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子上了,还压着一封信。
段玖言拆开信,信里写道:二位仙师宅心仁厚,是好人,只是我也是迫不得已,还望二位仙师见谅。
至于我给二位仙师所下之药,二位仙师放心,此药对身体并无伤害,三个时辰内停止服药,不小片刻药效便过了。
花月笔。
小姑娘的字迹清秀工整,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这封信。
后来宋闻棠和段玖言也有所耳闻。
据说,花月有个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母亲当年死在了海里,尸体都没打捞上来。
至于她的父亲,听说也是因为少年时落水落下的病。
但是关于花月和淼,没有几个人知道。
不过,想必以后,花月和那小水果淼也不会再回这个小村子了。
宋闻棠和段玖言离开时,许多村民站在村口送离他们。
“多谢宋仙师和段仙师。”
“恭送二位仙师。”
70.
离开了河桥村,走在林间小路上,段玖言问道:“师父,接下来你想去哪儿啊?”
“不是说陪你嘛,你看吧。”宋闻棠道。
“那咱们就去临安吧。”段玖言答道。
临安是一处依山傍水的地带,西湖断桥,美轮美奂。
71.
另一处,段枳落和罗北淮离开了竹寻山庄,段枳落能猜到段玖言的本性,却难猜到段玖言的想法,毕竟段枳落又不是段玖言肚子里的蛔虫。
段枳落找不到宋闻棠,也不想独自回北阙声起,小姑娘出了趟门玩儿野了心,唯一的瑕疵就是身边跟了个榆木脑袋。
小姑娘古灵精怪的,总想甩掉罗北淮,奈何罗北淮总是穷追不舍,最后,两人一逃一追的就到了沐旬城。
沐旬城已经算是偏远地区了,再走几个小城,过了玉门关,便是夜城,属于鬼煞之地。
段枳落甩不掉罗北淮,只好认命,在沐旬城找了家客栈住下了。
此时正是夏季,沐旬城气候干燥,但却依旧特别热闹。
沐旬城周边多山,因此,许多人在山上猎到野味便在城里买,有时要是有幸能给要去夜城的人卖上点,便算是赚大发了。
“枳姑娘,咱回竹寻山庄吧,这沐旬城不安全……”罗北淮苦口婆心的劝道。
段枳落权当没听见,开开心心的吃着自己的饭,实在被罗北淮说烦了就道:“你还吃不吃了?”
罗北淮也意识到自己说太多,立刻道:“吃,吃,枳姑娘,吃这个,这个好吃。”
段枳落正要嫌弃罗北淮又给自己夹蔬菜,客栈便进来两个女孩。
两个女孩狼狈不堪,一个约莫十五六岁,和段枳落差不多,一个好像就六七来岁。
店主以为两人是来要饭的,正欲赶两人走,忽然,手里便沉甸甸的多了一锭银子。
“给二位姑娘一间上好的房间。”段枳落道。
店主收了钱,态度立刻转变,赔上笑脸:“二位姑娘这边请。”
约莫十五六岁的姑娘搀扶着六七岁的小姑娘到段枳落面前道:“多谢姑娘。”
段枳落从小到大就撒泼耍赖,碉皮岛蛋,还从未被人谢过,一时有点受宠若惊,竟有了点和罗北淮相似的傻气。
“那个……不用……钱也不是我的……姑娘快上去吧。”
72.
几天后,宋闻棠和段玖言到了临安,两人找了间临近西湖的客栈住下。
客栈在一个好位置,离了客栈,就是西湖,遥遥望去,断桥就在西湖上架着,远处山林里是雷峰塔若隐若现。
两人修整了一日后,吃完早饭,段玖言精神抖擞:“师父,咱们去游西湖吧!”
少年的眼光扑棱扑棱的闪着,宋闻棠本就心软,纵容道:“好。”
湖边一个小船里,渔夫将斗笠盖在脸上,正呼呼大睡着。
段玖言踢了踢船身道:“来活了!”
渔夫动了动半晌,终于把盖在脸上的斗笠扒下来,皱纹不是很多的脸上,全然是不耐烦和我很困,眼睛都还没完全睁开。
“做啥嘞?还让不让人好好睡一觉?”渔夫说话带着浓重的当地的口音。
“小老儿别任性,今日我同我师父一起来游西湖。”段玖言一边说着,一边用脚踢了两下船身。
渔夫听着熟悉的吊儿郎当的声音,终于舍得把头抬起来,眯着眼看岸上的人。
“呦!是你小子诶!”渔夫惊讶道:“你还真把你师父带来喽!”
渔夫目光看向宋闻棠,打量着宋闻棠,问段玖言道:“这就是你挂在嘴边的师父?怪不得教出来你这么个小废物。”
“小老儿……”
段玖言还未说完,渔夫接着道:“这娃同你差不多大,就当你师父,可见也不是这娃的错。”
段玖言:“……”
73.
西湖的美景不是吹出来的,西湖之上,微风徐徐,再加上南方地区的湿热气候,实在是让人感觉难得的自在。
上了船后,宋闻棠才得知,原来这老渔夫姓李,常年在此处,每日就睡在那船上,有人来了赚几两,没人来了就悠闲自得,过的别有一番风味。
直到某天,老渔夫睡的好好的,一个少年郎不耐烦的踢他的船身,还踢了好几次,老渔夫把脸上的斗笠取下来,正准备破口大骂,那少年却道:“来活了,老渔夫不想赚钱?”
一句话把老渔夫问懵了,心道这小娃娃怕是奶还没断,但就因为想了这些其他,胸口那口怒气还没发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于是两人便不争不吵的上了船。
老头子一个人久了,不免唠叨,更何况段玖言也不是个安静的主,一来二去,两个人在西湖之上就吵吵嚷嚷的熟了起来。
当然,纵使老渔夫唠叨,也没比过正到少年的段玖言,从头到尾说完,老渔夫别的没记多清楚,就知道段玖言其名以及他师父……
只不过这都一年了,老渔夫也没见段玖言再来过,想着少年郎不免健忘,人老了,更何况也就游一趟西湖的感情,且还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什么的,久了都快忘了这个没大没小的家伙,结果今日这小娃娃真把自己挂在嘴边的师父带来了。
第 15 章
◎74.
今日天气瞧着好,谁知不过半个时辰,忽然下起了薄雨,江南多雨……◎
74.
今日天气瞧着好,谁知不过半个时辰,忽然下起了薄雨,江南多雨,这已是常见的事了,更何况,下起这样的薄雨时,赏西湖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但此时老渔夫却掉转了船头,段玖言疑惑:“李渔夫,这怎么就回去了?”
老渔夫抬头看了看天,道:“今日天不作美,不宜游湖。”
段玖言将先前那把在河桥村所用的伞拿出来,撑开,听了渔夫的话,问道:“此话怎讲?”
老渔夫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段玖言正欲再问,宋闻棠阻止,示意他看后面。
远远的,只见雨景中,断桥雾蒙蒙的在远处,架在西湖之上,不仅如此,断桥上,似乎还挂着红绸缎,像是在办喜事。
而再看周边,游湖的船只皆都掉了头,原路返回了。
75.
一段时间后,只见迎面来了一艘大船,船上的人都有佩剑,穿着统一的校服,应该是此处江湖门派里的人。
那艘船逆行朝断桥游去,这时,老渔夫叹了口气,道:“小娃娃,我本来以为你不会再来了,谁知你竟真来了,只是今年你没赶上好时候。”
两人听着,静待下文。
“每四年一闰,今年恰好是闰年,四年一至的临安大灾来喽!”渔夫感叹。
“大灾?临安地处繁华,怎会有大灾,更何况临安周边江湖门派众多,能有何灾祸?”段玖言问道。
“这就是你小娃娃知之甚少了,临安的确是繁华之地,但到了闰年时,断桥嫁男却是避无可避的。”
“嫁男?”
听过嫁女,却从未听过嫁男。
“是啊,在这临安藏着一只从那鬼世跑出来的鬼,每四年六或七月都要娶十二个男子,在这两个月中的某个十二天连着,一天娶一个,喏,就在那断桥上娶,不仅如此,那鬼娶男子的时候像我们这些没有自保能力的人都要离得远远的,不然会一起被带到那鬼的婚房内。
而刚刚那艘船正是这附近的一个门派,叫……什么庄,辛庄好像是,哎!反正也记不清了,每到四年后的这个时候这个门派来除鬼,结果哩,鬼没除成,他们门派倒是折损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