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番外(165)

赵茹望着金阁之前,手心里莫名地起了一层汗腻。

而另一边上的殿阁里,袁皇后、周贵人等一众嫔妃和命妇也看到了萧寰和虞嫣,登时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之声。

“广陵王殿下这是做甚?”袁皇后身旁,一名贵妇望着那边,颇是惊诧,“殿下莫非要带着那虞女史一道入席?”

“这像什么话。”另一人道,“陈王妃和梁王妃,那都是堂堂正正进门的王妃,与两位殿下同坐同出,拜见圣上,自是无可厚非。那虞女史不过一个小小的女史,怎敢与王妃一般,跟随殿下来觐见?”

“话也不能这么说。”安平侯夫人唐氏淡笑,不冷不热道,“虞女史既是女史,便也算得王府中的幕僚,广陵王殿下将一个幕僚带在身旁,又碍着谁了?”

唐氏是周贵人的长嫂,近来风头颇盛。见她这般说,议论的那两位贵妇人讪讪,气氛一下变得微妙。

“夫人这话亦是有趣。”这时,寿阳侯夫人纪氏不紧不慢道,“说是女史,可谁不知晓那虞氏是广陵王什么人,也就有心人装装眼盲耳聋罢了。”

纪氏是袁皇后的弟媳,与唐氏一向不对付。她说出这番话来,方才开口的那位贵妇和周围的几人随即得了底气,纷纷颔首称是。

周贵人听着这些话,从案上的漆盒里拈起一枚蜜枣,一边放入口中,一片瞥向袁皇后。

袁皇后喝着茶,只看着皇帝那边。

虞嫣跟着萧寰登上石阶,走到皇帝跟前的时候,只觉四面八方的目光汇集而来。

她面上平静,心里却暗自敲着鼓。

说实话,当她看到沁阳大长公主坐在皇帝身边的时候,就即刻后悔了,不想跟着萧寰过去。

但萧寰却似乎全然不在乎,即便刚才她跟他说了沁阳大长公主的事,以及自己的忧虑。

“你跟着我就是,不必担忧。”萧寰答道。

虞嫣还想退缩,萧寰索性在众目睽睽之下拉着虞嫣的手,往悬云台而去。

来到金阁前的时候,虞嫣眼睛微抬,未几,就看到了坐在皇帝身边的沁阳大长公主。

不等她多想,萧寰已经向皇帝跪拜。虞嫣只得跟着他行礼,听他声音朗朗地说了一番祝寿词。

皇帝的神色平和,与刚才殿上并没有区别。

他答过之后,却看了看虞嫣,道:“前番子昭遇袭,得女史救助照料脱险,实乃大功一件。”

虞嫣忙道:“此乃妾本分,不敢居功。”

皇帝没有接话,少顷,却看向旁边的沁阳大长公主,道:“朕闻,姑母曾见过女史?”

第162章 悬云台(下)

虞嫣没想到皇帝会突然与沁阳大长公主说起自己,只觉心一下提起。

“此乃妾本分,不敢居功。”虞嫣连忙答道。

这话语虽然平静,但虞嫣的心却愈加七上八下。

刚才沁阳大长公主说的那些话,一直在耳边徘徊。虽然刚才在颐乐殿上,皇帝没有为难她,但他对两人的事,其实也从没有表态。虞嫣拿不准他会不会像沁阳大长公主一样,面上和气,却反手给自己来个下马威。

加上沁阳大长公主现在就坐在他身旁,虞嫣几乎觉得,她八成会跟皇帝说些什么……

片刻的沉寂之间,虞嫣几乎能感觉到沁阳大长公主正盯着自己,无形的压力弥漫而来。

“老妇有所耳闻。”只听沁阳大长公主淡淡道。

虞嫣正不知如何应对,皇帝又道:“既然都来了,也是正好。”说罢,他吩咐身边的内侍,在萧寰的案席旁添置一系,为虞嫣赐座。

此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周围人无不惊诧。

皇帝让虞嫣与萧寰一道落座,无疑是将她与陈王妃和梁王妃一样,视为同等。

“怎么,圣上这是要赐那虞氏随广陵王殿下一道入席?”温氏诧异地对杨氏道。

杨氏只望着金阁上的沁阳大长公主,目光定定。

只见沁阳大长公主坐在皇帝身边,全然没有开口阻止的意思。

杨氏眼睁睁地望着那虞氏向皇帝谢恩,而后,跟着广陵王起身,往席上而去。她的脸色愈发紧绷,不可置信。

虞嫣也全然没有想到,皇帝竟会当众表现出对自己的照顾。

而沁阳大长公主似乎全然没有异议。

她简直受宠若惊。

“你刚才,是不是跟你父皇说了什么?”跟着萧寰在席间落座的时候,她忍不住小声问道。

“不曾说什么。”萧寰唇角弯了弯,“我说了你不必担心。”

后宫女眷们所在的殿阁上,也一阵安静。

“皇家是有皇家的规矩,不过除了圣上,谁说了也不算。”周贵人微笑着缓缓道,未几,看了看袁皇后,“妾说得对么?”

袁皇后将目光从那边收回,瞥一眼周贵人,露出淡淡的冷笑:“谁说不是。故而为臣子之人,切不可忘了一切都是圣上给的,以至于忘乎所以,妄自尊大。”

周贵人神色不改,也不答话,继续品尝案上的小食。

寿阳侯夫人纪氏叹一口气,道:“依妾看来,圣上着实对广陵王太过宠溺,竟由着广陵王胡来。这虞氏就算有了妾侍的名分,出身也到底低微,怎可带到圣上这寿宴上来。”

安平侯夫人唐氏听得这话,却笑一声:“这也不算糊涂,将出身低微的妾侍带到这等场合来,又不是没有过。”

纪氏听着这话,面色微变。

袁广的元配并非纪氏,而是姜氏。姜氏是袁广父母为他娶来的,相貌普通,性情木讷,不得袁广喜欢。成婚之后没多久,袁广就纳了几房妾侍,其中最得他喜欢的,就是纪氏。

纪氏出身低微,是个佃户家的女儿,远远不及姜氏的门第。但她懂得讨好袁广和舅姑,又一连生下了三个儿子,颇得袁广的欢喜。而姜氏虽然生下了嫡子,但木讷懦弱,不得袁广欢心。于是纪氏凭着袁广的宠爱,在府中横行霸道,连姜氏也不放在眼里。

当年,纪氏惹出过许多鸡飞狗跳的事,传得人尽皆知。但袁广丝毫不以为意,处处回护。后来,姜氏因母家败落,身体又不好,郁郁而终。才过丧期,袁广就迫不及待地将纪氏扶了正,让她光明正大地当上了侯府的主母。

纪氏自知出身不高,在扶正之前,就借着袁氏的东风,让父兄封官拜爵,修纂族谱,将祖宗往高门靠。故而她当上侯夫人之后,从前的事,当下已经鲜有人提。如今唐氏当着纪氏的面说出来,显然没打算给她面子。

纪氏看着唐氏,少顷,冷哼一声。

“这话也是。”她说,“便是出身低微,也比一无所出的好。为妇之道,还有什么比承继香火更为要紧?”

唐氏听得这话,面色也沉下来。

众所周知,她自嫁给安平侯周承,十几年来,除了一个女儿之外,毫无所出。反倒是府里的妾侍,一个一个生了儿子。前两年,京中的贵妇们还流传着一桩传闻。安平侯府中的一个妾侍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唐氏想将他们收过来自己养,那妾侍不肯,她便错处将那妾侍杖毙了。

唐氏脸上的愠色并没有维持许久,片刻,代之以一抹冷笑。

“承继不承继的,可不是生了就算,最终还要看谁来当嗣子。”她说,“不过夫人之言,也甚是有理,身为嫡子而不得承继家业的人多了去了,若以为占个嫡字就占尽天时地利,那可是天真至极。夫人说,对么?”

这话明面上是对纪氏和气,却是在暗刺袁皇后。

自从上次袁广被皇帝撤职,在家闭门思过,袁氏和袁皇后可谓大失颜面,而周氏则风头大盛,以至于唐氏竟敢当着袁皇后的面说出这等话来。

纪氏的目光变得有些不定,不由地看向袁皇后。

“好了,广陵王带谁来,那是广陵王的事,圣上乃明君,自有道理。”这时,周贵人缓缓道:“韶音美景当前,我等何不尽情观赏。”

说罢,她微笑地让内侍和宫人们为众人案前添酒。

那姿态,仿佛这殿阁中的主人。

袁皇后面无表情,只望着金阁,没有理会。

歌伎和乐师继续在台上奏着悦耳的音乐,宾客们也继续享乐,或者饮酒应酬,或在园中游走赏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萧寰和虞嫣的事自然不合规矩,私下里也免不得议论一番。

但皇帝既然已经给予了承认,没有人会傻到为了一个跟自己不相干的人去反对。

海青拿天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