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众人这会儿倒是知道害怕了,蜷缩着身子躲在不大刑车里,满脸惊恐的看着围观的百姓们那吃人的表情。
再不见以往的光鲜亮丽。
“头儿,这管不管?”一个明显年轻的衙役看着疯了般的百姓,无措地问着刑车前面骑马带路的上官。
“管什么管?百姓们说两句话公道话而已。”衙头装作没看见扔到刑车里的瓜果蔬菜和小石子,冲着柳家不屑地说。
这柳家以前装得是真好,他们县衙以前不是没接到过状告柳家的诉状,还不少呢。
但是每次查来查去都只能查到家仆身上,再加上柳家乐善好施,每次调查都积极配合,瞒天过海。
最关键的是上任县令极力维护庇护,是以一直没看出来内芯里肮脏如斯。
这下看来,那上任县令和师爷,还有他们提上来的一众官差,没一个是好人!
一个半月后,柳家的结果传回了富阳镇。
富阳镇柳家,主犯株连三族,从犯按照罪状轻重分别是处于斩邢或永久流放。
青州府柳家,在违制案、谋反案中参与过多,主犯株连三族乃至九族,从犯斩立决。
树大根粗盘旋于青州及富阳镇多年的柳家,顷刻间消失殆尽。有人高兴、有人庆祝,还有人后怕、有人忧愁。
柳家没了,家宅庄子铺子被官府没收,挂于官牙重新出售。
至于搜刮出的家产,那可真是不知几何,补充了受害者们以后,一律运往京城,正好填充因先帝斥巨资炼药而空虚的国库。
镇上有那嗅觉敏感、头脑精明的商家,不在乎柳家宅子铺子是否如今正霉运当头,自觉身正不怕影子斜,赶紧去了官牙捡漏,比如景逸。
也有好几家之前都跟柳家交往过审,这一段时间也是官府观察盘问的重点对象。
这几家人如今的日子过得是战战兢兢、成日担惊受怕,别说捡漏了,恨不得闭门不出,当个透明人。
这一天虽已入冬,但难得的阳光明媚,微风徐徐,关键是不太冷。
“娘,那我们就走了。”初夏跟站在庄子门口的景母挥手。
“嗯,乖。早去早回啊。”跟初夏温声说完,又转头看向看不顺眼的大儿子:“路上照顾着点夏夏和小舒,臭小子!”
肯定是这臭小子出的馊主意趁安安睡觉的时候走,这一会儿安安醒了看不见俩爹准得嗷嗷哭,可怎么哄啊。
“知道嘞,娘。麻烦您和爹爹看着安安了。”
一会儿到了林家把两弟弟接上,林爹爹就会赶来景家庄子跟景母一起看着安安。庄子有个大花园,旁边的逸夏山庄景色也好,小安安可喜欢了。
“行了,快走吧你们!”景母头疼地挥挥手,当爹了还这么爱玩。
“娘,再见!”
几个小辈异口同声,景母又忍不住乐了,算了,家宅和睦,活得开心最重要。
这次可以算是景逸和初夏的因公出差、带薪休假。
因公是因为要去捡柳家的漏,他们家庄子铺子那可都是顶好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休假是因为柳家这一口石头落地了,景林两家人心里面上再无一丝郁色。再加上国丧期刚过,弟弟们早就念叨着憋坏了憋疯了,那就都带着一起出去玩玩呗。
要不是爹娘不同意,景逸还想带着十个多月的宝贝安安呢。
没看林父听说后,二话不说把两儿子打包给了景逸,明面上说是也帮着置些产业,只要你们几个看着好就成。
实际上,肯定是知道两个臭小子烦了、无聊了,想出去野了。
银票也是,林父直接交给了景逸手上,那是真不把儿婿当外人的。
两辆马车也不着急,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往县城去了。
第106章 完结
自登基以来,新帝执政勤勉、励精图治。
国丧过后,皇帝就力排众议安排了修路造桥的大工程,同时委任已经辞官养老的前两浙正五品知州闻致清为工部尚书,全权负责。
这个任职一经传出,可谓是引起一片哗然,从正五品直接升到正三品,不能说史无前例,那也是凤毛麟角。
而且还主持了圣上如此看重的项目,可见新上任的工部尚书有多么得圣宠。
有那眼皮子浅的,早早就在闻家来京任职时巴了上去,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被闻家以家主身体欠佳、谢绝见客为由挡了回去。
当然,更多的人还在观望,现在朝廷明显分了两派在斗,鹿死谁手不好说。
其实当今圣上态度很明确,或明或暗都在打压士族,提拔庶族,打破被士族垄断的人才上升渠道。
皇帝一派的人都知道圣上的打算,蛀虫不能放任太久,不然大厦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