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看过去,目光中渐渐生出几分惋惜。
只有3.96米了。本来应该是5.56米的。可惜损坏得太严重了。
好在考古工作者们技艺高超,历尽艰苦耗时近10年,已经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样态了。
树,鸟和龙的位置大致没错。如此程度的拼接,可以称得上是精雕细琢,虽然有几块并不属于这棵树。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最顶上那只神鸟的位置是空的。
空的。很好。
金蚕笑了。
叶桑远远地看着她那笑容,不觉眸色如渊。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金蚕真正意义上的笑,笑起来的她美得惊天动地,让人心生欢喜。
同时叶桑也注意到,青铜神树上,并没有飘出太多的青铜色幽光。
他沉思了一阵,没太想通。
这棵树被列为镇馆之宝,既然如此贵重,但为什么出来的幽光这么微弱,甚至还不如考古舱地坑里的一个普通的小物件。
看完青铜神树,金蚕又去看青铜大立人。
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
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绝无仅有。
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
金蚕伫立在这里,站了很久很久,几个小时过去了,她还在站在原地。
像是在纠结着什么。
叶桑也不问,也不动,只静静地站在她身边陪着。
反正他也不会觉得无聊,这些三星堆发掘出来的东西,是有他贡献的一份力量的。他喜欢这些物件,看多久也不会厌烦。
眼前这青铜大立人的确担得起世界铜像之王的称号,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叶桑每次走到这,都能感觉到某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而此时更为震撼的是,几个小时过去了,这尊青铜大立人身上还在源源不断地发出幽光,汇入到金蚕胸口。
光柱比其他青铜器上发出的粗壮数倍,就像什么大能量传输似的。
周围已经陆续经过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每位导游都不厌其烦地讲着同样的说辞:“大家猜猜,环握中空的那个部位,原本拿着的是什么?”
“有的说是权杖,有的说是象牙,有的说是玉琮,有的说那只是个特殊姿势,并没有实物拿在手里。那么各位游客,你们觉得是这几种猜想当中的哪一种呢?”
金蚕合上眼,睫毛微微翕动。
哪种都不是。
是……
孩子。
这,就是第二道密谕。
真是讽刺,全族上下最不该领受这道密谕的人,就是她。
金蚕叹气,缓缓抬起眼帘,顺着铜像方方正正的下巴,看向那幅度极宽大的嘴,再是形态夸张的鼻子……
直到与青铜大立人那硕大凸起的双眼对视。
只有她才能看得到,青铜人像的眼中正散发着两道金色的光芒。
她再次犹豫了,咬紧了嘴唇。
过了许久,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金蚕眼中闪电一亮,大立人眼中的金光便渐渐暗去,暗到最后,只存留了一丝微光,并没有完全熄灭。
这代表着--有人领受了密谕。
临近闭馆的时候,博物馆里的游客变少了一些。
金蚕把整个博物馆都转了个遍。
换句话说,把博物馆里青铜器上的幽光全都收了个遍。
这些幽光跟地坑里的那些一样,全部都是3300年前,被散去的她的灵力。
最后,在青铜器馆里,她的脚步停在了那尊巨大的青铜纵目面具面前。
就在这时,突然一道极尖锐的高频音冲进耳中,同时空气中有一道锐利的气浪蹭着她的脸猛地刺过来。
金蚕反应极快地侧了侧身,眨眼之间就避过了。
站定之后,她不动声色,马上循着方向去看,可那个方向,什么都没有。
找了一会儿,没什么发现,金蚕闭上眼睛。
“怎么了?”不大一会儿,叶桑就发现了金蚕的异样,“你没在看这个大面具?你在闻味道?
她刚才身体挪了挪,好像是在躲什么东西,接着又一直闭着眼睛,完全不像刚才在综合馆里,在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面前仔细观察的样子。
“嗯。这里有人来过。”金蚕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虽然只有微乎其微的一点点。
“这里当然有人来过。”
叶桑环视左右。这句不是废话吗。到处不都是人。
“不一样。”
金蚕摇摇头。
能感觉到,那混杂的气息虽然不够纯粹,但是她可以肯定,对方有一缕跟她一样的气息。只是很弱很弱,弱到几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