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湘满不在乎,只得意道:“金安城谁不知道弟弟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她现在抱我大腿还来不及呢!”
陶夫人摇摇头,正要再训女儿时,小厮高兴地跑来,说是少爷回来了。
妇人总算喜笑颜开,果然,黑夜里还能看见儿子匆匆走来的身影。
“可是饿了,快些来用饭。你再忙,也要记得……”
“母亲,我有事同你说。”陶安打断了陶夫人的话,他眼神凌厉,叫人看了害怕。
见陶湘在一旁,他也不管,只轰退众人,大厅里只留下母子二人。
看着儿子面若冰霜,陶夫人迷茫道:“这是怎么了,仪清要说什么?”
陶安深呼吸几次,尽力使自己放松下来,待觉得情绪终于平复了几分,他才正视母亲,道:“我只有一事要问母亲,还请你如实相告。”
“父亲可是在我小时为我订了一门亲事,女方父亲是历阳太守朱敏?”
陶夫人听了,嘴唇微微动着。
“仪清,你在说什么?娘亲不知!”
“既如此,还请母亲同我去祠堂,当着陶家列祖列宗的面说清楚。”
陶夫人一脸不敢置信,她究竟是犯了什么大错要被儿子逼着去祠堂。
见陶夫人久久不说话,陶安已知这事就是真的了。
只是既然有这份婚约在,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听家里人说过。
陶夫人知道隐瞒不下去了,儿子不知从哪里听到消息,现在这般来质问她,为人父母,她自问为这个儿子筹谋甚多,如今却不得他领情,只觉伤心。
“便是有这门亲事又如何,难道你真要娶她,你可知她是罪臣后人,娶了她,你今后的路子便断了!”
陶安苦笑,母亲不知历阳谋逆之罪其中的深浅,朱家之女既已赦免,便不会再受牵扯,且他在南地为官多年,对当年的历阳之事隐约知晓一二,他们没有背叛皇家,可是皇家却欠了他们,可母亲不知情啊!
不好!
皇家!
陶安不知想到了什么,冷汗从每个毛孔里冒了出来,宋章今日奇奇怪怪的话,若有若无的试探,这些事情,是谁让他做的?
他不敢再想,急急追问:“朱家女儿可是已经来了金安,现下人在哪里?”
陶夫人冷哼一声,面色也不好了,并不打算回答。
“你不说,我便以陶府名义,贴画纸去城里找人了。”
他这么一说,陶夫人也没办法,只恨恨道:“她已经被我送去东大牢了,你要找,就去那里找她吧!”
陶安听了,叹道:“母亲糊涂啊!”
第37章
收到两封新婚请帖时,秦筝一脸不可置信。
现下左右两只手正各拿着一封,她站在大厅,疑惑看着。
而后便是笑了一声,将信封打开后,朱朱说自己要成婚了,新郎还是陶家公子。
另一封是闵文送来的,她也要成婚了。
秦筝看看扫过一遍,像是有一口气闷在胸中,不得发泄,已许久未出现过的酸意涌上鼻尖,她将帖子重重拍在红木桌上,转身便离开了。
一架马车离开府门,疾驰而去。
绣娘们正在给闵文量着尺寸身长,郡主婚事定得急,她们也是赶着要把嫁衣做好。
得知秦筝就在府外找自己时,闵文睁开眼睛,只摆摆手,让绣娘离开,明日再来。
她又换了身衣裳,这才出门而去。
马车已经停在府外,才出去,就见秦筝背对着王府正门,一手抚在马车栏杆处,她低着头,不知再想些什么。等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女人一回头,却是满面阴沉。
闵文也只字未说,先跳上了马车,秦筝紧随其上。
二人无言。
待车停在长风楼下,闵文带秦筝去了二楼,小厮上来,笑问二人要点些什么酒菜,她只要了一瓶桃花酿,再看看秦筝,她摇摇头,让小厮离开。
桃花酿端了上来,闵文一手酒杯,一手酒壶,倒酒即饮,像个风流雅士。
她站在小窗前,下巴尖朝前面一点,示意秦筝朝那里看去。
二人正站在长风楼左边的小楼上,前面还有一小座下楼,两边有长廊相接。秦筝低头看去,前边小楼下正有男子宴饮,欢笑声响起,好不热闹。
闵文一酒饮尽,她靠着小窗,笑道:“你瞧,现下那划拳饮酒之人正是我未来的夫君,你看看,可觉得眼熟?”
秦筝低头看去,果然有一穿着紫稠长袍,带着玉冠的年轻人被周边的人闹着喝酒,他不知喝了多少,面颊两边像是涂了红胭脂一般,站起来时身子也是歪歪扭扭的,女人眯眼细细看去,疑惑道:“这不是上次郊游见到的那个和高赟在一起的吗?”
闵文笑道:“好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