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事儿吧,也不太方便大张旗鼓,最近朝廷有派巡抚大臣暗地巡视各地民情。
指不定人什么时候就来到她们这里了。
如果让巡抚大臣顺着查过来了……那可不好交代啊。
光一条……人家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上吊,要跑到你的府衙大门口上吊……
难道不是你不得民心?
魏祯明显也想到这一点了……
“对对,现在不能去……等晚上再找两个道士就在府里做法……然后,大山村你帮我跑一趟…把尸体送回去…然后警告一番,她是自杀的,不要乱说话,要是让本官在巡抚大人来这里之前,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从她们那里传出来,可别怪本官心狠。”
该死的,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要死不知道死远点……
魏祯现在鞭尸的心都有了。
此时的她早就忘了这些年潘丽前前后后,给她孝敬了不少银子。
只觉得此人其心可诛,心思歹毒。
董苗开始问另一件事:“大人,那地契跟潘丽信里提到的冷妗妗该如何处理?”
魏祯最讨厌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她这么有才华,有情调的人,怎么能每天被这等小事给困住。
“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就准备先去沐浴更衣,梳洗一番。
再找刚刚的小夫郎一块儿吃个早膳,再一块儿去游湖。
第24章 董苗来大山村
董苗问完后,恭敬一躬后才转身离去。
之前小吏已经在门口的地上撒过清水了。
董苗也没有再劳师动众。
她在心里暗讽。
还露水……你怎么不要琼浆玉露呢。
董苗调整心态,整理了下衣服。
只留了两个衙役守在府里,其他的全部带上,其中两个人抬着潘丽的尸体,上面盖着白布。
路过的百姓都面带好奇……
但是没人敢过去问。
就连凑热闹的人都离的很远,足有一米开外小声讨论。
毕竟她们可都知道,县令大人平时根本就不开堂,很多事情都交给师爷全权处理。
县令大人常年只有在你送礼的时候,偶尔出现,端着架子跟你客套几句,别的时候,多半见不着人。
更别提为民做主了。
想让她做主,那得看你的“诚意了”。
诚意足足,她的效率就高。
诚意一般,那就等着,看她心情。
诚意全无,直接轰走,有时候还会打你几板子。
百姓对她又恨又怕。
董苗在路上,心里在想冷妗妗的事情。
她已经让人打探过了,说她父母已经不在,现在是一个孤女,半年前娶了顾家三兄弟,本来一直是吃喝嫖赌,无所事事的一个混子,还喜欢打骂夫郎。
几日前被最小的夫郎失手砸了脑袋,醒来后不打夫郎了,听说后面捡了个玉佩,还置办了马车跟不少东西,还有这地契,也是在砸了脑袋之后才买的,性格听说也变了很多……
董苗没有想过追根究底。
她跟潘丽的关系只是泛泛之交。
她不太喜欢潘丽,心思重,伪善。
她都这把年纪了,是人是鬼还是看得出来的。
她现在对这个冷妗妗很感兴趣。
想看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地契她登记过了,盖了府印,已经生效了。
这点小事儿,她不介意用来示个好。
毕竟冷妗妗是新一任里正,以后她们也会经常打交道不是?
她们一行人来到大山村村口的时候,大家马上围了上来,三三两两的围着小声嘀咕,没人敢上前当出头鸟。
董苗看到很多村民,但是她不知道谁是潘丽的家人或者夫郎。
董苗走近离她最近的一人:“你好,你们里正家住哪儿啊?”
她打算先去里正家一趟,先安抚下家属节哀顺变,再进行“嘱咐”。
她是自杀,现在人也没了,要做的是让死人安息,早点入土为安。
她们官府没有治她一个扰乱民心,滋事闹事的罪名就是仁慈了。
要是有什么风言风语传了出去,她们大人可不是吃素的。
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很快就到了里正家,她家里的两个夫郎一大早起来没看到里正,还在讨论一大早妻主去哪儿了。
没听说村里有什么大事啊?
就在这时,等来了官府的人。
周围还围了不少村民,毕竟她们村儿突然来了这么多官府的人。
哪有不好奇的啊?
董苗把潘丽自杀并且写下了认罪书跟让位给冷妗妗的事情说了一遍。
认罪书也给村里识字的人传着看了一遍,才叠好收进了袖子里。
这个还得拿回府里存档,可不能丢。
听到妻主人没了的时候,对两个夫郎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天都要塌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