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供盐一个供锦缎,也就这么太平无事。
其实也是鸾国不敢有移动,前段时间云国也有过兵动,可鸾国就是在边疆观望。
那个时候恐怕也想趁乱捞上一把,但是不能有太大的把握,也就稍稍的骚乱了一把,结果指一个少年的将军直接震慑了他们。
大鸾朝堂也怕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硬生生不给边关的将士柴米油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兵家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粮草未先行,后边儿也不供给,自然而然是熬不了几个月。
为此杨华还和代国主闹了个不欢。
现在苏妤提出了解决民生的问题,有人质疑,也有人支持。爱
朱修问,“国主,这件事情可以实施,但不知道可耗费财力?”
鸾国没有打过盐的经验,但有买盐的经验,可以说常年吃盐价格不菲,尤其是全国性的购买。
所以对盐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那就是贵。
朱修这么一问,吏部的一个侍郎就站了出来,拱手抱拳的说道:“国主,如果要是耗费财力,那可得计算好了,五年打不出就得十年,还是算算怎么着更合乎道理。”
苏妤冷眼挑了这人一眼,“这位大人可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吏部侍郎被问得脸色发红,这么个道理他岂会不懂。
“那到底要耗费多少国力财力,国主您的计算好了。”
有些朝臣明白这位是铁公鸡一位,就是不明白这位把着财源给谁,如今新国主这他也不放手,好像上位者是个小偷一般。
苏妤还没有伸出揽财的大手,又或许现在她瞧不上这点财力,毕竟自己就是一个善财的童子,十分的有能力赚钱。
“商业冒,你好歹也是个商人出身,别这么目光短浅。”不知道怎么的,石格觉得苏妤的这个想法很好,解决了盐的问题很大程度之上,可以说不受制于人。
石相爷看了自家的小侄子,自从国主来了之后他十分的活跃,暗地里打听着国主的各项喜好。
虽然做的十分的隐秘,但是作为长辈他在哥哥的口里还是听说了,他的这位侄子有些动心了。
商业冒看着石格,“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要不你问问石相爷,是不是国库空虚。”
“国库空虚就想办法富强民国,也不能看到好的机遇停滞不前。”石格很认真的说着。
“众位大人倒是有生财之道。”商业冒看着大家,“不过谁来捐献了?”
以前金玉奴在,可谓是给朝臣不少好的待遇,大月城最好的商铺都是朝臣们的家族在经营着,所以一道有了什么事情就会让朝臣们捐献银两。
这话一说出便有人讨厌的看着他,明显觉得这位是在给所有人挖坑。可即使是挖坑他们也不准备跳,毕竟现在的局势他们也看不懂,岂能随意的把宝押给别人。
“今年秋天便可以征收地税,人头税,侍郎大人何必着急呢?”
一个也是铁公鸡一般的官员说道。
苏妤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常常静静的听着,每一个人说了什么,他心里都清楚的很。
“春耕还没开始呢,就指望秋收了?”商业冒冷笑,“既然诸位大人不想出,那么百姓也没有,这事可不好办了。”
他说话听着好像是顾全百姓,实际上是难为着某些人。
“诸位不必推来推去,孤倒是觉得收山河之税才能达到真正的国富民强,以不枯竭之大自然的馈赠,也不至于苦了百姓。”
苏妤这话一说出来,他们仿佛听着天方夜谭一般,总觉得这位国主年纪轻轻的有些轻狂。
第972章 走神
一个个是拭目以待的瞧着,看笑话的心还没得结束呢,就听有大胆的朝臣说,“这要取自然之宝藏如同上天有梯子,没有这上天的梯可怎么行?”
这看似是一句问话,实际上有着轻蔑与取笑之心,毕竟这上天的梯子谁也搭不起,明显是在嘲笑苏妤,话大了。
而且这话也不好接,朱修看着上座的女子,不知道是不是夸大其词还是真有这本事?
不过本事他没见到的时候倒是看到了睿智的怼人本事,差一点把他说笑了。
“都说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这位爱卿既然能想到这个问题,必然也想清了解决的办法。”
还沾沾自喜的人听到了这句话,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是啊,刘大人,有何高见,不妨说说。”朱修问他。
在云端坠入云泥是何种感觉?这个时候这位刘大人恐怕感觉得更加贴切。
“朱大人玩笑了,刘大人这不是不知道才问国主的吗?”路宽这个时候站出来解围,自然也是有往昔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