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幻)我懂了,你就是个莲花王子](124)

“我可以先向我所居住的城市的领导者述说您神奇的事迹,凭借您的魔法的话,一定可以让他心服口服。为您献上您想要的所有东西。”

他知道亚恒要说出拒绝的话,因为在之前对于他的求救,青年也是不为所动地拒绝的。他记得青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展露出来的每一次神奇力量,却忘记了对方告诉过他这并不是他熟知的魔法体系,一心往自己的所思所想上依靠。

魔法使们不缺少钱财、也不缺少别人的招揽,只要能够使用魔法,无一不是城邦的座上宾。没有一个领导者会觉得自己招揽的宾客过多。更别说现在每年出生的新生婴儿,或许是基数减少的关系,拥有明显天赋的新人类似乎正在减少。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字数就会减少为零。

“您一定能获得无上的荣誉,只要您能够给我、不,给我们外边的同胞们给予一个可行性的答案,我就会非常感谢您了。我会到处传唱您的事迹,就像是百年前在各大公国间流浪的吟游诗人一般,您的事迹必定会流传至千古,被人类所赞颂。”

“如果这还不够,您不想花费时间的话,也可以将方法告诉我们。只要用方法我们就会很感谢您了。”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直觉,就像是孩子在第一次见到父母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亲近,远远地、只要看到一个人影就能认出来这是自己的双亲般奇幻的直觉。

亚恒就是认为面前的这个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这个世界的现状。这是因为他是魔法使吗?不,城邦里也有被人赞颂,开创建立这个城市的大魔法师,他却从来没有觉得他能够改变世界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亚恒不知道,但他就是这么相信着,如此地执着、如此地孤注一掷,像是被野兽追赶时的纵身一跃。

他低下头,用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最卑微、最虔诚的姿态向青年请求着。

“请救救我们。”

作者有话要说:

想补一个设定,结果回过头去翻自己前面写的东西。被尬到头皮发麻。

这本想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或许之前就不该往言情方面写。

我一直是用pc码字的,pc给我的手感比较好,但是我也知道手机看的比较多。和朋友码字的时候突然提起了这个问题,自己好像之前也没有意识到。不知道我的分段阅读体验还好吗?

第110章 终局(三十)

最终,青年答应了亚恒的请求。

他或许是个受不了别人情感的人,亚恒这么猜测着,先前拒绝了自己的求救,却在最后改变主意或许也是因为自己的一番自我剖析。

但是青年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告诉亚恒改变这个世界的方法,他只是像一本书、一本记载了世界上所有秘密和知识的、无所不能的书籍般回答他的问题。如果问题过于模糊,就会被原封不动地抛回来,就像是自己在于镜子对话一般。

“要怎么改变这个世界呢?”

——“你想要怎么改变世界?”

他让亚恒自己思考。

“……首先,我不希望再有人被舍弃。削减上层人士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将资源都尽可能地分散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或许凭借现在劳作的人提供的资源产粮,不能供养所有的人。但是,那是在城邦建立之前的事情。现在经过几十年的进步,关于将魔法应用在农业生产的经验已经逐渐成熟。”

“将所有人都容纳到城市中去,虽然代表着资源的消耗会增加,但同时也代表着可以劳作的人的数量也会增加。并且魔法使的力量现在是完全富余的,如果在城外中的人也有一部分有使用魔法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劳作的产粮能够承受所有人的消耗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没有尝试过的话,我也不能够说一定有把握的大话。可是不试一下的话,不光是在外受苦的同胞,我们整个人类的种群都会陷入无法进步,故步自封迎来灭族的结局也说不定。”

“那么,首先,我需要收集资料。来验证劳作人口,魔法使的数量能够稳定供应人口的比例。如果现在的生产效率是富余的话,我就尝试向城主进言;如果还是不够的话,那么就由我来继续想办法。”

“无论是改进现有的魔法体系,还是生产与魔法的现有用法,我一定要找出新的办法。”少年人再一次看着自己的手掌,这双手因为自己的探险逐渐变得粗糙,不如同龄人一般细腻白皙。经历、时光的纹路被清晰地印刻在他的手中。

片刻后,仿佛想要握住彼此的未来般,他紧紧地、紧紧地握成了拳,感受到指甲刺入掌心的钝痛感。

“为此,我想要学习魔法知识。还请您能够教导我一二,即使不想要亲自教导我,如果能推荐书籍也可以,我会自己努力去寻找的。”

亚恒所生活的城邦内并不是没有赫赫有名的大魔法使,相反,他所生活的城市是排的上名号的大城市。城中聚集的大魔法使的数量非常多,有名的也非常多。

然而,魔法使的传承在如今是非常隐秘的一件事,通常作为导师和学生的制度来开展教导、学习。想要进入有名的老师门下,天赋、钱财、名望,需要的太多太多。

他没有时间再犹豫、也没有时间可以再花费在这些事情上,更何况,面前的青年展露的魔法甚至更甚于自己所知道的任何一位大魔法使一筹。所以,像是飞蛾扑火般地,想要在青年的门下学习。

“还请您教教我。”

说出这话的时候,其实他的心里并没有非常沉重,也没有不知答案的忐忑不安,只有平静。

这是为什么呢?

亚恒不知道,或许是他自己不愿意去想,或许是他自己的心也在欺骗自己、也或许是他真的不知道罢了。答案随着时间的长河永远被埋藏在记忆的深处。

“……好。”在片刻的安静后,青年答应了。

在亚恒的十五岁,在太阳终日笼罩在人们头顶上方、月亮沉睡在枯枝、星星隐去轨迹的第六十年,在月亮的光辉充斥在幽幽走道的这一刻,命运的轨迹再一次交汇。

这个世界的人们常常将过去寄托于月亮,将现在寄托于太阳,将未来寄托于星星。命运的轨迹就如同星星运行的轨道,所以才会诞生了占星学派的魔术体系。

在用肉眼看不见星星的现在,这个体系的魔法已经因为没有用处,逐渐走向了没落。

星星总是和月亮一起出现在漆黑的夜空,可人们不知道实际上在白天,星星也依旧闪耀着光芒。它们的光因为没有太阳那么耀眼,所以会被阳光所掩盖。但即使光芒被掩盖,也不能停下它们的轨迹。

在不经意擦肩而过的一秒,在漫不经心于人群中投来的一瞥,在此刻的一次呼吸,一次眨眼,少年的命运就在此时此刻发生了转动。

青年遵守了他的约定。

他开始阅览自己所能看见的所以魔法师的历史,查阅每一条命运的轨迹线,磕磕绊绊地、生涩地开始教导少年各种关于魔法的知识。

到了这个时候,失去了死亡的好处就在此刻体现了出来,少年不用担心自己的寿命长短,时间还剩余多少,只需要将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魔法地研究中去好了。

第一年,他跟着书籍学习了基础地魔法知识。从未踏进过地领域在他地面前展开。

青年仍然没有告诉亚恒他地名字,于是亚恒就只能称呼他为老师。

第二年,因为逐渐在魔法领域崭露头角,亚恒在这座城池的主人、魔法使地领域中开始有了一些小小地名气。

他逐渐习惯了如何与青年相处,并且相信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然而,即便如此,青年也依然没有任何告诉他名讳的迹象。

第三年,依靠着小小的名气,亚恒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出入宝贵的田地。为农田施展增产、保护的魔术,开始收集各种数据,寻找着目前能够平衡的比例。

可是青年依旧是原来那副样子,他觉得有些失落。

第四年,亚恒在经过了众多的尝试之后,找到了一个科学的比例。他查找了城池中的人口统计,在发现能够多容纳一些人之后欣喜不已。

他向城主提交了商议的申请,可到了见面那日,满怀着期待的他还没有说完话被驳回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