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在勾引我。”杨声故作委屈道,尾音勾着少年特有的狡黠。
“那你还上钩?”夏藏轻轻晃了晃他手腕,失笑反问。
见小少年眼睛亮亮地瞧着自己,也只得回礼一般,在人嘴唇上又一次地“啾”了一下。
冬天这季节,最适合与心上人啾过来啾过去。
不会腻烦。
其实天刚冷起来那阵,夏藏提出要搂着杨声睡时,遭到小仓鼠很是干脆的拒绝。
为此他还难过了好一会儿,说:“你怎么又不愿和我亲近了呢?”
“哥啊,这亲近是一码事儿,但冷是另外一码事儿。”小仓鼠裹紧被子,寸土不让。
夏藏也不跟他啰嗦什么,直接把被子扒拉开,将人搂过来。
呕吼,手脚冰凉,跟冰坨子有得一拼。
难怪不敢过来。
夏藏将那双手拢到心口贴着,同时用腿弯桎梏着那双胡乱蹬着想逃跑的脚。
“乖,别动。”夏藏贴在人耳边轻声吹气,“暖和点儿好睡着些。”
“败给你了。”挣扎了会儿,没挣脱,杨声只得被迫保持这姿势,嘟嘟囔囔软下了声音,“我又不是小孩子。”
“但再怎么说,也比我小两个月。”夏藏说,搂着杨声的手从腰线往上,又一次不依不饶地按在了那块伤疤上。
杨声不动弹了,乖得跟猫儿一样。
“嚷嚷,你是六月二十四的生日?”好一阵,夏藏都觉得自己快睡着了,但趁还有点清醒意识,问着杨声。
杨声也半梦半醒着:“嗯,查高考成绩那天……就是生日。”
那还挺不错的。夏藏笑了下,本来想说你生日那天我要给你份礼物。
但这是句废话,过生日当然得送礼物。
只不过离家的这两年,他就没给杨声再准备过礼物;哪怕以前在家,礼物也只是为了敷衍家里的长辈。
可杨声似乎还蛮喜欢他随手买的东西,那天他看到杨声难得练字,从笔袋的夹层摸出支红鲤鱼花纹的钢笔,问他要着墨水。
“这笔看着好眼熟。”夏藏边满屋找着墨水瓶,边顺口说道。
出租屋里有墨水,他高一那会儿是一直用的钢笔;但作业量上来后,他也懒得再清洗灌墨水,直接用圆珠笔了事。
“你送给我的,能不眼熟吗?”杨声在一旁失笑道,“生日礼物嘛。”
夏藏在书架的角落看到落灰了的墨水瓶,他没立即拿,也没立即转头去看杨声。
他问:“那你是很喜欢么?”
“说老实话,不算喜欢。”杨声耿直道。
夏藏心里一滞,转过头去时,杨声正看着他,带着戏谑的温柔:“因为你这审美太令人担忧了啊,哥。”
大红鲤鱼的钢笔,说好听点儿叫中国风;说接地气点儿,就是农家乐审美。
夏藏想着,自己也忍不住笑:“抱歉,我不该那么敷衍。”
“没事儿,毕竟我那会儿比你更敷衍。”杨声走近他。
“也还好吧,线圈本挺好用的。”夏藏说,他回看着那双黑眼睛。
“我现在特别想亲你一口。”杨声背着手,微微前倾了身子,“特别想。”
说起来他们俩之前的关系,当真是奇妙。
明明有刻意地保持距离,但怎么都说不上是讨厌。
不然也不会保留着审美堪忧的钢笔,也不会自那以后,习惯用线圈本抄写诗句。
但明年的六月二十四号,是杨声十八岁的生日。
夏藏不愿敷衍,当然也不会敷衍。
哆哆嗦嗦。
哪怕教室里八十来号人,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有微妙的暖意,但也只是相比室外高出那么一两度。
大体上,还是冷;冷得哆嗦。
杨声裹了四层衣服,都觉着抵御不住寒意渗透;不需要做笔记时,就缩在墙角双手揣兜,像个佝偻的小老头。
“你这么怕冷,怎么不往衣服里贴暖宝宝呢?”皓月好心地递给他一片,那边的姜延絮已经贴上,叠声向杨声证明,这暖宝宝是真暖和。
杨声摇手拒绝了月姐的好意,抱歉地笑笑:“谢谢啦,但我还是贴不惯这个。”
夏藏不是没给他买过,还耐着性子帮他贴在近身的衣服上,但当那热流涌上来时,杨声神经质地把刚发挥效果的暖宝宝撕下来,一把丢进了垃圾桶。
“不要。”见夏藏的目光探寻过来,包裹着关切与疑惑,杨声仍是喃喃自语,重复着,“不要。”
隔着衣料贴紧肌肤的热源,总会让他回忆起那浇到他脊背的滚水,紧贴着撕都撕不下来的滚烫。
他伤疤的来源。
失态了,在夏藏面前,但夏藏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那就不贴了。”夏藏轻声哄着他,干脆将那些没开封的暖宝宝都推到一边,完完全全将他搂入怀中,“你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