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太太性情温润,她很好客,除了茶水,又从柜子里端了一盘子糕点给顾清渠。
“你是不是还要上班?”姜老太太问:“赶时间吗?”
顾清渠原本要走,这会儿也不好意思动了,“不赶时间,我请了一早上的假。”
姜老太太一直打量顾清渠,“你是顾清渠吧?”
顾清渠一愣,“您认识我?”
“有印象,”姜老太太笑得很慈祥,“你上高中那会儿,老姜教你们班数学,天天回来夸你,说你是难得又乖又听话、学习成绩还好的孩子。”
顾清渠腼腆,“老师谬赞了。”
姜云华的家布置得很有书香气,家具都是老式的木质款,摆在一起却意外有格调,加上绿植的陪衬,生命都是勃勃生机。
南面墙壁挂着照片,是姜云华任教生涯中跟学生的合影,姜老太太招呼顾清渠过去看。
“这是你们班那年的毕业照,”姜老太太指着正中间的照片,“那是你。这么多年了,你没变化,所以认得,就是不敢认。”
顾清渠扶姜老太太坐下,改了称呼:“老师和师母身体可好?”
“好,好得很,”姜老太太健朗,“老姜退休后闲不下来,又回学习教了几年,被气了,一时冲动就回了家,气消了也不好再回去,就在家教教孙子。孙子学习不错,用不着老头子教,所以他一天到晚更空虚了。”
“是,”顾清渠言语得体,“这回是我要麻烦老师了。”
“不麻烦,他开心着呢,”姜老太太说:“以前也有周朔这样的孩子来过,后来都参加高考了,成绩也都不错的。老姜有成就感,再说年纪大了,他脾气收敛不少,现在挺随和的,你别担心。”
顾清渠笑笑,没说话。
他倒是担心周朔一下没控制住把姜云华气着了。
姜老太太问:“周朔是你弟弟?”
“算是吧,”顾清渠想了想,坦诚回答:“我没有父母,被周朔的爷爷好心收留,有了容身之所,避开了外界地风雨,所以总想着为他做些什么。我看着周朔长大,不忍心他走歪了路,能帮就帮一点。”
姜老太太了然,她是过来人,看得明白顾清渠心里的想法和顾虑,于是高深莫测,“放心吧,你把孩子放在这儿出不了岔子,他们两个啊互相牵制,各取所需。”
第38章 “我陪你。”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一句话,把顾清渠的担忧打得烟消云散。
两人又聊了几句,书房没什么太大动静,相处应该不错。顾清渠起身告辞,他要上班去了,只请了半天假。姜老太太给顾清渠装了一些糕点,让他饿了吃。
顾清渠收了,他挺不好意思的,“是应该我给老师准备见面礼的,这次太匆忙,礼数不周了。”
“没事,你老师不在意这些,”姜老太太笑了笑,“你有空多过来坐坐,老姜看见你高兴!”
“好。”
顾清渠走了,没跟周朔打招呼。
周朔这一天过得水深火热,相当煎熬,姜云华在他眼里就是个老学究,他把灌输知识的效果当成至高无上的目标,盯着周朔读书写字一动不动。周朔打定主意走这条路,自然不会没事找事、负隅顽抗——气跑老师对自己没好处,更何况这是顾清渠安排的。
其实效率和效果不错,周朔的脑子被通出了一条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突如其来的强势压力,确实超乎自己的逾期了。
有得必有失,这没办法。
姜云华七十多,虽然脑子清明、慧眼如炬,但身体不比年轻人,中途需要休息,还要睡个午觉。周朔初来乍到,他连喘气都压着频率,生怕把老头喘出个好歹。
终于熬到下午,入冬后昼短夜长,天色渐渐暗沉,姜云华摘下老花镜,他板着脸,神机莫测地沉默片刻,开口:“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准时,再迟到就别进这个门了。”
“哦。”
周朔刚想松口气,姜老太太推门而入,她面带微笑地问:“周朔啊,留下一起吃完饭吗,我做了一桌,菜不少呢。”
周朔哪敢留,恭恭敬敬地往门口一站,“不了,我得去接我哥回家,他下班了,等我呢。”
“你哥?”姜老太太恍然,“清渠啊?”
周朔点头,说是。
姜云华背着手哼唧一声,“别留他了,他要是想吃不会跑,都用不着你开口!”
周朔悻悻一笑,脚又往后退了半步,默不作声地摆了一个随时要跑路的姿势。
但嘴上说得十分好听,“老师,我一个人留这儿吃饭不合适,下次,我带清渠一起,您不是想跟他好好说说话吗。”
姜云华斜眼一瞟,看周朔:“这可是你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