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或许有的吧。”
男人到底是了解男人的,既然能够在外面养一个,再养一个两个的也不成问题,“没听我妈说过。”
不过他妈那性子,一件事能瞒着他们二十多年,不提倒也正常。
毕竟与她而言,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真要是找上门来,怎么办?”
周建明到底是在国外待过将近两年,还真没少在报纸新闻上看到争夺遗产的消息。
这偌大的阮家老宅,虽然就只剩下一个宅院,地皮也不值什么钱,但要是沾惹上争家产的亲戚,也挺麻烦。
“见招拆招呗。”阮文笑了笑,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模样。
实际上她也没啥主意,只能兵来将挡。
但阮文没想到,这兵来的有点快,而且还挺多。
她跟周建明溜达着出去在街上买了些东西回来,就看到阮家门口一堆人。
有街坊邻居看热闹的,也有……来寻亲的亲戚。
“我说你这年轻人,我好歹也姓阮,你挡在这里不让我进是什么意思?别跟我说你是老爷子留在外面的野种,他都死了三十多年了。”
阮文瞧着说话的那中年男人,眼底露出几分不悦,旁边的周建明苦笑了下,虽说出身由不得人选择,可要是他妈听到这话怕不是得掉眼泪。
谢蓟生瞧着人,并没有吭声。
老元说有些棘手的事,说的就是这群人吧。
阮老的确是大仁大义,但也小节有损,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
他作为晚辈也不好说逝者的是非,但这里……
“他不是谁,阮怀宁的女婿而已,国家认证的。”阮文从人群中挤出来,她站在谢蓟生身边,“你说你姓阮,谁能证明?”
口口声声说什么野种,哪来的一群封建余毒老杂碎。
“我的几位叔叔都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下,倒不知道你是哪位诈尸出来蹦跶吓唬人。”她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中年男人,“说说看呗。”
第161章 161宁静致远
其实对于阮家这边的亲戚,阮文并没有什么兴趣。
阮家成分比较复杂,虽说上面早就定性为民族资产阶级,红色资本家,但一些东西传着传着就会变了意思。
资本家这三个字,在某段时日里足够让人避之不及。
至于姻亲的许家,还有她父亲许怀宁的外祖父佟家,阮文也没什么兴趣。
她本来就是一个淡漠的人,即便是阮姑姑小表哥和小谢同志竭力用亲情、爱情来感化她,可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
相处或者情感上的共鸣会让阮文把一些人划进她的小圈子里,截止到目前而言,其他和阮家有关的人还没有人进入阮文的圈子中。
尤其是当这个中年人张口野种闭口阮家人时,阮文更没什么好脸色。
阮文的态度很是不好,不过那中年人倒是没生气,反倒是笑了起来,“这就是阮文啊,长得可真像你爸。”他说着就开始抹眼泪,“幸好你爸妈当初在国外留学,不然的话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们还好吧?”
“挺好的,早些年就去跟爷爷团聚了,怎么您不知道?”
阮文虽然还不清楚这人的来历,但她断定他来路不正,了不起是阮老爷子的私生子。
若真是阮家老宅幸存的人,这边政府不可能不管不问,当年那是什么情况。
杭州城解放前夕阮家惨被灭门,倘若真有幸存的阮家子弟,不管是哪边政党都不看能不照看,何况阮家的政治身份是定了性的,我党更不可能坐视不理。
瞧着这人,一身衣服穿的别别扭扭,显然日子并不好过。
阮文当初为了写《茱莉亚小姐》,没事就在那里观察人群,察言观色虽然比不上身边这让侦察兵,但也不算太差。
她这一句质问让中年男人一下子蹲坐在地上,“大哥他走了?怎么可能,他什么时候没的?”
瞧着这人要抓阮文的裤腿,谢蓟生眼疾手快把阮文往后一拽,护在了自己身后。
“不知道您到底是哪位,当年的确有人逃过一劫幸免于难,不过市里和省里的档案都有记载,阮老的儿女尽数遇难。”
谢蓟生对阮家的事知之甚详,当初他去西北那边跟在许若华身边学习时,就听许若华提到过阮家的事。
灭门惨案当然瞒不住,只是许怀宁当时身负使命,归国后从北京直接前往西北,不曾前去杭州。
不过他后来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陪伴着许若华走完生命最后时刻的谢蓟生,也知道了这些事情。
这是阮家的事,阮文没开口前,谢蓟生需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些人拦住而已。
谢蓟生的发问让那人脸上有些不太好看,“这都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哪能记那么清楚,当时我偷偷出去玩,所以这才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