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长欢道:“那不过是应付姑祖母家的表妹罢了。”
“呵呵。”蒋夫人冷哼,“你快把人送回来,罢了,还是我遣人去接,若是被人知道她在你的宅子里还了得?”
“她与那人再无干系,上次那人南下,已分说清楚。”洛长欢道。
蒋夫人大吃一惊,洛长欢怎么知道萧珩曾来过杭州,她脑中转过一个念头,颤声问:“你见过他?”
洛长欢道:“我留下了阿词。”彼时不管孟清词是什么心意,人确是留在了苏州。
蒋夫人却误会洛长欢蛊惑了清词,怒道:“不可,你们不合适,阿诩,别说家里,便是我,也万万不会同意。”
洛长欢不置可否笑了笑。
蒋夫人想到他素日性子张狂,压了压脾气,温言劝道:“阿诩,你我虽非同母,可你在我心里,与嫡亲弟弟也不差什么。”
“你的终身大事,我可以劝说父亲,尽量按着你的心意来,可别人都可,她不行。”
洛长欢抬眼看她:“从前听说长姐在闺中时,亦是洒脱率性,如今竟也拘束于世俗之见!是因阿词的和离之身吗?”
“若单是这个也就罢了。”蒋夫人苦口婆心:“她与那萧珩情缘未断,日后有的纠缠,你应寻一清白女子为妻。”
洛长欢懒懒道:“不过是因蒋家与定国公府暗里结盟罢了,萧家有兵权,如今蒋家这个形势,万万不能得罪。”
蒋夫人没想到洛长欢亦猜出了这一点,愣了愣,索性承认道:“确有这个因素。”
洛长欢看着她的目光有些怜悯:“如萧临简这样大权在握的人,做事自有他的目的,岂会因一女子轻易毁掉盟约?”
他上次瞧得分明,萧珩明明心中不舍,可北境形势严峻,容不得他不走,一己情怀与家国天下相比,萧珩从来择的都是后者。
可他与萧珩不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洛长欢是在第五日才出现在宅子里。
那日是年节下难得的好天气, 阳光明亮温暖,却并不灼热刺眼,风也是难得的柔和,清词因为行动不便, 在屋子里已是闷了好几日, 肉眼可见又清瘦了一些。
好在洛长欢的药膏味道清香, 效果也极好,虽仍不能起身行走,但那骇人的青肿却完全消了。
知微见清词无聊, 便与洛长欢留下的两位婢女合力,将轻巧坐榻搬到了院子里, 劝着她在外头坐一会儿透透气。
一盏茶功夫后,清词盖着条薄毯, 舒舒服服地倚在软软的迎枕上,眯着眼看知微如一个小蜜蜂般忙来忙去,沏好了茶, 端上了细点,忍不住叹:“好妹妹,你这么勤快,生生将我衬成了废物,我都舍不得你出嫁了。”
“那我就不出嫁了, 陪着姑娘。”知微回头冲她一笑。
“别。”清词忙摆手,她可不想被赵剑追到天涯海角。
想到赵剑, 她便想起那日求的平安符,仍安安静静地躺在自己的香囊里, 不由怅然地一笑, 低头翻开手中的书卷。
随手拿的书, 竟是《四时游记》里的一本《春之序》,洛长欢也读过这本书么?心间浮起这个念头,她唇角微微翘起,待读到潇潇细雨中于龙坞品茶那一段,她想,今年来江南是错过了,明岁暮春,定要于落雨的时候,去龙坞感受那漫山染翠的春意。
可许是风太轻柔,日光太煦暖,院子里的杜鹃和素心腊梅也开得太好,她的困意涌上来,捂唇打了个呵欠,渐渐闭上了眼。
待醒来的时候,清词睁眼,便看见坐在墙头的洛长欢,如一朵流云,宽大的袍袖被风吹得晃晃悠悠,静静凝视她的目光温柔如水。
清词蓦然想起在濯素园见到他时,也是这般情形,只不过,那时,满院浮着花香,以及若有若无淡淡的酒香。
满庭芳。
清词的眼神从迷茫到清醒,打趣了一句:“今宵酒醒何处?”
洛长欢慢慢地笑了,开口道:“昨晚没有喝酒,前几日回了钱塘。”他一句一句不疾不徐,将自己这几日的去处说得清楚。
倒也不必如此。
清词有些不自在,这感觉,怎么说呢?便如晚归的夫君被妻子质问,忙不迭地交代自己的行踪,赌咒发誓自己绝对没有去喝花酒。
她不再纠结这个话题,问:“你自己的宅子,为何不好好地从大门进来?”
洛长欢将她一瞬间的不自然看在眼底,心里暗暗好笑,悠悠道:“我也不知,许是佳人在此,不敢唐突。”
清词笑瞥了他一眼,“我算什么佳人?”
“一曲清歌酒满樽,愿做鸳鸯不羡仙。公子的佳人,在西湖之上呢。”她拿书遮住一半脸,俏皮地冲他眨了眨眼。
美人灵动,宜喜宜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