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你。”
从厨房走出来的保姆笑着道:“陶总和麦冬小姐的关系可真好,都不像其他姑侄那么拘束,说话的感觉就像朋友一样自然。”
青梨一愣,如果不是保姆的话,她还不曾意识到小家伙都没叫过她姑姑,一直都是直呼其名。
关键是...她居然还没觉得有哪儿怪。
想到这儿,青梨的眼神变得有些古怪,她眯了眯眼,偏着头凝视着麦冬,不理解的问:“为什么不叫我姑姑。”
麦冬垂眸捏着手指,表情没有了最初的拘谨,声音软软糯糯的,像在撒娇。
“我觉得叫青梨好听,我喜欢。”
“那你叫声姑姑让我听听,收了个便宜侄女儿,总不能白收吧。”青梨双手抱臂,挑眉看她,语气揶揄。
她倒不是在乎称呼的问题,只是想逗逗小家伙而已。
她喜欢在小家伙脸上看到不一样的情绪,而不是寡淡的沉默。
麦冬猛地抬头,心里对青梨的话竟是出乎意料的排斥。
“不要。”她瘪嘴拒绝。
心里突然有些委屈,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委屈什么。
就是不想叫青梨姑姑,不喜欢青梨老是把她当小孩子逗弄,甚至不想再做青梨的侄女。
可是...可是她们之间除了这层关系,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
这些心思来得突然,麦冬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汹涌,不敢让青梨看出分毫,怕青梨追问,她忙借口说上楼写作业了,匆匆离开,连早餐都没吃。
目送麦冬走进卧室,青梨摸了摸下巴,低低笑了一声。
无所谓,青梨这个称呼也不错,她的名字本就好听,小家伙叫着更动听。
在麦冬的照料和监督下,青梨的饮食规律总算走上了正轨,只要有她在,青梨一点儿酒都沾不到,就算是去了公司回来,小家伙还要仔仔细细的闻一遍,一旦闻到酒味,就默不吭声,红着眼圈看着她。
琥珀色的眸子漾着水雾,可怜巴巴,含着控诉注视着她。
这谁受得住啊?
青梨当场缴械投降。
没办法,自己宠着的小家伙,只能受着。
麦冬学校放长假,她一直呆在家里,也不出去,青梨怕她一个人在家会闷坏,就带她去了公司。
从楼下大厅一直到办公室,麦冬收到了无数员工的注目礼。
可不惊奇,这还是他们陶总头一次带人到公司来,还是这么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麦冬在公司也很乖,青梨去开会时,她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不乱走也不乱摸,老老实实在桌子上写着作业。
那乖巧劲儿看得金秘书心都酥了。
作为青梨的心腹,她自然知道这小姑娘是陶总的侄女,只是没想到陶总这么看重她,还把人带到了公司。
“温小姐,要不要吃点水果。”金秘书微笑着询问。
麦冬摇摇头,头都没抬,专心致志的做题。
见她这样,金秘书也不打扰了。
过了一会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青梨开完会走了进来,许是部门经理汇报的情况很不理想,她冷着脸,带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金秘书很清楚,陶总心情差,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上去触霉头。
然而下一秒,她就看见麦冬起身,“蹬蹬蹬”的跑到陶总面前,仰着小脸,一脸欣喜:“你回来啦。”
金秘书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铁定完了。
谁不知道陶总心情不好的时候,最讨厌别人在她面前唧唧歪歪。
小姑娘可怜见的,都不知道会遭遇什么,还笑得这么开心。
金秘书低着头,都不敢看小姑娘的惨样,她在心里默默为麦冬点了一排蜡。
别怪我,我尽力了。
可她等来等去,也没等到陶总发怒。
金秘书诧异的抬头看去,向来冷漠寡情的陶总,摸了摸麦冬的头,原先冷凝的眉眼也渐渐柔和下来。
便连声音也温和得多。
“在公司无聊吗?我这里很快就完了,等会儿我带你去逛逛。”
“嗯!”
金秘书:目瞪口呆jpg.
不...这肯定不是陶总!
一定是她出现了幻觉!
作者有话要说:痛经好难受哇哇哇,呜呜呜呜哭
明天见!
第64章 我是小姑家的(13)
麦冬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幸福,不需要所谓的父母兄妹,只要有青梨在她身边,就已经足够了。
待在陶家的这段日子里,她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心情好了,身体上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当初那个在温家瘦弱可欺,沉默寡言的女孩儿不知不觉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青梨算是亲眼目睹麦冬的身量在一天天拔高,十六岁的少女,如今竟只比她矮半个脑袋了。
不过,她倒不怎么意外,小家伙作息规律,早晚都要喝一大杯牛奶,还刻意让保姆多做些对身高有利的食物,每天都保证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就这样,如果还不长高,小家伙只怕要气死了。
“小家伙是长高了些。”青梨拍了拍麦冬的头,笑得眉眼弯弯。
麦冬皱着鼻子,很不满青梨对待她的态度像小孩子一样。
她努了努嘴,一脸严肃的看着青梨,义正辞严:“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别总把我当小孩子看。”
青梨乐了,半点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纵容似的轻轻刮了下麦冬的鼻子,眉眼含笑:“未成年的小丫头,还想在我面前装成熟呢。”
微凉的手指触及肌肤,带起一阵酥麻。麦冬下意识的侧了侧脸,抿着唇不说话,耳根悄悄泛起红晕。
很奇怪,从前的她很喜欢凑近青梨,亲近青梨,可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对于青梨的靠近,她会下意识的逃避,不愿与她做过多的肢体接触。
但是逃避过后,又会很懊悔,心里甚至渴望再碰碰青梨。
麦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想不出个所以然,麦冬心里就很烦躁,尤其是和青梨见面后,这种烦躁就愈发猛烈,像烈火一般,烧得她抓心挠肺。
为了压下这股子躁意,麦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
她脑袋聪明,又勤奋,所有老师都喜欢她,小灶不知道开了多少次。麦冬也争气,次次考试都稳居第一,且甩第二名的分数一次比一次多。
在头一两次的震惊后,同学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在见识到如此逆天的成绩后,他们自动的将麦冬划分到怪才一类。
成绩顶顶好的是天才,像麦冬这样,成绩好,脾气却怪,那就是怪才了。
许是意识到自己与麦冬之间差距过大,最初因为少女怪异的性格而生出的嫌隙也慢慢散去。
毕竟人家是天才,思维自然和他们不一样。
想通了这一点,同学们对麦冬的态度也变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冷漠,甚至有女生主动向麦冬打招呼,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会叫她一起。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趋强避弱。
当从前那个被他们瞧不起的人,在某个领域彻底的打败他们时,且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时,他们也会为之折服。
被青梨时常带去公司,甚至连谈合作也会领着她,麦冬到底也懂得了许多人际关系,虽然她不在意这些,也不需要朋友,但青梨有时候老用担忧的眼神望她。
像是担心她封闭在自己的世界,融入不了社会。
麦冬不想让青梨因为这点小事烦心,更不想她因为自己而烦心。
所以,她愿意为了青梨去改变,去尽量接纳他人,尽力融入别的交际圈。
改变第三天,麦冬和班上一个较为内向的女生交往得比较融洽,她甚至还会试着去邀请女生一起吃饭。
这天,麦冬照常邀请女生去吃饭,却意外的被拒绝了。
“麦冬,不好意思哦,今天我有约啦。”女生抱歉的笑笑,眼里闪过几分歉疚。
麦冬点点头,表示理解,邀请吃饭只是日常改变的项目之一,不管成功与否,只要照例完成就好。
没有女生一起,麦冬一个人吃完饭就回教室了。
过了一会儿,女生也回来了,满脸雀跃,眼睛亮亮的,任谁都看得出她的兴奋。
“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麦冬有些疑惑,不过是去吃了一顿饭,怎么就开心成这样了,像中了奖似的。
女生抿嘴笑笑,见班上没多少人,麦冬又不是大嘴巴的人,她难得敞开了话匣子,坐在麦冬身边,又是害羞又是高兴的说:“麦冬你不知道,今天约我吃饭的是我暗恋了好久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