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以后要和堂哥他们一样,起早贪黑地里忙着,一辈子呆在村里,曾铁柱不甘心。
“凭啥咱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里刨食?爷,我想念书!”
曾铁柱哭成了大花脸。
看孙子这样,曾爷爷心里也酸涩得不行。
可是因为老四,家里卖了一部分田,这些年存的银子也消耗一大半。
加上分家,他手里的银子没多少。
曾爷爷念过私塾,知道供人读书会有多耗银钱,更何况已经分了家,让其他人拿钱出来供曾铁柱也不太可能。
这事儿还得慢慢商议!
“我想想,我回去好好想想。”曾爷爷捋着花白的胡须。
“这段时间你乖巧些,好好表现,等你大伯他们回来,我找他们说说。”
曾爷爷一个人是供不了曾铁柱的,这事儿还得几家凑一起,等儿子们回来他再做思想工作。
见爷爷应承下来,曾铁柱松了口气。
大伯他们受了劳役的苦,肯定也不想后代们继续这样,也许他有机会。
此时,被曾家祖孙惦记的曾茂已经带着家人在安鱼县安了家。
为什么来这儿,还要从他们到了县里,曾茂见到郭松说起。
两人是同窗又是同乡,以前关系很不错,曾茂想了解县学和县里租房子的情况,先到郭松家拜访。
结果,郭松一家正收拾行囊,准备去安鱼县。
曾茂这才知道,县学的水平不怎么样,反倒是州府旁的安鱼县有个白云书院很不错,几个夫子相当有名,不过入学需要考试。
郭松准备去安鱼县,也拉着曾茂一起。
要是换成以往,曾茂说不定会退缩。
可这回不知道是不是有八百两银子傍身,加上有神童儿子刺激,曾茂一冲动,决定跟郭松去安鱼县参加白云书院的入学考试。
这也是为什么曾铁柱没在县里找到人的原因。
到安鱼县后,他们先租了房子,安顿下来。
别看曾茂做决定的时候很坚决,可马上要来的入学考试还是叫他非常紧张,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抓紧时间复习。
这种没什么难度的考试,明庭可不会帮着曾茂作弊。
不过他弄了一些宁神香,点在香炉里,帮老爹凝神静气。
平时还用灵泉水给曾茂泡茶,周婶子做汤的时候,明庭也会在里面加养生的药材。
算是多管齐下,至少保证曾茂能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身体健康。
当然,对家里其他人明庭也没吝啬,茶水和汤大家一起喝。
余三娘的花茶里,用的十足十的灵泉,她吃的养颜丸也被明庭偷偷换成了补药。
给家人送好处的结果是,全家老少气色好了许多。
周婶的关节不痛了,马叔腰疼的老毛病没再犯了。
曾茂看着不再是文弱书生,长了些肉,精神十足,余三娘脸颊红润,皮肤嫩得能掐出水来。
对身上的变化,大人们的结论是安鱼县水土好,养人。
明庭听了只是笑笑,回头又继续教马腾,有空了考曾茂,确保老爹的基础知识扎实。
至于做文章,等白云书院的先生们教他吧!
明庭可不想表现的太过聪明,毕竟古人信奉慧极必伤。
小孩子聪明过头,家里的爹娘大概会担心他活不长。
不过,曾茂和余三娘已经开始担心了。
起因是曾茂发现儿子即便没识字没练字,可他翻书的时候扫一遍就能记住字的笔画。
曾茂读一篇文章,明庭对照着把字认了下来,下次换一本书他还记得,能自己读出来。
之前曾茂傻乎乎地觉得儿子开了窍,必定是天上的小仙童投胎,可随着明庭表现得越来越厉害,曾茂心里慌张得很,他怕了。
万一这肉身凡胎承受不住小仙童的仙魂,他早早离去,怎么办?
自己可只有这一个命根子啊!
余三娘听了曾茂的话,也担心起来。
两口子以前指望明庭考科举,光宗耀祖,现在他们恨不得孩子天天出去玩。
儿子笨一点傻一点不要紧,最要紧的是长长久久地留在自己身边!
明庭从奉天那儿知道了爹娘的担忧后,笑着跟曾茂开玩笑:
“爹,你要是能当上大官,比如首辅,成为皇上最信任的人,接触皇上多,他身上的龙气可以保我一生平安!”
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傻爹当真了。
如今考举人已经不是曾茂的人生终极目标,混到大臣圈子,成为皇帝心腹,借龙气保儿子,成了他的心愿。
看着曾茂只差头悬梁锥刺股,明庭觉得自己玩笑开大了,连忙解释。
可傻爹一心认定儿子是小仙童转世,只有天子才能和上天抗衡,他必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