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了,向来都只有傅云墨看别人家热闹的份儿,哪有别人看他热闹的道理。
他很快就反击了。
秉持着先礼后兵的原则,他先找了几个蹦跶最欢的大臣深谈了一番,明确表示他心中只有皇后一人,况皇后如今已诞下皇嗣,实则没有纳妃的必要。
那几名大臣呢,瞧着向来说话办事不留情面的年轻皇帝居然会这般走心的和他们交谈,意识到他正在完成从叛逆太子到懂事皇帝的全新蜕变,于是不退反进,变的愈发变本加厉。
傅云墨一瞧,跟你们说人话是真听不懂啊,那就别客气了,于是接连颁布了几道圣旨。
全是赐婚的。
倘或说景文帝当年给人赐婚的时候还考虑一下朝局之类的,那傅云墨赐婚就妥妥的是为了泄私愤了。
诶,你不想把闺女送进宫来争宠嘛,我不光不让你如愿,我还得给你添堵。
傅云辞曾尝试着劝阻过,他说:“皇兄,那些女子何其无辜。”
傅云墨拿毛笔在他儿子脸上画乌龟,淡淡的“哦”了一声:“与我何干?”
无辜?
若说无辜,他家阿离没招谁没惹谁就要被人抢夫君难道就不无辜了吗?
他本为恶,顾不得许多。
若不一举镇住那些魑魅魍魉,往后这样的事情断少不了。
傅云辞虽觉得傅云墨这么做稍有不妥,但连他自己都不愿再娶别的女子,也想不出比这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言。
傅云竹向来看不惯傅云墨的种种行径,倒是这件事,觉得他顺眼了不少。
而朝臣见他缄默无声,只当他是恐被傅云墨乱点鸳鸯谱。
毕竟已有成王这个前车之鉴了。
之前安国公蹦着高要将自己的嫡孙女送进宫为妃,结果人刚出宫回府就接到了孙女的赐婚圣旨,听说老头一个没扛住直接晕过去了。
后来好不容易醒了,再一听说孙女要嫁给成王,“嘎”一下又晕了。
放眼满朝文武,肯把自家孩子嫁去成王府的,怕是没几个。
一来是那府上穷。
二来是成王的日子过的太不安稳了,今儿被罚了俸禄、明儿被贬去了外地,后儿被关进了宗人府。
这谁要是嫁了他,不就等于是在守活寡嘛。
如今独身的王爷并不多,朝臣琢磨着轮也该轮到睿王了。
不过一个从前一跳八丈高非得出家的王爷,那嫁过去也相当于守活寡啊。
这么一想,那些家里有女儿且正待发嫁的大臣连日来不是告病在家,就是上了朝连大气都不敢出。
其实不止是他们以为傅云墨要给傅云竹赐婚,便是傅云苏他们几个兄弟也是如此。
傅云苏还特意为了此事去见了傅云墨一面,结果意外得知他没这个打算。
傅云苏当时听完后一阵感动。
他心说,皇兄定然也是因为知道二哥对楠萧的情意,是以才不忍拆散他们。
唉,三哥果然是面冷心热啊。
这显然是傅云苏想多了。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是段音离让傅云墨不要给傅云竹赐婚的。
她得承认,傅云竹一直以来都待她不错,傅云墨偶尔欺负欺负他她也不会说什么,但唯有涉及到感情的事情,她不想自己和傅云墨插手。
傅云竹若有了心仪的女子想成亲,他们就送礼。
若他甘心这辈子就这样孤身一人,他们也成全。
但少了一个能够赐婚的对象啊,傅云墨会就此放过那些专盯着给他塞人的大臣吗?
答案自然是不会。
没了王爷,还有将军嘛。
远在北境之地的寇戎啊、傅云澜身边的副将和参军啊……总之没娶媳妇的通通给安排上。
傅云澜向来看重身边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因此见傅云墨主动帮他们解决终身大事,一开始是很开心的。
后来得知朝中有些大臣嫌弃他们是大老粗,这傅云澜就不乐意了,直接带着人杀上门去把聘礼一放,哪个还敢给抬出来不成!
都得客客气气的把聘礼收下,好声好气的哄着,赶紧择了日子完婚。
几桩婚事之后,再没有人嚷嚷着陛下该纳妃了。
*
乾宁一年,皇长子被册立为了皇太子。
年方五岁,入主东宫。
*
这一日,小太子结束课业蹦蹦跶跶的准备出宫。
一众宫人赶紧跟上。
负责伺候的小太监是鄂清当年收的小徒弟,他小心翼翼的问这位小主子:“殿下,您这是要去哪儿啊?外面还下着雨呢。”
“去睿王叔府上。”
“哦,是去找您二大爷啊。”
话落,小太监被傅湛横了一眼。
收回目光,傅湛边走边说:“皇爷爷寿辰降至,我不知送他什么好,前日推牌九时无意间听睿王叔说起他给皇爷爷准备了一个玉雕的小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