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苏沁看看他,确定他还在。
从她的这个角度望去,赵文深身上被光紧紧照着,显的很柔和。
阳光落在他的身上,黑衫泛着洁白耀目的光泽,他那张五官端正的面孔上,泛着英武的神色,还有那一贯沉静的眼睛,正望来,眼底透着灿烂的笑意。
两人就这样看着对方,心里的话就这样通过眼神,一点点的诉说着。
“爹。”
只听一声呼喊,便见一个小肉团跑过来,快步向这边跑过来。
赵文深蹲下身子,和那小人抱了个满怀。
“我好想爹爹,爹爹怎么都不回来看我,小桃天天想着爹爹,生怕爹爹不回来了。”小丫头说着,就委屈的哭了起来。
她真的想爹爹,每天都想。
吃着肉包子的时候,她也想。喝着菌子汤的时候,她也想。
她想着爹爹最喜欢吃娘做的东西了,可惜爹爹去了京城,吃不到了。
现在好了,爹爹回来了,爹爹就不会饿着了。
“别哭。”赵文深伸手,替小桃擦干眼泪,可那眼泪越流越多。
“爹爹这次回来,以后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里陪着你们。”
赵文深说着,看向苏沁,他这次回来,以后再也不离开家了。
以前他错过了太多,可今后,他不想错过每一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真的?”小丫头瘪着小嘴,再次问着。
爹爹是大人,她是小孩,爹爹的腿长在爹爹身上,万一爹爹又走了该怎么办?
记得小时候她常常被嘲笑,说成没爹,那时她反驳着,因为在她的世界里,爹爹像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可现在,爹爹要是再不回来了,她该怎么办?
爹爹对她这么好,她已经习惯了有爹爹的日子。
赵文深把小桃抱起来,看着她那通红的眼睛,心里发酸。“放心,爹爹以后哪也不去。”
小丫头紧紧的搂住他的脖颈,软软的小脸趴在他的肩上。
这还是他第一次,这样安慰这个孩子。
“进屋说。”苏沁拍拍小丫头的背,这丫头,心思细腻,许是没有安全感的缘故。
想着以前的事,也难怪这孩子会这样。
赵文深牵着马,身边紧紧的跟着小桃。
苏沁跟着两人的影子下行走,踏着地上浅浅的浮土,心里异常踏实。
第155章 家宴
晨光浅浅,一切都这么让人舒心。
自那赵文深回来后,就真的哪也没去,小桃也不用每日提心吊胆的守着了。
因为她爹爹,真的一直都在家里。
苏沁计划着用家里的银子重盖一座房子。
最近几天都在拉盖房子用的东西,这座茅草屋住着也有感情了,就没拆。
这盖房子的事她和赵文深都不太懂,反正这年头有银钱就好办事。
新盖的房子挨着茅草屋,这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
赵文深回来后,就在村子里教书。
说起这学堂,还多亏了当地的父母官,说要兴修学堂,重视教育。
现在,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学堂,这小远也不用在去镇上求学了。
这会儿,苏沁做好了饭,就见小远和赵文深一起回来了。
村里的学堂有两个教书先生,赵文深空闲了就往家赶。
这个点,苏沁已经做好了饭菜。
小桃在院子里玩着,看见小远,急急的跑过去,“今天可要说话算话!”
小远看看小桃,在她耳边说着悄悄话。
小丫头高兴的都快蹦起来了。
吃饭的时候,苏沁才想着今个许翠玉过来,说了给赵老太太过寿的事。
自从赵文峰去世后,这许翠玉就更加卖力的赚银钱。
小牛的病最近也好了些,听许翠玉说是找了一个偏方。
赵文峰愣了愣,给赵老太太过寿那还是多年前的事了。
他这个娘,对他说不上好,可总归把他养到这么大。
苏沁吃着饭,想着那天给老太太送什么。
记得去年的时候,她身上的银钱拮据,只买了些吃食给老太太。
现在,她有不少银钱,这些银钱够她花三辈子了。
随能想象一个村妇如此富有?苏沁不敢露富,生怕招人记恨。
她现在刚盖了房子,这就让不少人眼红的许久。
村子里的人大多是猎户,一辈子打点猎,种点地,这一个房子更是住了几代人,即便是裂了,用泥巴稍微补补还能将就着住。
这盖了新房,就要宴请村民。
苏沁也不吝啬这点钱,房子一完工就宴请了村民,好菜好肉的伺候着。
这才少了说闲话的。
老太太的生辰,很快就到了。
一大早的,苏沁就起床给两个孩子穿上了得体的衣服。
这给赵老太太过寿,也算是一件大事,这赵家就只剩下这一个老人,现在就使劲孝敬着。
这个朝代对孝格外推崇,但凡有谁家不孝敬老人,可是要吃官司的。
苏沁念着这赵老太太是赵文深的亲娘,也恭敬了些。
这会儿,牛车上带着她做的腊肉,酸菜以及刚买的糕点。
这东西准备的多,去了也就不愁看吴敏儿的脸色。
这会儿,刚进院子,吴敏儿就过来帮她们拎东西。
当眼睛看见那腊肉时,眼都移不开了。
这种腌制的腊肉在这里卖的贵,吴敏儿买的时候都心疼。
这会儿,看见这么多的腊肉,心里直直的开心。
回头又帮着许翠玉拿东西,这许翠玉今个也大方的,拎着寿桃以及一些熟食。
吴敏儿客气的说着:“怎么这么破费,还带这些东西?”
她今个也算是有口福了。
许翠玉看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能不带些好吃的么?你做的那些东西,我可没胃口。”
现在带了东西,说话的底气也足了。
记得以前她拎着家里种的菜来给老太太过寿的时候,这吴敏儿的口气可不是这样的。
她不喜欢吴敏儿,这人总是一套一套的。
天生长着一张好脸蛋,可看着却让人喜欢不上来。
吴敏儿这会儿也不理许翠玉,拿着东西走了。
一家子吃着饭菜,说说话。
这老太太眼泪婆娑,吃着吃着就想着她那不争气的二儿子。
那毕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这想着想,就泣不成声了。
吴敏儿坐在她身边,安慰了好一会儿,这老太太才收了眼泪。
许翠玉坐在一旁,安静的吃着菜,眼泪直直的憋着。
“翠玉啊,你若是想再嫁,就再嫁吧,这三个孩子我来养着。”
这二儿媳妇还年轻,怎能替她那不争气的儿子守一辈子寡。
她以前吃的苦,不想再让后人吃了。
这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往后的日子该有多难。
许翠玉眼眶红红的,看着老太太,“我不再嫁,这辈子守着我那三个孩子就成了。”
她以后一个人,也能好好的把孩子们养大。
吴敏儿这时插了一句话,“要是以后你反悔了,可别让娘帮你养这三个孩子。”
这老太太答应的干脆,可若许翠玉真的改嫁,这三个孩子不就要让她和老大管了么。
这老太太,只顾着说说,没想着现在她还是要让人养着。
老太太放下碗筷,看着大儿媳妇,严肃道:“你再多说什么就回你娘家去,这里是赵家!”
吴敏儿又急又恼,刚想说什么,就闭了嘴。
她现在哪还有什么娘家,娘家弟弟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成天想着发财,这三天两头的就上门借钱。
那个娘家,回去了,还不惹的一身腥。
老太太说着,就夹了块儿肉放进许翠玉碗里。“好孩子,有什么事跟娘说。”
她以前没少糊涂,可现在老了,看事情越发清明。
许翠玉感激的说着:“谢谢娘。”
老太太就是守寡多年,对许翠玉也多了怜惜,看着许翠玉,就想起许多往事。
她那夫君,是个短命的,一场病就要去了他的命。
她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吃了不少苦,年轻的时候没少做过荒唐的。
现在不光看着许翠玉觉得愧疚,看着三儿一家,都愧疚。
这生三儿的时候难产,差点没了命,她就记恨上了这个孩子。
从小就没给过这孩子什么好脸色,唯一一次,还是听说这苏家姑娘要嫁给她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