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东西?”
蓁蓁重复了一遍,随即一个激灵,把最后一点困意也都吓没了。
她立即下床,仔细查看那些新添的物件儿,越看越熟悉,不都是她从前在皇上起居室里看到的那些吗?
皇上这是?
她心里生出一股欢喜,又生出一股慌张。
和喜欢的人朝夕相处,自然是好的,可住得更近、相处的时间更多了,皇上对她的了解愈多,会不会发现她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而后对她的情意也慢慢消减?
都说灯下看美人,要的便是那一层朦胧美、距离美,太清晰的话,反而有可能瞧见上头的瑕疵呢。
“娘娘、娘娘?您怎么瞧着不高兴呢?”
蓁蓁瞪了她一眼,“哪有,不许瞎说。”
这话要是传出去了,那可了不得,保准有人会说她不知好歹,估计还会打击皇上的热情呢。
反正都搬过来了,她又不能扔出去,还是好生受着吧。
调整好心态,蓁蓁便开始拥抱新的一天。
*
钮祜禄府四姑娘出嫁的日子是初三,蓁蓁听从康熙的建议,在九月初二出园回府。
魏珠得了康熙的指示,早早来到观澜榭听候吩咐。
不光他人来了,还带了两大箱珍奇珠宝,说是康熙赏赐给钮祜禄府的。
用完早膳,蓁蓁看过两孩子,便带着荷香、梅香前往小东门登车。
从前,她无论去哪,势必要留一个“香”照看孩子,但这回一齐带走了。
她思念家人老宅,想必她们也是一样的,再者这两人都已经二十有二三,早该到了成婚的年纪,可以趁此机会去相看一二,若是相中了她便让她们出宫成家,出一份嫁妆,以全这些年的情谊。
在马车上,她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两人听了。
二人红着脸应下。
单独乘坐马车的速度比之前跟着车队走走停停快多了,午时末,马车便停到了内城钮祜禄府的正门前。
蓁蓁见正门紧闭着,不想兴师动众,打算改道从侧门进去,但魏珠已经抢先一步,带着侍卫去敲正门了。
贵妃回府,怎么能走侧门?自然是要开大门迎接的。
不一会儿,闻讯赶来的巴雅拉氏、舒舒觉罗氏,带着府上的女眷过来迎人。
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行完礼,一行人便进了内院。
“娘娘请用茶。”巴雅拉氏亲自给蓁蓁奉了一杯茶。
她实在高兴,原以为女儿出嫁时,贵妃能赏赐几件物品下来,便不错了,谁料贵妃还亲自回府送嫁,这样的恩宠,怎能不欢喜?
虽说之前就打听过女婿家的家风不错,大小姑子都已出嫁、婆婆性情也不古怪。可越是临近女儿的出嫁之日,当娘的就越不放心,担忧女儿会在夫家受磋磨。毕竟女婿是太宗孙子、是皇上的堂弟,他家要是给了女儿气受,这天下谁能去跟爱新觉罗氏的人讲道理呢?
但如今有贵妃娘娘这份照拂,日后她女儿即便不得夫君喜爱,不得婆婆满意,夫家的人也要先掂量掂量,敢不敢欺负她女儿?
“嫡额娘辛苦了,坐吧。”
蓁蓁接了茶,喝了一口便放下,吩咐魏珠把那几箱子抬上来,“四妹妹要出嫁了,我这个做姐姐自是要给四妹添一份嫁妆,希望四妹和四妹夫往后的日子能和和美美、子孙满堂。”
“有娘娘金口玉言,那是必然的呀。”巴雅拉氏拉着女儿一同行礼谢恩。
“你我姐妹,不必这般客气。”蓁蓁指着另外两箱说:“这个是皇上准备的。”
听闻是康熙送的,巴雅拉氏面上喜气更甚,又拉着女儿朝北方跪谢。
既已收到礼物,巴雅拉氏就不好再待在这儿,省得打搅人家亲母女团聚。
“娘娘,明日就是四姑娘的大日子,府上还有一些杂事需要臣妇拿主意,臣妇可否先退下?”
“嫡额娘去吧。”
巴雅拉氏一走便带走了一大群人,屋里只剩下蓁蓁和舒舒觉氏,母女挥退下人,往自个的小院走去。
**
蓁蓁看着还维持着原样的小院,有些感慨,她第一次住进来时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丫头,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额娘。
从前是她陪着额娘住在这里,现在、以后这里都只有额娘一个人住,或许几十年后,这里再无额娘的身影,只有完全陌生的人。
她似乎提前看到了物是人非的景象,心情一下就变得低落。
舒舒觉罗氏不知女儿心中慨叹,以为她是坐马车累着了,便按着她上床歇息,自个则是去了厨房,打算亲手做几个菜。
蓁蓁这一小睡就是一个多时辰,想来后看见膳桌被摆得满满的,百合莲子羹、茶花卷儿、乳鸽肉松、油焖尖椒、糖醋排骨、栗子糯米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