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番外(266)

这线路是他所有预备线路里最长的,却最是出人意料,也最是安全。

“此法虽好,却有一处大不足。”商议时,蔡瑜提出异议,道,“这一路上,又是乘海船又是长途车马劳顿,圣上体弱,只怕他受不得如此颠簸。”

萧寰道:“此事,孤有办法,太医不必担忧。”

见他这么说,众人无异议,分头准备。

为防万一,所有人都重新在外貌上做了改变。

所谓的改变,其实仍是贴贴假须假眉,虞嫣亲自动手,所有人的面容在她的技术下都几乎又变了一个样。

“女史究竟有多少本事?”刘兴看着镜子,啧啧称赞,“又会装哭又会易容,天底下可还有难得倒女史的事?”

听得他的吹捧,虞嫣笑了笑,很是得意。

为了将易容更彻底一下,她还把蒯头领脸上的胡子剃了个干净。

出乎她意料,蒯头领那张平日隐没在胡子下的脸,竟颇是清俊,就算不贴假须,也已然是判若两人。

“这你就不知道了,”滕蕙道,“别看蒯头领一副中年长相,他其实是这些镖师之中最年轻的,今年也就二十五六。”

虞嫣愣了愣,道:“可萧寰说先帝驾崩那边,他就已经在禁军中比武得了第一。”

“那有什么稀奇。”滕蕙道,“蒯头领当年乃是有名的少年得志,禁军中无人不服,不然刘兴他们怎愿意跟着他出来?”

虞嫣了然。

为了方便夜里行动,所有人都穿上了一身黑衣。没多久,一行人已经收拾完毕,整装待发。

荀笙和仍然昏迷不醒的袁襄也被塞到了马车里,一并带走。

蒯头领正将马鞍上的革带系稳,忽然,发现赵茹走了过来。

“今日之事,妾还未道谢。”赵茹的脸上有些怯色,道,“多谢蒯头领。”

说罢,她款款一礼。

蒯头领愣了愣,忙还礼:“此乃在下本分,女君不必道谢。”

赵茹看着他,又道:“听闻蒯头领要送虞女史姊妹回广陵国去?”

蒯头领答道:“正是。”

赵茹踌躇片刻,从侍婢手中拿过一个布袋来,递给他:“这袋中,有些糕饼吃食,可路上充饥,还请蒯头领莫弃。”

蒯头领又是一愣。

只见赵茹望着他,脸上的羞色愈加浓重,拿着布袋的手僵在二人之间,局促得很。

蒯头领随即接过来,向赵茹谢一声。

见他收下,赵茹似乎如释重负,也不多言,又是一礼,转身离开。

看着她的背影,蒯头领转回头来,正要将那布袋挂到马鞍上,忽而见刘兴等人都瞥着他,目光贼兮兮的,意味深长。

“女君与夫人果真要留下?”临走前,萧寰向赵氏姊妹二人问道。

赵茹和赵玫相视一眼,皆颔首。

“妾姊妹家人都在京中,不忍远去。”赵茹道。

萧寰道:“如此,二位保重。”

说罢,他转身而去。

望着那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田庄外,赵玫仍觉得心中有些忐忑。

“阿茹,”她问道,“果真不会有事么?”

赵茹望着前方,目光闪闪。

“只要他们安然离开,便不会有事。”她轻声答道。

*

马匹的视力在夜里比人眼好使,一众人没有点火把,走在路上,仍旧顺畅。

蒯头领等镖师对京畿的各处小道都熟悉得很,带着路,往浓黑的夜色里钻去。

走出约摸十余里之后,突然,众人停了下来。

荀笙被侍卫从马车里拖出来,待蒙在眼睛上的巾子扯开,他发现自己正身处荒野之中,隐约地,风中似乎有一股血腥的味道。

这时,李泰将手电照过来,荀笙随即被那光晃得睁不开眼睛,可接着,他却看到了野地里横七竖八的尸首,吓得身上又是一个激灵。

“陛下!”他连忙跪下来,也不管前方站着什么人,一边叩首一边哀求道,“臣虽万死,可家中还有老母幼子!还陛下准臣戴罪立功,臣必忘死以赴!”

“你连死都不敢,何以忘死以赴?”一个冷冷的声音传入耳中,荀笙一愣,听出来那是萧寰的。

第254章 逃亡(下)

荀笙知道当下已是火烧眉毛的时候,把心一横,发狠道:“罪臣……罪臣愿刺杀袁广老贼,为国除奸!”

萧寰没有答话,少顷,吩咐道:“将他解开。”

侍卫应下,随即解下荀笙的绳索。

荀笙见状,心中一喜,正以为刚才的话把萧寰说动了,却听他继续道:“稍后我等离开之后,你可去向袁氏报信,说孤来到了京畿之中,不但救走了圣上,还劫杀了袁襄。”

听得这话,荀笙面色一变,忙继续磕头:“罪臣不敢!”

“就这么说。”萧寰淡淡道,“那劫杀之地,就在此处。你顺便告知皇后和袁广,孤劫了袁襄,乃是要借他面子通行。不过京中牢狱中那些被他们打为孤同党的人,限他们明日之内尽数放出,但凡晚一步,下个月,袁襄人头便会送回来。”

荀笙咽了一下喉咙,答道:“罪臣得令。”

“方才圣上对你说的一番话,你也听到了。”萧寰的语气稍微放缓些,道,“意味如何,你心中明白。”

“罪臣明白!”荀笙道。

“还有赵氏姊妹。”萧寰道,“孤回来之时,她们二人若有不妥,唯你是问。荀氏百年望族,将来是存是亡,皆在你一人身上,莫再行将就错。”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是透彻,荀笙忙不迭地又叩首:“罪臣知晓!罪臣谢殿下隆恩!”

萧寰见话说得差不多了,朝卫琅看一眼。

卫琅随即走上前,将一封信交给荀笙。

“此信,乃圣上亲手所书,你可作为证物,交给皇后。”萧寰道,“她看了,自会相信。”

荀笙连声应下。

萧寰不再多言,下令启程。

车马随即继续前行,将荀笙抛在后面,未几,被夜色吞没。

*

车轮碾在起伏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且嘈杂。

一路上,虞嫣很担心这声音太大,招来昨天晚上那个什么司马那样的巡逻官兵。

幸好蒯头领带的路虽然绕来绕去还崎岖不平,但走的都是僻静的小道,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被人发觉。

因为要照顾马车里的皇帝,众人走得不太快。将近十一点的时候,车马在一处岔路口停下。

“父皇,”萧寰走到皇帝的马车前,恭敬地将车门打开,道,“该离开了。”

皇帝应下。

伴随在皇帝身旁的张茂和蔡瑜露出讶色。

“陛下要往何处?”张茂忙问。

皇帝看着他,道:“自生乱以来,卿一直追随朕左右,夙夜操持,朕心甚慰。当下数月过去,子昭来到,卿可安心随子昭往朔方去。”

张茂听罢,更是诧异:“陛下之意,要与臣等分开?”

“京畿往朔方道路遥远,朕这病,卿亦知晓,已不可远行,故今日分道,众卿往朔方,朕仍留在京畿。”皇帝道。

众人皆惊。

“陛下不可!”张茂连忙道,“京畿之中危机四伏,万一被发现,何人可护卫陛下?”

“当下,京畿之中反而最是安稳。”皇帝缓缓道,“子昭先前故作疑阵,迷惑袁氏,他们以为朕去了朔方,便不会在京畿中再搜寻。加上四面受敌,形势已不同昨日,他们无暇再追索此事。”

张茂仍疑惑重重,但见皇帝决意如此,只得道:“臣留下,伴圣上左右。”

“不可。”皇帝严肃道,“朕已将国玺授予子昭,他回朔方之后,便是监国。你常年在朕身边,诸事熟稔。朕不在,子昭举兵施政,皆须得你来辅佐。孰轻孰重,望卿细想,勿负朕托付才是。”

张茂双目通红,伏拜在地,含着泪行礼应下。

皇帝说罢,看向蔡瑜:“卿可随子昭往朔方,亦可随朕留在京畿之中,去留皆由卿自决。”

蔡瑜向皇帝深深一礼:“臣誓追随圣上左右,万死不辞。”

皇帝颔首,没有再多言。

车马迅速分作两队,李泰为皇帝驾车,萧寰和卫琅亲自护卫,虞嫣和滕蕙都骑到了马上。

其余人则奉命遁入路边的树林,隐蔽等候。

未几,滕蕙忽而看到王熙居然也一起上了马,不由愣住。

“你也要跟我们一起?”她忍不住问。

王熙嗤笑一声,道:“在下堂堂皇亲国戚,伴随君王左右有甚稀奇。”

海青拿天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