么兄弟姐妹吗?”
听到这里,张东山也觉得有些不太対劲:“呃……这位同志,这些是要登记吗?”
林逸秋声音颤抖着问:“你别管要不要登记,你先告诉我!”
“我家里有我爹娘,我还有一対弟妹,就这样。”张东山虽然有些愕然,却还是老老实实说了。
五六年,津港人,有一弟一妹还有父有母。
这条条总总加起来,都在告诉自己一件事——
你想错了!
津港距离吴县何止千里之遥,対方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又怎么可能会是林父林母的孩子?
可対方的长相活脱脱的就是林大哥的翻版啊。
难道真的只是长得相似吗?毕竟这个世界上相似的人那么多。
因为张东山的缘故,林逸秋甚至没有多余的心思思考男女主角。
再次回到刘家村村口,一切仿佛回到了半年前他第一次来的时候——
刘大斌带着众人敲锣打鼓地欢迎新来的知青,知青们则手拿着横幅在春风里招摇。
大家热情地说笑,仿佛兄弟们一般,只有林逸秋一个人沮丧着迟迟不愿靠前,坠在人群最后面。
陆雪下了大巴一路步行到刘家村,托父亲严格训练的福,她比其他人略好一些,只是面色稍稍红润一些,反倒是显得气色更加出彩了。不少村民看见她,眼睛都直了,纷纷上前要帮忙拿行李。
陆雪婉言拒绝,然后巡视了一圈,一个高个五官深邃的男人映入眼帘,她调整了一下笑容,走上前去,却不料対方看也没看她一眼,径直从她身边走过。
“……”她被忽视了?
陆雪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张望,这才看见一个面容清俊的少年待在人群里,她再度收拾好心情走上前去,跟车在站一样柔声道:“小哥,小同志,你帮我拎一下行李吧。”
正想去追刘季年的陈铮愣了愣:“……好吧。”
第133章 征兆
吃完杀猪菜以后,天色已经暗了。
经过一顿好酒好菜的功夫,众多年轻人已经打成了一片,大家三三两两地往回走。
到了宿舍,几个新来的男知青开始收拾床铺,这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当时建新房的时候,林逸秋自己也不在这里,而且他记得女主角是住到老乡家里去了,所以也就没提这个事情,直接就导致了新房是按照当时人数建的炕位,再加人进来就住不下了。
女宿舍里
陆雪一脸纠结地看着自己的位置,宿舍的环境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差,而她又听说这个知青所是去年新建的,短时间内是别想有什么大的改善了,顿时感觉人生无望。
可事到如今,让她再回那个家也不可能了,陆雪咬了咬牙打开行李箱开始收拾东西。
过来帮忙的刘秀花看见这一幕,一个念头涌入脑海。
她装作不经意道:“你们这里也太挤了,再加三个人可咋住啊?”
“唉,就是说啊,我们女生宿舍本来就小。”
“还能怎么办,挤一挤咯,不过现在天气还冷,倒也能将就将就。”
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嘈杂的声音让累了一路的陆雪烦不甚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