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是皆大欢喜。
做了父亲,宝儿自然是欣喜万分。
宝儿有儿子了,萧轼可以回家乡了,自然高兴得心花怒放。
大康后继有人了,向来寡言,古板严肃的慕长生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吴了也高兴。
他以男儿之身,却做这等女人之事,自然羞耻憋屈。
可这些憋屈烦闷,在看到家中几人个个喜笑颜开后,顿时烟消云散。
有这等家人,夫复何求?
太子得了儿子,自然是大事。
慕长生特下圣旨,大赦天下,又命各地官员放粮施粥。
满月那天,小皇孙由太子妃抱着,站在太子身边,在大雄殿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小皇孙对外,只说是某个小宫女所生,放在太子妃名下养。
慕长生又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封小皇孙为皇太孙。
定下他小储君的地位。
举国同庆三日后,慕长生又下了退位诏书,太子继位。
此举顿时引来众文官哗然。
皇上如此年轻,就要退位?
那些武将倒不惊讶,他们早已在皇上面前,立下誓言,会效忠太子。
自然知道皇上此举是何意。
皇上要退位,宝儿阻止不了,只能躲着,不愿参加登基大典。
已经许久没对他发过脾气的慕长生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君无戏言,我还能收回圣旨不成?你不当皇帝,那让谁当?难道让外人当皇帝,来败了你父亲母亲打下的江山?你母亲,为了大康,殚精竭力,他只想回家乡看看,你如何就不能理解?我曾经无数次答应他要同他一起走,可这么些年,为了大康,为了你,我一次次失信于他,伤他的心,你要让你的父亲,做个无信之人?你忍心看你母亲伤心?我大可不必管你,我们若是直接甩手就走了,你又能如何?还不快快准备登基,做一个好皇帝,不要负了你母亲的心……”
宝儿这才哭着登了基。
封吴了为皇后,小皇孙为太子。
又颁下圣旨,此生只娶吴了一个,不纳妃,若是有谁敢打他和皇后的主意,满门抄斩。
慕长生说退位,也并不是马上就走,他自封是太上皇,每日里仍坐在龙椅后,听太子垂政。
自然是要再给宝儿保驾护航一段时间。
吴了每日既要顾及小皇孙,又要管理殿前司的事,实在是没那么多精力反对慕长生退位。
萧轼想要回家乡,他也无法再阻止。
萧轼仍是他心中重要的人,他舍不得萧轼伤心。
而萧轼也舍不得他们,尤其是抱着怀里奶香奶香的小太子,恨不得时时刻刻抱着,亲着。
他这样,自然忽略了慕长生,弄得慕长生十分生气。
气呼呼地说道,“过了中秋节,我们就走。”
可中秋节只有不到十日了,一直闹着要走的萧轼反而恋恋不舍难受起来。
要是没有这么多讨厌的人往慕长生面前凑,那该多好啊!
虽然如今慕长生不再是皇帝,打他主意的人少了,但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能二主,为了宝儿慕长生父子不会反目,他只能狠心走了。
中秋节前日,他正收拾包袱。
也不知道东西能不能随他一同回去,但还是要准备的。
他也不带那些大件,只带些贵重的玉饰。
手机他留给了宝儿,虽然不能用,但也是个念想不是?
打火机留给了吴了。
吴了在他的指导下,已熟练地掌握了火炮发射,接管了火炮营。
打火机,也算是个象征吧!
电子表留给了小皇孙。
然后在他的防水袋里装满了玉佩。
这些东西,若是能带到他的世界,他和慕长生一辈子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这些玉佩的品质,可不是他那个世界满大街的玉饰能比的,必定能买上好价钱。
他正心情复杂地收拾东西,慕长生进了寝殿,拉着他的手说道,“王公公要见我们。”
王公公?萧轼一愣,他已经有许多年没听起过这个称呼,已经有许多年没想起过这个人了。
“他为什么要见我们?”
慕长生脸色有些沉重,“他快不行了,说是有话与我们说。”
好吧!看在王公公曾经为慕长生做的那一切份上,就去看看吧!
萧轼跟着慕长生出了福宁殿,左拐右拐到了宫城一处僻静的院子。
院子收拾得十分干净,石榴树上结满了红色的果子,甚是喜人。
等进了屋里,只见许多年不见的小王公公跪在地上,炕上躺着一个头发已全白的老者。
萧轼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是王公公。
没想到,这才几年,之前精神抖擞的王公公就老成这样。
脸上满是皱纹,骨瘦如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