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穆仍是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沉默的荻泓却开始悄悄过问他许久不曾参与的政务,一番暗查之下,荻泓注意到一个人,都护大司马——耿默。此人不仅是个将才,在政见上更是激进,深得荻穆看重。可以说,荻穆坚持要脱离大晟,就是这位都护司马耿默从军事上给予了荻穆幻想。
另有一件事,也令荻泓颇感到震惊,耿默有一个外侄名叫耿建昌,在大晟前骠骑将军聂焱手下任右将军。表面上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晟齐姜通婚已久,耿建昌只是外侄而已,不过空担个亲戚的虚名。
可是这耿建昌就在前不久,竟被聂焱斩于军中,且是军法处置。据说连身边的侍卫侍从百余人尽遭斩杀,轰动一时。聂焱「战神」的称号荻泓哪能没听说过,他在军中如此杀戮,元帝却不闻不问,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聂焱必是在清除祸患。
一月前百乌十万铁骑奇袭威远关,聂焱恰好不在,待聂焱收复关隘,回京复命重返威远关,就立刻斩杀了耿建昌,难道耿建昌私通百乌国?!
荻泓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耿默与耿建昌皆是百乌奸细,欲破了齐姜与大晟的同盟,好乘乱得渔翁之利。还是这耿默根本就是暗祭司一族的余孽,一直居心叵测,欲将齐姜与大晟分而击破?
若是第一种可能,在荻泓看来倒也容易解决。元帝那里可以商谈,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只要元帝肯做一些让步,安抚世子,很多矛盾都可以淡化。在此期间,只要除掉耿默,断了世子的幻想,局面还可以再慢慢调和扭转,断不至于弄到两国反目成仇的地步。
可若是第二种可能,荻泓陡然觉得背后冷风嗖嗖。当年暗族血洗齐姜,天地色变的日子仿佛又浮现了荻泓眼前。
当即,荻泓便急诏王庭亲卫军中的八位百夫长前来密见。这些百夫长看似普通的低级军官,实则都是荻泓的铁血护卫。荻泓命其中两人去往大晟传递密信,两人潜进百乌,探听百乌的动向。其余四人,荻泓则将他们分别派往齐姜四郡,去寻找那噩梦一般令人作呕的地下洞穴——「傀人场」。
第120章格杀令
乐熠已飞马赶回晟京,一路上见的都是各地兵马异动,教人惊心,聂征故去后,新太尉的人选元帝一直在拖延斟酌,没有最后定论,可现在是谁有这样的力量,在四处调派。
愈接近晟京传言愈多,乐熠终于听到了元帝病倒,数日不曾大朝的消息。再不必猜疑,乐熠心中已如明镜一般,若是元帝真的病倒,第一个通知的人必定是自己,纵然元帝不通知,初苒、穆风也绝不会不给自己捎信儿,不想法子联络荻大师。
眼下齐姜与大晟交兵就已是离谱,元帝病重各地兵马却频繁调度,则更是怪事。乐熠只怕晟京有变,愈发掩饰行藏。待抵达了晟京,他既不回城西忠义侯府,也不入宫面圣,而是直接前往城北一家「袁氏武馆」——这里乃是飞鹰堂辖下一间密站。
一路上乐熠也曾去各地分堂问过,可是关于晟京与元帝方面的消息居然都极平常,可见人在闵州的飞鹰堂堂主陆平海已然发觉事态严重,直接从源头上封锁了消息管道。
不过京中的这间武馆却不同,平素并不显山露水,但是特殊时期它便会自动启用。乐熠料定在这里必可以得到他想要知道的消息,哪知他刚到武馆,就发现武馆内早已经有一人在哪里等他许久了。
这人正是从建州虞山吴家镇返回的雷兴,当初他从老山跟随初苒到了晟京后,乐熠就是将他安置在袁氏武馆,并请了一位师父袁满山教他武艺,雷兴虽不知这里是密站,但是却晓得这里是乐侯的隐秘势力所在。与穆风商量后,雷兴便将这里做了二人的联络之地,顺便等候乐侯。
今日,乐熠果真前来,这意料之外惊喜让雷兴激动万分。当下便告诉乐熠自己已与穆风约定在此联络,一并前几日去建州送信的事也都与乐熠细说了。
乐熠大惑不解,详细询问之下,雷兴却对宫中的情形所知有限,送信的事也说不清楚。其实何止是雷兴,便是穆风也不知晓,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初苒将一卷无关痛痒的手抄经书送至建州境北的尼庵里,到底所为何事。
独乐熠还略知晓,初苒曾与懿王萧子珩有些渊源,当下便断定那经卷必与懿王有关。乐熠带了雷兴去内堂查问,袁满山一见是乐熠回京,忙将堂主陆平海截下的消息尽数取出。
其中有一条最新的消息便是,懿王在密云十八骑的护卫下,日夜兼程,朝北疾驰。
乐熠暗暗吃惊,焚了密报不禁沉思,朝北?这不仅是朝着虞山的静慈庵方向,也是朝着晟京而来,虞山吴家镇就在两境交接处,是建州离晟京最近的地方。
但是萧子珩并没有调动兵马,而是带着密云十八骑,可谓只身上路。其意图绝对不会是要越境而出,直奔晟京的意思。难道是,初苒在诱萧子珩北上不成?她竟有这样的能耐!
她又为何要诱萧子珩朝北而来,莫非是皇上授意?
其实乐熠回京的路也在思考全局,最让他没把握的便是萧子珩此人,这人在建州坐拥精兵数十万,若然能为皇上所用,便可定半边天下。只是此人太过桀骜,这些年与元帝也隔阂已深,至于这人的心思,则更难揣测,他能按兵不动,就已是万幸了,还能有什么别的指望。
乐熠继续翻看密报,所有的消息都令人忧心不已。待看到南越王遣密使去雍都求见萧子珩时,乐熠这才恍悟。
他现在几乎已经可以肯定,是舜纯动手了,暗族势力就像是蠹虫,多年前就在悄悄啃噬大晟,现在这些蠹虫都渐渐到了明处。局面已经渐渐明朗,元帝也越来越危险。乐熠根本等不及穆风来袁氏武馆,当晚便独自悄悄潜进了大晟宫。离开琼州时,他并没有留下替身,舜纯应该马上会收到他已返回晟京消息。若再不入宫,舜纯加强戒备,则想面见元帝就难了。
元帝恢复的很好,因为穆风事先准备充分,元帝腹上的伤口已开始愈合,脸色也红润了不少,守卫的侍人在高福的收买请托之下外紧内松,元帝用药调理都甚是顺利。好在王吉符那个巫医已不在宫中,舜纯不会想到,上古残篇中记载的「蚀龙」竟也有解除之法。
元帝心中振奋,见了返回晟京的乐熠更是喜出望外。乐熠听说元帝「蚀龙」之毒已解,也是欢欣鼓舞。可随后,他给元帝带来的密报,却又将气氛拉至冰点。
「王吉符已窜逃至百乌国,百乌右贤王据说死状极惨,百乌圣主震怒。」
「齐姜世子荻穆受了都护司马耿默的唆使,与大祭司王背道而驰,在琼州和大晟刀兵相向。」
「南越王遣密使拉拢懿王,妄图乘乱也分上一杯羹。」
「各地暗族所部皆由暗转明,调度频繁,宋恒道仍在朝中苦苦支撑…」
元帝陷入了沉思,分析眼下的形势和舜纯的目的,现在看来舜纯只怕是万事具备,大势已成,元帝不禁默默皱眉。
乐熠也觉事态紧急,看看元帝身边的穆风,他索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凭借他与穆风二人之力,悄悄将元帝安全带出宫去。
此言一出,立时就遭到了穆风的反对。他已出入宫禁几次,深知其中凶险。舜纯不止安排了大量的弓箭手,还设下许多机关埋伏,布得都是死局。防的就是有人前来闯宫或带了元帝出去,元帝不通武功,如今腹上还有伤,行动不便。这当中但凡有丁点儿闪失,三人就只有一个下场——万箭穿心而死。
冒这样大的风险,却连一、两成把握都没有。
穆风的忠诚与谨慎乐熠是极了解的,他的轻功内修更是了得,比起乐熠主修的外家功夫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他都如是说,那便是真的连三成把握都不到。况乐熠也相信,舜纯定是宁担弑君之罪,也断不肯放元帝活着出宫,侍卫们所领的军令一定是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