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
韫和暗暗咬唇,伸手探到腰间,有些尴尬,翻遍了身上,只摸出一样东西。
看韫和脱下了身上值钱的银饰,刘池持剑指向老乞婆,皱眉道:“夫人,茶钱由属下来付。”
“老人家说过了,要我来付这碗茶的钱。”韫和还是取下首饰,“你把剑收起来,我有事要请教她。”
“女郎果然是个聪明人。”老乞婆赞赏地多看了韫和几眼,拿着竹杖指点,“你一个人过来,其余人退避五丈。”
韫和迟疑了一瞬,应了老乞婆的要求,在她的坚持下刘池等人只得退在五丈之外。
茶倌接过首饰,打来茶汤,老乞婆牛饮一番,一碗下肚后,满足地砸砸嘴巴,冲韫和一笑。
韫和惊骇地看见,老乞婆空空的没有眼珠的左眼,仿佛是被利器剜去。究竟开罪了何等阴狠毒辣的人才会遭受如此凶残的报复。
韫和只觉牙齿打颤,喉咙涌动着恶心感,她眼神躲闪,不敢再看那张枯败的脸,以及脸上那只恐怖的瞎眼,“老人家可否告知了。”
老乞婆蘸了见底的一点茶水,在案上写下一个“枭”,“掳走你的人就在这里。”
韫和脸色瞬变,这算什么,逗她玩吗?在宫中她就已经猜到是飞枭营,她想知道的是史家已被赦免,飞枭营为何还要暗中挟持她。
觉得自己受了骗,韫和愤懑至极,站起来就要走。
老乞婆却不急不慌,拢着破破烂烂的袖子道:“就没有人问女郎要过一样东西吗?”
“或者告诉你,东西不要落入任何人的手里。”
前所未有的恐惧顷刻间拢上韫和的心头,她讶然地张着嘴,又惶恐不安地怕周围人听去,整张脸都僵硬地绷着。
是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南熏殿的那位很隐秘地提到过,但她当时只顾脱身,并没有在意。
“他们怀疑我有这样东西?”所以把她掳出宫,要盘问她,追查这件东西的下落。
“不错,这件东西关乎史家存亡,若是叫他们证实,史家再无翻身之日。”
韫和愣住,“你知道那东西是什么?”
“我知道。”
老乞婆无声冷笑,并不继续回答这个问题,她从破烂的袖袋掏出一支细窄的竹片,“告诉你这句话的人,你把这支竹简交给她。”
老乞婆犹疑了一下,忽然饱含伤感地叹息道:“如果她来不及看,你就做主烧掉吧。”
韫和将竹简翻来覆去看了一阵,无非是一根写了几个字的普通竹简,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把竹简收进袖子,老乞婆已经拄着竹杖走到她的马前。
韫和疾步上来,就见老乞婆人抬起竹杖戳着甲莘的肩膀,“看着不聪明,但傻人有傻福。”
甲莘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憨厚地摸了摸脑袋。
竹杖再次“啪嗒啪嗒”响起,韫和目送她佝偻蹒跚的背影,轻轻握住袖子里面的东西。
她还是没有回答她的疑问,皇后口中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眼下似乎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韫和一肚子疑虑,忖度着老乞婆人的神秘古怪回到府第。
红蕖满眼通红地在等在门前,她一夜没有合眼,永晋和十公子拿着长公主的凭信找遍了渤京,就在大家绝望的时候,有个人登门告知,娘子已经脱险。
看见韫和,红蕖眼泪刷刷地落下来,“你把我们吓死了。”
“长公主呢?”韫和问。
“公主昨夜小恙,十公子已经府上去了。”
红蕖抹着红红的眼睛,又道:“元娘她们来了。”
…
天朗气清,赵矜一大早就约了几位闺中密友作樗蒲戏。
因她一向不喜有人在会友时搅扰,婢女仆妇都自觉到廊下伺候。
每到这个时候,屋里一片打闹笑语,廊下也是私语一片。那些仆妇婢女闲散,热闹地凑在一块,缝着衣裳,绣着花,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赵矜结识的友人。
什么今日约的几个女郎面生,一定很受娘子青睐,还有谁谁谁好长时间不见踪影,一定是娘子与之交恶了。
赵矜出身簪缨之族,又不像寻常官宦家的女子,整日呆在闺阁,弹弹琴,下下棋,混到及笄待嫁,和一个素昧谋面的陌生男人成婚,管他老少妍媸,生个傍身的儿子,浑浑噩噩的一生就过去了。
她不想困在高墙里,守着抬眼就能望到边际的天。她喜欢交游,又不是长情的人,所以她结识的那些闺友犹如走马灯换了一拨又一拨,赵府的仆从往往还没记住这一个的模样便又换了另一副面孔。
真交好的不是没有,韶家的韶如梦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好几日都没见到她人了,难道说两个人也翻脸了。
“那不可能,我看韶娘子温婉豁达,不像是和娘子闹别扭的人。”一个婢女直接否定了这种不符实际的猜测。
另一个知道内情的年轻婢女掩着嘴轻笑,呐呐道:“她还怎么来呀,她们韶家要和皇家做翁婿了,以后可就是皇亲国戚。”
仆妇腾出手来打她,“诏书都没下,你哪里听的这些谣言。”
小婢女险险地避开了,“什么谣言,城里都传开了,皇后要给太子聘良娣,宫使都带着珍宝锦缎去过韶家了。”
她说得信誓旦旦,仆妇也不得不信了,“韶家门槛不低呐,女儿给太子做妾,他们肯吗?”
小婢女把眼角挑得老高,“皇家要娶,他们不肯能行吗?”
“难怪没来了。”仆妇摇摇头,生出几分怜悯,“我看韶娘子也怪可怜。”
众所周知,后族杜家式微,皇后眼看也没多少光景,废黜太子不过是迟早的事。
小婢女不乐意了,“可怜什么?她日日往娘子这跑,看似殷勤,还不都是因为家公。早年家公驻静县,韶家和家公就一墙之隔,她日日往家公郡斋跑,说什么送吃的,到底图的什么,当谁不知道似的。”
她就是看不惯韶如梦那副故作痴情的样子,显得家公多绝情一样,“她当自己还姓史呢。”
这句话拖得变了音,刚刚落下,在前庭侍奉的婢女曳着裙裳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站在廊子下和她们传道:“家公的人回来了,给娘子带了信,这会等着见她。”
那可是女郎最崇敬最喜欢的五叔呢。小婢女不敢怠慢,丢下手里的活计跑去屋里传话。
第21章
一听刘池来了,赵矜急急忙忙穿好鞋袜,撇下一众好友,整襟到了中庭。
刘池等在那里,形色匆忙,手里捏着一个竹筒。
“什么书信?是不是五叔要回了?”
赵矜迫不及待地拿过竹筒,满心欢喜地拆开,嘴里嗔怪道:“上回擅作主张夹带了如梦的亲笔信,五叔生了我好长时间的气。你说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像女人一样小气。”
刘池静默地候在一旁,目睹她阅完帛书后愣在那里,雪色的脸慢慢变了色。
三言两语,眼睛一瞄就能看完,赵矜愣是看了好几遍。
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咬着下唇,快要哭出来。
她把事情办砸了,她把如梦毁了。
“五叔还有没有别的话?”她声音发颤。
刘池把赵君湲的原话重复一遍,赵矜彻底哭出来,“我知道怎么做了,我这就去韶家。”
赵矜乘着安车,拿着赵君湲的亲笔信去见韶如梦。
韶府的婢女把她引到妇人住的兰室,在一间起居室见到了待嫁中的密友。
韶如梦病怏怏地坐在铜镜前,穿着一件极素净的袍服,她的脸对着光,几近透明的憔悴,但眼下的泪痣又是出奇的耀眼妩媚。
“娘子就这样坐着,一整天了。”她房里的婢女道。
赵矜看见几个婢女正把她的首饰、珍玩、笔墨一件件收起来。
韶如梦勉强挤出一丝笑,“带走的何止是嫁妆,你曾存在过的痕迹都会随着出嫁那天被一一抹去。”
赵矜内疚不已,“如梦,忘了五叔吧。”
韶如梦摇头,泪水滚落下来。
其实她没必要这样,天下那么多男人,何必单恋一个不可能的人。
她还年轻,完全可以重新开始,一旦开始了新的感情,那时候再回头来看,也不过如此。
但她好像很难开始了。
铜镜前放着一只减妆,赵矜捋开卷曲的帛书小心地压在上面,按了按她瘦弱的肩,无声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