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这一切,都随着大燕睿王的下葬而结束吧,我见到母妃后,告诉她,想必,她也会理解。”
与其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过一辈子,不如这样,同样是一辈子。
容珩望着他的兄长,他从没想过,容朔的心里是如此想的。
若他没有来这一遭,恐怕这一生,都没有机会,与容朔这样喝酒吃肉,畅饮开怀了。
那,是抱憾终身的事情。
次日。
昨天入城的谢昀,又见过各军将领,且跟顾澜确定了一万援兵具体之后,便带着一队黑甲护卫离开鄞州。
随行的队伍里,有受了伤的十七,还有一个木盒子,里面放着李元驹的头颅。
十七伤势未愈,不宜奔波太远,而周信海担心女儿,便求顾澜将十七送到南境另一座周家商贾中心的城池去。
不过可惜,十七暂时不能跟谢昀读书学习了,顾澜特意告诉了谢昀十七的女子身份,让他要照顾好自己的表妹。
李元驹的首级要不远万里送回京城给朝堂上的人看,他通敌卖国,残害同袍,要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
这种长途跋涉,一颗头颅肯定早就坏了臭了,顾澜才知道,原来这头颅是用盐巴腌好的,就是为了防止时间一长脑袋腐坏。
同时,谢昀的怀里,还有一封睿王的“绝笔信”,信中请命将容珩封王,亦写了苏家的罪证,这些,要由谢昀交给皇帝。
没有人注意到,保护着谢昀的队伍里,有一名相貌平平,身材高大的男人。
他走在行伍最后,背着一把长刀,身影被夕阳灿金色的余辉浸染,在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影子。
城墙上,顾澜和唐战目送着他们离去。
“走吧,该操练将士了,魏国的援兵,就要来了。”顾澜收回视线,淡淡地说。
唐战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个熟悉的背影而去。
许久,他才回过神,黝黑的俊脸露出这几日来的第一次笑容,白牙呲开:“是。”
他不会说任何事。
但他,为王爷感到高兴。
此刻的京城,距离顾小侯爷和容珩离京,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的时间。
一开始,老夫人震怒无比,随即是整个定远侯府大乱,周夫人和老夫人,一个派暗堂,一个让周家立即去沿途打点,防止顾澜出现什么危险。
后来,他们得知,跟顾小侯爷一起离开的,还有容珩。
容珩是容璟让其离京追苏子霄的,谁知道苏子霄根本没打算南上,第二天晚上,他就已经回京,说自己只是去牧城学了个烧鹅......
容璟震怒,也派人去追。
定远侯府知道这事瞒不住,老夫人带着诰命夫人的册封诏书和宝鉴亲自入宫面圣,将自己连夜写的顾承昭“亲笔信”呈上,说南境危机重重,顾澜此去是为了大燕,亦是顾侯爷早有察觉的计谋。
容璟心道,他要追得是容珩不是顾澜!谁管顾澜死活?他是不想让游龙归海,云鹤归天!
然而,他们所有的沿途追踪,都......没起什么作用。
因为顾小侯爷和容五公子,跑的比谁都快。
第二百四十七章 老将
经过这么久的时间,顾澜与容珩赶到南境,容朔重伤昏迷,顾澜成为主将的事情,终于陆陆续续传到了京城。
朝中众人还不知道睿王已经“死了”,只知道魏军没有攻打苍风港,而是攻打了鄞州。
且因为那一营突然出现的羌戎骑兵,王爷生死未卜,南境如今大乱,由顾小侯爷临危受命,顶替睿王的位置主持大局,成了边军主帅。
“启禀陛下,定远侯世子毕竟年少轻狂,经验不足,怎能让她做边军主帅?”
“陛下,当务之急该派遣御医去南境,为睿王治伤啊。”
“陛下,这魏君濯诡计多端,谁知道他是不是又要攻打苍风港,决不能让苍风港的将士回援鄞州。”
“臣以为顾小侯爷毕竟救了睿王,又阻拦了魏国大军,此为大功,应该大赏!”
“陛下,臣附议。”
“陛下,容五公子护国有功,与鄞州边军里应外合大破魏军,此等义举,颇有睿王之风!”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为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认为顾澜与容珩私自前往南境,是重罪当重罚,另一派则认为顾小侯爷和容珩都护国有功,应该赏赐才对。
容璟拧着眉头,看着满朝文武,狭长的桃花眼微微眯了起来。
礼部侍郎顾承业,兵部侍郎符飞尘、刑部尚书周兴......他竟不知,居然有这么多人,为容珩说话。
不过,容珩与顾澜救了睿王,还打退魏军,守住了苍风港和鄞州,的确破了魏军的奸计。
他开口道:“容珩和顾澜去南境,此为朕的决定,朕与定远侯都察觉到了魏军异动,便派这两个年轻人去救援睿王,此事勿需再议,当务之急,是顾澜的确年少,不足以服众,不该担任边军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