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信你的鬼话!”朱棣大袖一甩将手边甜白瓷茶杯扫落在地,滚烫的茶水溅了我一身。“以为仗着太孙宠你,朕就不会杀你么!”
天子的威压铺天盖地,我硬着头皮继续道:“民女来时便自知犯上,犯上是死罪,尽管民女是不得已之举,陛下要杀民女,民女也认了。但民女绝不欺君,以死相求,个中利害,还望陛下三思。就如之前有人暗害陛下、图谋不轨,幸而神佛保佑,陛下解毒及时;若稍有差池,请陛下细想,太孙在北平,离了陛下,他可还有立足之地?”
“绕来绕去,不惜犯死,终于说到戏肉了。”朱棣道。
“陛下圣明。”我跪拜磕头。
殿内久久一片沉默。
“孙丫头,你有心。”朱棣开口道:“但你未免太小瞧了朕。”
具体哪里“小瞧”他没有说。
我不敢抬头,仍保持着跪拜的姿势,暗暗揣摩他是何意。
“来人,传旨给纪纲,赐那贱人一个痛快。其余宫人不必审了,该杀的杀,该放的放。他这些日子办案辛苦,再赏他黄金百两。”
说罢,他看着我,迟迟无言。
我屏住呼吸,静静等他发落。
“孙丫头,朕若杀你,朕祖孙离心。朕若留你,朕的儿子又会多心。你说,朕该如何处置你?”
竟将皮球踢回给我。
“求陛下以,民女失礼于陛下、失礼于汉王,赐罪。”
“妥当。今日起,在太孙房里禁足一个月,好生反省悔过。”
“民女谢陛下不杀之恩。陛下如天之仁,如日之明。”
“朕先前没有看错,你行事比太子妃更像皇后。若换成太子妃,不会为炽儿做到这一步。”朱棣忽然叹了这么一句。
“太子妃侍奉陛下和皇后娘娘,一片纯孝,绝不会犯上。且比民女聪慧稳重十倍,不会像民女般自作聪明,妄度圣意,用些蠢法子。”
朱棣未予置评,倚在龙榻上,闭着眼睛:“你去罢。朕累了。”
第47章 树欲静
回去,一只脚刚踏进殿门,被黑蛋在门口一把拉进怀里紧紧地抱住,又哭又笑,在我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喃喃道“你回来了”“你回来了”,仿佛要将我揉进骨骼里。
想必皇帝的处置他已经知道了。
我一时间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哽在喉中,除了一句“我回来了”什么都说不出口,也随他又是落泪,又是笑。
明明只是去见一个平日里见过无数次的人,却仿佛劫后余生。
两人挽手去床边坐下,见他桌上搁着佩剑。
不由得流泪笑叹:“真若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也得好好活着替我报仇,怎么能轻生。”
黑蛋只顾着高兴,连连说着:“你回来了,这下用不着了。”说着将剑收了。
两个人平复了心情,我便将殿内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虽然皇后的案子、权妃的案子、这次吕婕妤的案子,恐怕几十年间再也查不出真相,但好在陛下看样子不会再追究东宫了。”
黑蛋摇摇头,凝望着我说道:“现在只要你还活着,别的都不重要了。别的,我可以等。”
我轻轻握上他的手:“咱们一块儿,好好地活着。”
这次的黑蛋,比永乐十年刚知道周新被抓时的那个黑蛋坚强许多。
没有因寒心而颓唐,甚至不需要我再千方百计巧言安慰。
那句“只要你还活着,别的都不重要”固然令我感动,更令我心折的,是那句“我可以等”。
很多案子,疑点丛生,却被定了案。
很多冤案,民意汹汹,却不得平反。
这些案子都会被时光埋进沙子里,被遗忘,被消失。
人的记忆有限,世间的正义也有限。在一个扭曲的不正常的时代里,正义因稀缺而珍贵,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去享有,太多人等不到正义就死了,太多人死了也得不到正义。
我从现代而来,在现代、在古代,都一样悲观。
朱瞻基也悲观,但他却不能放任自己悲观。他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他要承担更多。
他有责任将这个社会塑造得更加正常。
世间人都可以悲观,甚至厌世,唯独他必须乐观,必须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正义。
如果他都不再相信,那大明才是真的完了。
而他,知道他的天命所在,知道他的肩膀所要承担的东西,没有逃避。
这样的他,在我眼里,闪闪发光。
我希望有朝一日他会成功,会践行他治国的理想,给百姓、百官更多正义,哪怕只有他在位的短暂几年。
那么他的天命和负担,也将成为他的荣耀。
我期待着这那一天的到来。
黑蛋眼里泪花还没消,见我一直望他,笑着问:“你就这么喜欢我吗?看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