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间时空小屋(170)

芩谷从肖芳家离开,又顺便去拜访了二嫂三嫂家。

芩谷带了一些从集镇上买回来的糕点和饴糖,算是还了之前的礼。

两位嫂嫂看到芩谷现在气色红润,也没有之前的卑微,很是感慨。

——默默无闻地操持家务,为家庭付出,待得男人光芒四射时,仍旧是在阴影中最卑微的那一个。

现在总算好了,总算从那卑微的阴影里走出来了。

看来老四家的总算是熬出头了啊,错,现在人家已经和离出去了,怎么算是老四家的呢。

芩谷客气地跟她们寒暄两句,然后顺便说了说这年景不怎么好,或许接下来都会出现持续干旱的情况,要准备蓄水之类的问题。

反正自己的心意到了,对方上不上心,采不采纳是别人的事情。

芩谷径直从原来委托者的家门前走过,那郑林氏就站在街沿上,拄着拐杖,佝偻着被,眼巴巴地看着芩谷。

“毓秀,毓秀你回来了啊……”从一个泪眼花花的老人口中,低声下气喊出这样的话,好可怜的样子。

芩谷视线轻飘飘地从她身上扫过……自作孽不可活!

芩谷从郑家出来,回到钟家已经到晚上了。

钟母就说起今天县里来了收粮官的事情。

钟母只说了一个大概,但是芩谷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现在钟家在村里算不得大户,也不算起眼,为什么首先拿他们开刀?

关键是这次收粮比以前多那么多,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也少那那些家国的大帽子扣着,要是农民真的连口粮都不够,就会变成流民,甚至成为匪寇……到时候……

想到这里,芩谷突然间感觉到一股寒意直窜……

难怪自己现在已经脱离郑家,重新帮委托者获得自由。

也让孩子变得开朗并且能够说话了,却一直没有感应到任务有完成的迹象。

莫非,还有这一场大劫在等着?

思及此,芩谷吃了饭便立马到大伯家。

大伯现在也愁的不得了,正在跟家人商量怎么办。可是官兵要征粮征人,他们小老百姓又能怎样啊?

大家正一筹莫展之际,芩谷到了。

看到芩谷,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是突然间有了主心骨一样,纷纷看着她。

芩谷听明白了原委,她思考有两个方面。

一是,那些人首先拿钟家开刀,就是因为侯家在背后整的幺蛾子。

芩谷没想到自己之前还有些忌讳,没有直接弄死他们,现在一点风吹草动就拿钟家开刀。

看来是留之不得了!

二是,催粮官这里也有问题……因为这次收粮份额实在太大了。

之前就出现层层盘剥的现象,上面的政策可能只是收两三成,但是到农民这里就会收五成甚至六成。

中间多出来的就会被一层层地盘剥。

现在竟然达到了八成!

这些人恐怕对数字有什么误解,只知道五成六成八成,却不知道这对于农民而言意味着什么。

五成的话就意味着收入粮食一半,就算是每户人家耕种的土地很多,但是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很贫瘠,靠天吃饭。

丰年的话,剩下五成勉强温饱。

遇上年份不好,基本上就需要半饥半饱几个月。

现在他们张口就是八成……真是病的不轻!

今年粮食本来减产,八成就相当于是全部粮食了,农民还要不要活?!没有农民谁来给他们种植粮食?

芩谷了解了情况后,当即就展开行动。

自己这一身武术和医术可不就是这个时候来用的嘛。

把自己拾掇一番,先是直接奔往集镇上。

这集镇是附近二十几个村子的集镇,每五天赶一次集,但是因为和很多地方都连通,是交通枢纽之地,所以相对而言还是很热闹的。

镇上酒肆茶馆窑子,应有尽有。

那收粮官便住在镇上的客栈里……不过芩谷到客栈踅摸一圈,没找到人。

最后眼睛咕噜一转……笑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既然这些人本来就是阴奉阳违之辈,又留下三天时间,可不就是想用这三天在这里好好寻欢作乐一通的嘛。

住宿的话又怎么可能住冷冷清清的客栈里呢,当然是在窑子里享乐啊。

果真,芩谷一去就抓个正着。

芩谷用药迷晕了两个巡房的,找到收粮官所在的房间,里面果真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调笑娇喘声。

一个声音传来:“大为,你说……这次我们一下子收那么多粮食,能收的上来吗?”

另一个接着:“是啊,听说今年天气欠奉,还减产了,我怕真把那些泥巴脚杆惹急了,还是很麻烦的。”

一个有些粗嘎的声音道:“切,惹急了又怎样?泥腿子就是泥腿子,难道还能翻上天不成?上面给我们的任务是六成,要是只收六成的话,我们喝西北风去啊?还拿什么去孝敬?”

第一个说话的:“可是……丰水县那边好像……”

第二个:“是啊,听说丰水县那边出现了民变,最后好不容易才压下来的。要是这里……我们肯定会被推出去当挡箭牌的。”

领头的收粮官啐了一口痰,骂道:“m了个巴子,我们在外面拼命,那些人整天就知道纸上谈兵,实际上他们做的那些勾当……哼,要是敢把我们推出去当挡箭牌,劳资就把那些人的事情给掀出来,大不了同归于尽!”

几个女的连忙劝酒劝菜,接着又是一阵娇喘调笑的声音。

第226章 平稳过度

芩谷听了半天墙脚,原来这里面果真是有猫腻的。

听对方话语中,貌似这猫腻大有来头。

于是传念小Z:“你能推衍出这些人上头究竟有哪些人吗?”顺藤摸瓜才能连根拔除。

小Z过了一会才回应:“……有些乱……”

芩谷:“怎么说?”

小Z:“现在各地势力纷争,各自为政,所以很乱。”

芩谷道:“不是说现在有外族入侵,大战将至,更应该齐心协力御敌,怎么搞成了各地武装分裂混战了?”

搞什么搞哦,难道是嫌自己国家太过强大了,怕外族一下子攻不下来,所以先自己把自己搞乱?!

小Z:“……”

芩谷意念一动,碾碎一颗药丸,然后悄然离去。

芩谷回家后,让大家该干嘛干嘛。

天下打乱将至,粮食才是根本,绝不能人祸再加上天灾,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人们在惶惶中度过三天,三天后,收粮官并没有前来。

听说三人身体抱恙,回城里去了。

芩谷借口卖药,暗中跟着这些人去了一趟县城。

这次芩谷没有带上爱国,因为是跟踪,还要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这样的血腥就不适宜让孩子看见了。

名面上还是县府在主持县里的事物,实际上已经有几股势力插手,想从这片土地上分一点好处。

除了两股军阀之外,竟然还有一支地方的武装力量。

不管是军阀还是地方武装力量,集结起来的大多是流民匪寇之类。

没想到这些人竟也想在乱世之中称王称霸,建立“功业”?!

怕不是对“功业”有什么误解吧。

收粮官说的八成,多出的两成是他们想放进自己腰包,因为他们暗中还跟另外一股势力有联系……

对方许了好处,只要能给他们弄去粮食,就给他们很多钱。

芩谷先是想着,这乱世中若是有一股足够强大的势力主宰全局的话,那么自然就能终结乱石了。

凭借她的手段,最多两三年应该能拉起一股势力来。

但是这个念头只在她脑海中过了一遍就被否定了。

——拉起势力的同时,何尝不是为本来就乱的世界再添一份乱?

更何况,势力就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

自己到哪里去招那么多的人?是找社会上的流民混混,还是从农民中征兵?

前者的话,自己岂不是跟这些人一样,成为混混头子了?

若是从农民中征兵的话,现在本来生产力低下,因为天灾人祸不断,人口还在减少,把健壮的农民都拉走了,谁来种粮食?

最为关键的是,想要在无数势力中最后胜出,就需要通过打仗。

那个时候死伤的可不就是几百几千,而是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生灵涂炭。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无功无过,一场战争便让他们的生命,家庭,所有一切摧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