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真是让人咋舌啊。
平时只要一斤二十左右铜钱的肉,现在变成了八十铜钱。
可见,这一次干旱,让整个市场的价格,受到了多么巨大的冲击。
临近下午的时候,马大山和朱佩安一起从外面回来。
“什么,你们说在挨着西城的地方,真的有两间屋子要出售。只需要六十两银子!”
六十两银子,这跟以前的行情,也差不多啊。
杨秋荷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猪肉一斤都涨了好几倍儿。但是这房子,却还是维持着以前的行情。
“媳妇,儿那家人出手的紧。最紧要的,是他们看着这城里的难民越来越多,内心慌乱。据说自己的闺女要生产了,急需要他们去投奔照顾人。是以,便想要出手。这房了了,也张贴出来好几天了,却没什么人愿意去接收。
有钱的吧,一个劲想着要往外面搬。
没钱的呢,又买不起。象我们这样的还敢出手的,恐怕真不多。”
杨秋荷略一思量,也就明白了。
看似这粮食和吃食之类的是涨价了。
但,也仅限于这些东西了。
在灾难年。
其实,房子土地之类的,这是很不值钱的。
比如这一次受灾。
不少人就开始售卖土地田产。
屋舍之类的,更有不少人抛售。
平时买不到的店铺,这会儿也容易入手。
“既然如此,咱们明天,尽量压价,看看能不能五十两往入手。若是能行,咱就把那院子买下来。两房确实是小了点啊。”
“娘子,你听错了。不是两房,是两进啊。”
马大山这会儿才纠正过来。
“啊你说啥,两进的院子?”
杨秋荷真的怀疑自己听错了。两进的院子啊,怎么才做价六十两的,这房子,得有多便宜的啊。
朱佩安这会儿接过话来,“其实,你们还是不太了解这儿的行情。在这城里面,西城的这一片儿,属于混乱的地。据说,那儿常年驻扎着一派流氓地痞之类的。平时,这一帮人不会做乱。可一旦乱起来,那就是容易有人命的地儿。在那儿住着的人,也得缴纳一定的保护费用。反正,在那儿,属于半混乱的城区片儿。所以名声,还有房价之类的,也不是太好。”
得,感情是这一原因呢。地痞流氓的地儿,还有收保护费用。难怪会做价低一些。
“大山,你能行吧?”
马大山笑着挺直了腰。“你男人都不行了,还有谁行。要说别的东西我可能不行。不过,这打架啥的,哥还真不怕。”
看他这么有自信,杨秋荷也点头。“那行,咱们明天就去讲价去。我寻思着吧,因为这些原因,估摸着五十两银,还真的能行的。”
到是朱佩安,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他纠结了一下后,还是提出自己的主张。
“其实,以现在这样的受灾年,买房,也相当于是赌注了。毕竟,现在买房,极有可能意味着,一旦这座城里面也有瘟疫传来,到时候,咱们这儿会怎么样,还末可知。这个时候,最实在的,还是要粮食这一类啊。”
杨秋荷肯定地点点头。
“不错,你这个顾虑是很对。在这时候买房置地,就相当于是赌博了。若是赢了,就相当于未来少奋斗几年。若是输了么……”
她坦然一笑。
“大不了,我们少享受几天,这又有何不可呢?”
大不了,少享受几天。
想想也是啊。
多奋斗和少勒紧裤腰带过几天,这两相一对比,其实,选择不是很明显的么。
朱佩安哈哈一笑,冲她竖了个拇指,“不错,你这说的太对了。与其享受十来天,不如,现在这样赌上一把。人啊,有时候还是得放开一下手脚才行。明天,咱们就去把它干了。”
灾难年,还要购房。
而且,还是在混乱地区购买。这种魄力,真没几个人敢做的。
第二天,杨秋荷和马大山,朱佩安一行人就往西城去。
几个小的,则和马小二小三一起照顾家里的几个小的。
马小二也有差不多十三岁了。
在这个年纪,略宽松的人家,都开始说亲事。
但是,现在这灾难年的,小二丫的订亲事儿,也就搁浅了。
平时,家里大小事务,小姑娘也不好出面。
在家里照看几位老人,到也合适的紧。
西城的那家人,还在收拾行李。
一看见马大山真带人来了,主人家到也热情的很。
只是,当杨秋荷说到,只给五十两银子的时候,那家人就不乐意了。
杨秋荷瞅着这一群人在收拾东西,好些家具什么的,也腾了出来。她心思微动,便话锋一转。
“东家啊,咱们这一群也是乡下来的人,实在是有几个病重的老人,还有一个孕妇姐姐即将临盆,这不是没法子才想着要购房么。十两银子,我们确实是够奋斗两年的了呀。还得天好。唉,乡下人家,穷呢,要不是典当了家里的祖传物件儿,哪敢想这购房的念头。”
这话,到也是半真半假的。
正文 第107章:淘到了宝贝
那东家姓贾,听的眉微微皱紧。“这个,你们能,我们也能啊。这么的吧,我这一堆的家具破烂衣服什么的,也不带走了,一并儿贱价处理给你们。六十两,是真不能再少了。我们到天和城,还有距离呢。这六十两,也没知道能不能够路费。”
看着这家里的一切家伙会,还有锅碗盆灶之类的,要说来,这一家子的东西还真添置的不少。若是把这一切都送下来,多十两银子,到也还值当的。
与马大山暗中递了个眼神,杨秋荷又饶了几件半旧的大小人的衣服鞋子之类的,这契约,也就订了。
当天下午,这一家人便收了银钱,跟着杨秋荷去办了契约后,便拉着车马离开。
杨秋荷一家子,则连夜收拾了东西,一起往西城的新家去。
三丫儿扶着肚子,挽着杨母进入二进院时,还有点不敢置信。
“这个,城里也算是有房了。而且,五十两就搞定了!”
其实,这房还是占便宜了的。
平时这样的五十两银子,压根儿买不了两进院子。要不是这儿地形特殊,还是灾难年,恐怕,一百两是少不了的。
两进的院子,后院还有一个水井,虽然因为天太旱,摇水也得摇半天才能摇上一点。可好歹来说,这儿也是有水的。
这城里的供水,到也还勉强跟的上。
至于家具,更是有现成的。
那家人因着投奔远亲,是以这些笨重的家俱一并给贱处理了。
衣柜,大床,小床的,一行人都不用再添置。
当天半夜,一行人收拾了好半天。
一直搞卫生,但精神头儿还是极好。
直到半夜,几个人搞累了,这才开始歇息。
虽然是两进。但是床也只有六张床。
因着人多,是以杨秋荷跟三丫儿一起睡的。
主要是怕三丫儿要生产,到时候没人照顾。
躺在床上的时候,三丫挺难为情地叹了声气。
“秋荷,若是没有你,我这一生,恐怕早就走到了尽头。”
哪怕是村里的好些人家,这一次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灾难年,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三丫,咱别说这些客套的话。现在咱们都难,只要心齐,肯定会度过的。这孩子出生,以后你就有的忙活的了呢。往后,再有合适的人家,给孩子找个爹,没必要把自己困的太死。
三丫儿本来挺羞涩的。
可她想着,自己这样一直赖在杨家,好象也不是个事儿。或许,到时候再嫁人,也是个选择吧。
“嗯,到时候再说吧……”
三丫儿略有些失落地轻应。
黑暗中,杨秋荷的眉微微拧了拧。其实,她真不是嫌弃三丫儿跟着她多了一二张嘴。而是真心觉得,遇到一个好的男人,其实,还是嫁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