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尘颔首便离去,丝毫未拖沓。
他一转身,方才再如何也下不去的嘴角瞬时便没了笑意。整个人没入暗处,眸色也深沉下来。
他回到自己的屋子,打开角落的衣匣。
而这边终于坐下来的宋熙瑶很快变得口干舌燥,将所有的谣言都有条有理地打倒,亦吩咐好他们应对更多流言的法子,打发他们各自走了,才端起碧鹃端来的茶,接连啜上好几口。
却见看门的小厮又跑回来,气都未喘匀,便道:“老板,外面,外面来了些人,说要见您。”
宋熙瑶忙起身戴好幕篱。
待宋熙瑶刚至大门侧,来者便自小厮安顿的椅子上站起来,朝宋熙瑶行礼:“三姑娘,老夫人吩咐奴等喊您回府。”
“今日不才午时么?”
宋老夫人的贴身侍女颂菊摇摇头:“老夫人吩咐了,要尽快将三姑娘带回去才行。”
宋熙瑶朝她走近几步,低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竟要姐姐亲自来?”
“奴只晓得老夫人正愠着。”
宋熙瑶见颂菊脸色不同寻常,想是祖母对她罕见地发了的怒,再也不多问什么,立即坐上车回去。
刚回自己的院子,宋熙瑶便急匆匆地更衣梳妆,换下朴素的头饰,挑件祖母最喜爱她穿的四破三涧裙,披上喜鹊苏绣褙子,抱着汤婆子出了门。
踏上一条鹅卵石小径,两旁尽是漫香的桂花,再远处的银杏已换作金黄,落得满地,逐渐光秃的枝桠遮掩不住其后珐琅连绵的庑殿顶。
绕过湖边杨柳中的小亭,宋熙瑶往西边的梨落院走去。院子雕梁画栋,繁复而不俗。一进门,袅袅琴声随着缭绕烟雾朝她悠悠而来,一旁的画眉应景地鸣唱。宋四娘与五娘跪坐一侧,除了起身与宋熙瑶行礼外,并无任何动作。
“你来了?”绛紫的烟罗后,抚琴之人将手缓缓按住琴弦,略微苍老的声音比平日里沉下去不少。
宋老夫人这一回,连她的乳名都不提。
宋熙瑶忧心地行礼毕,双手交叠在身前,往前走上几步:“祖母叫阿筠来,可是有什么吩咐的?”
宋老夫人待宋熙瑶提着心等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你听她们讲,上街听见什么了?”
宋熙瑶心里一紧,已然摸出发生了何事。
原是四娘与五娘恰巧今日去兰芷挑胭脂,临走时遇见自烟青坊回的姑娘,听得几句乐坊老板与乐人的传言。她们自然是晓得烟青坊老板为何人的,故不禁大为吃惊,一路说到回府,正好撞上散心的宋老夫人。
“这都是假的,祖母。我与那乐人,真的没有这等事。而且,他们传的是烟青坊老板,可不是宋家三娘。”
“假的便能心安了么?你以为你烟青坊老板的身份能瞒一辈子么?”宋老夫人的声音忽然升高,吓得一旁的四娘五娘往后一缩,宋熙瑶的身子亦僵直了些。
“没……没有。”
“这消息,若传得广了,有谁在意真假么?哪怕是假的,也会说你宋熙瑶,宋家三娘不检点。那时候,你以为你能独善其身?”
整个屋子极静,下了大雪似的。
宋熙瑶低着头,细声道:“祖母说得是。阿筠不该只想着自己。阿筠立即改。祖母若要罚,阿筠便受着。”
“把那男乐人赶走。”
宋熙瑶惊得立即抬头:“祖母?!”
“你不赶走他,是想留下来继续败坏你名声么?”
“不是的祖母!您还不知道,他来之后,烟青坊赚了好多钱呢!”
“你宋家姑娘缺那些钱?!”宋老夫人的声音愈加严厉。
宋熙瑶一怔,试探着道:“宋府不缺,可,离嫣郡主缺。”
“你现在敢拿郡主的身份来压你祖母了,是吧?”宋老夫人的声音忽地冷下来,缥缈至极,叫人有些不寒而栗。
作为先帝最为宠爱的公主之女,宋熙瑶还未出生,便被先帝封了郡主。此等荣耀,从未有过先例。
“祖母!”宋熙瑶跪身而拜,“祖母乃一品诰命夫人,对阿筠亦有没齿难忘的养育之恩,阿筠万万没有此等大逆不道之念!阿筠只是想,尽力实现母亲的遗愿而已!”
宋老夫人终是不忍责骂这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女:“你实现遗愿的法子这么多,非要用男乐人么?”
宋熙瑶伏在地上,沉吟片刻:“阿筠愚钝且急功近利,只能想到什么新点子,便用上去。阿筠怕,日后便没机会了。”
“怎么没机会了?”
“阿筠时常说不嫁人,可阿筠还是明白祖母的心思。宋家不比寻常人家,姑娘不嫁人,全府上下便会蒙羞,更莫说,我要如何拖累后面快到年纪的四妹五妹了。”宋熙瑶缓缓起身,“阿筠也明白,世上哪儿来十全的男儿?若阿筠的夫家不似祖母宽容,礼数严苛,不许阿筠经营烟青坊,岂不是只得负了阿筠母亲的期盼了?”
“我看,就是我平日宽容过头了。”宋老夫人的语气温和了些,“你们先回去吧,今日玩得够久了。”
四娘五娘行了礼,与宋熙瑶对视一眼后,匆匆离去。
“你不赶走他,还有什么法子,能叫流言销声匿迹?”
宋熙瑶埋下头,手不自觉地摸上耳垂要掐。
“手!”
宋熙瑶一激灵,连忙放下来。
“给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去掐你的耳朵?不让你戴耳坠,是拿给你掐的么?”
宋熙瑶见祖母脸色好了些,贫道:“可我这聪明痣,也没见让我聪明呀?”
“不聪明还能想到招男乐人入乐坊?”
一提到男乐人,宋熙瑶的笑容又消失下去:“祖母,不赶他走好不好?我若出尔反尔,以后谁会信我?”
“我替你赶走他便是。颂——”
“哎!祖母使不得使不得!这等小事,怎能劳烦您!阿筠……阿筠马上想法子,马上想。”
“人言流传之快,你难道不晓得?颂菊,去——”
“祖母!”
“叫几个人,去烟青坊把那个男乐人送出蓬京。”
“祖母不要!”宋熙瑶站起身,拦在颂菊面前,“颂菊姐姐,不要去!求求你别去!”
“青鹂碧鹃,三姑娘乏了,送她回屋好生歇息三日。”
宋熙瑶见颂菊拦不住,只好跑过去再次跪下:“祖母!求您了!他真的不能赶走!”
宋老夫人瞥见她的泪眼,转过头去,以免心软:“他在你眼里已如此重要,那更得赶了。”
“祖母!”
“而且,不能送出蓬京,”宋老夫人道,“而是打出蓬京。”
☆、第十二章
“祖母!”宋熙瑶喊得嗓子撕裂地疼,“祖母!那日,那日说的相看!”
宋老夫人叫住颂菊,待宋熙瑶讲下去。
宋熙瑶一咬牙:“前些日子,伯母来烟青坊告诉我,王家邀阿筠前去相看。那时阿筠一口回绝了,想来是为宋家惹了麻烦。当时恰巧约的今日……若我去了,那些流言便能不攻自破。”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而且说不定,祖母便不再用担心阿筠的婚事了。”
讲此话,可真是叫宋熙瑶打了好一个冷战。
宋老夫人沉吟片刻:“颂菊,去安排吧——阿筠,你可是说了,甘愿受罚的。”
宋熙瑶再次伏在地上:“只要祖母罚的是阿筠个人,阿筠什么都能受!”
“今日不罚你。过一会儿还要见王公子呢。”宋老夫人在另一个侍女的搀扶下站起来,往里屋走去,“回来之后,自去祠堂向祖宗认错吧。”
宋熙瑶微微一惊——她从未被祖母如此严肃地罚过。不再多想,她便立即谢过祖母。
“养养嗓子吧,莫哑着去见人家。”宋老夫人即将进到里屋,才转过头来,眼里带着丝担忧,“那王放……哎,你小心应付着吧。”
宋熙瑶目送着宋老夫人进屋,缓缓开口,轻声道:“阿筠一定小心。”
上回推脱的理由很平常,说是宋熙瑶早就被安排与宋老夫人进山礼佛,不便前来。这一回,宋老夫人便用自己身体抱恙这般不吉利的话,要宋熙瑶大伯写了帖叫人送去。
然而王太傅的面子不是说拂便能拂的。这一回的相看,便没有什么好由头了,也不在王家府邸相看。王家草草回复说,邀宋熙瑶去闻香楼小酌一杯。
“这也挺好,省得进他们那乌烟瘴气的府。”宋熙瑶试着衣裳,语气颇为轻快,“反正,指责王家无礼的会比笑话我的多。宋家虽说不如他们府前那般门庭若市,再如何也是百年不倒的望族,也还是能与他们那些新贵分庭抗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