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今晚的饭菜真的好好吃,就是好安静,没人讲话,桌子又大,好些菜我只能看吃不到,离我太远了,反正我吃得有些忐忑。”祁十香心有余悸道。
“你表现的很好啊。”祁九里笑着说道,“在别人家做客吃饭,总归是拘束的,我也一样。”
“姐,你也这样吗?”祁十香有些怀疑,“可你今晚添了饭呢,你身后的小丫鬟还给你夹了好多菜的。”
“咳咳。”祁九里不自在的咳了咳,“我是真饿了,不能委屈了肚子。”
“姐好厉害,感觉你一个眼神,小丫鬟就知道要给你夹什么菜了。”祁十香还是很佩服,为祁九里的应对自如。
祁九里觉得自己能这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脸皮厚,只要脸皮足够厚,什么事不能做,当然她也是观察过的,郭府的主子好些都是让丫鬟布菜的,身后站着的小丫鬟就是做这个的,她知道后当然不能放过机会,毕竟祁十香一句话说的很对,郭府的饭菜味道真的很不错。
前院的祁七竹和祁八松被郭怀熙的大哥郭怀尚叫去了书房,拿了好几本带了注解的书籍给他们,两人看得忘乎所以,在书房足足看到半夜才回去睡觉。
郭怀尚比郭怀熙大了十二岁,今年二十六的年纪,博学多识,见地深刻,祁七竹他们虽然不知道郭怀尚的身份,但也都看得出来,他俨然是郭府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郭怀尚说的话郭景明没反驳过,而且他也是今儿出现最晚的,周身的气质也是最突出的,不过祁七竹和祁八松没关心这个,毕竟以后基本不会见到,但没想到他会给他们俩带注解的书籍,这对他们的考试很有帮助。
除了书,笔墨纸砚及提神的香囊,郭怀尚也让人送去了他们的房间,等他们俩回到屋子的时候,这些都已经准备了,说是让他们好生考试的。
第二日,祁山他们跟郭家人用过早饭就提出了告辞,这次郭家人没再挽留了,但问了他们的打算,得知他们想租半个月的小宅子,就让管家帮忙找了牙行,直接在郭府待到牙行的管事过来,亲自领着他们去看宅子。
祁九里和祁十香又换回了原来的衣服,新衣服成了行李之一,因着郭府的帮忙,看的第一处宅子就是极好的,无论是环境、地理位置还有价钱。
一进的小宅子,离考场走路只要半刻钟的时间,宅子内各个房间东西都是齐全的,再舒心不过了,祁九里问过牙行的管事,这宅子平时是不出租的,也是看了郭府的面才租出去的。
有了现在的路子,祁九里也没放着不用,这次来本就想着买处铺子的,就跟牙行管事打听了。
祁九里说了大致价位,牙行的管事就说了等院试过后领他们去看看。
离院试还有两天,祁九里这两天是定下了心,跟祁山、祁十香和祁十一四人,把就近的地方摸了个遍,买了一百斤的粮食,细粮粗粮各一半,买了一些盐、酱油和辣椒。
这里就很感谢这处宅子了,东西样样俱全,打酱油的小坛子都有。
必备的东西买齐全了,接下去就是每日买新鲜的肉菜,每天的饭菜都整顿的丰盛又管饱。
这两天郭怀熙没有来,祁十香还念叨了几句,祁九里则没有在意,毕竟人家刚回到家,又遇到了那样的事,现在郭家人肯定不放心郭怀熙出门子的。
加上自家,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跟郭府的距离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人的出生有时候决定了生活的圈子,他们跟郭怀熙是不同圈子里的人,说实话郭怀熙不来,祁九里更轻松些。
祁九里不想给郭家人的感觉是自家会赖上去一般。
至于祁九里小姑的家,这两天祁山是想着过去的,不过被祁九里阻止了,反正不差这么一时半刻,等祁七竹和祁八松过了院试再说。
反正还要等成绩出来,那时候全部人一块儿去,最为合适了。
六月十六,祁七竹和祁八松准备齐全,带着笔墨和食物去了考场,祁山、祁九里四人把人送到,看着他们进去后,转身回了住处。
祁九里本打算带着祁十香和祁十一他们去外面逛逛,可大伯祁山一直心不在焉,祁九里整理了一番要带去给小姑的东西,说好了明日一早去看小姑,祁山连声说好。
祁九里再次反省了自己,她有些想当然了,没有站在祁山的立场为他考虑,本就是为了看妹妹来的府城,哪里现在得空了不去看反而在外面逛呢。
第175章 齐宅
回到住处,祁九里把之前孔昕慈给的见面礼拿了出来,之前拿到手的时候,再回屋后就跟祁十香看了,两人匣子里的是一样的东西,一人一块的金锁片。
这个见面礼可就贵重了,金子做的,分量也不轻,值不少银子的,祁九里本来想着要不把金锁片给小姑新生的孩子,可都在顺安府,万一遇上知道了,不太好。
祁九里把匣子放回去,拿了些银子,去了祁山那,“大伯,要不我们再买些什么送去给小姑?我觉得长命锁不错。”
祁山摇头拒绝了,“九里,东西不少了,人家也知道我们的条件,送再好,在他们眼里也是看不上的。”
祁九里有些意外,“小姑婆家是跟郭怀熙家那样的大户人家?”
“那不是。”祁山说道,“郭家是真正的世家,你小姑嫁的是商户,生意做得不错,家里条件好,不缺金银首饰这些。”
“哦哦。”祁九里点了点头,“大伯,那我们出去逛逛呗,来府城总得去看看热闹不是。”
祁山点头起身,已经定了明日去看小妹,现在去逛也有心思了。
四人走得很慢,看得仔细,祁九里感慨不愧是府城,这大街可比金水镇上的大了一倍,人也是,摊位也多。
“呜,好香。”祁十一看着不远处冒着烟的摊位,耸了耸鼻子。
“买。”祁九里大手一挥,率先走了过去,是刚煎出来的饼,面上油光发亮,点缀着芝麻,差不多成人脸蛋儿那么大,周围围着的人不少。
煎饼的是个妇人,收钱的是大叔,该是夫妇。
“大叔,这饼怎么卖?”祁九里笑着问道。
“三文一个,里面裹了馅的。”大叔笑着解释道。
“来两个。”祁九里付了铜钱,等热乎乎拿到手后,对半撕开,里面是菜干肉馅,四人一人一半,“尝个味道,我瞧着街上还有不少好吃的。”
祁九里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馅味道一般,当然这个是她以吃过众多美味的口感评价的。
“好好吃。”祁十香和祁十一就很捧场,吃得小嘴泛油,小心翼翼,不让内馅掉下一丁点。
祁山有些尴尬,“九里,等会儿不用给我买。”
“大伯,难得来一趟,怎么也得尝尝味道,你别给我省钱,我现在可是拿工钱的人,买点吃的孝敬您,理所应当的。”祁九里笑着说道,“如果大伯推辞,下回大伯娘再给我做衣服,我可怎么穿得上身。”
“还有你们对十香和十一的照顾,家里的柴火堆满、水缸就没有空的时候,大伯,我们可是家人,客气可就不对了。”
祁九里在说了要看铺子的时候就把香辛料卖得的价格跟祁山说了,祁山又震惊又祁九里记忆犹新,这是十足为自家考虑的大伯。
祁山听了祁九里的话,心里有些暖,看着她露出来憨厚的笑容,“你这孩子,真是说什么都是你有理。”
咬了一口热乎的饼,这滋味,祁山觉得自己能记一辈子。
接下去尝了馄饨,吃了汤圆,买了糕点,都是祁九里几人平时几乎没吃过的东西,四人吃得肚子滚圆,才停了买吃食的节奏。
接下去就是消食运动了,逛了半个城了,日头也升到头顶了,四人拎着吃剩的糕点回去了。
祁九里是想买些特产或是什么小玩意儿回去送人的,但还没买铺子,银钱方面不能乱动,怎么也得等买定了后再花用。
中午回去,祁九里简单做了个疙瘩汤,一人喝一碗,逛了一早上,吃的东西消化的也差不多了,祁山看着有些肉疼,“九里,中饭不需要吃,晚饭倒是早些吃就好了,我们”
“大伯,来府城也是难得,回去之后就没得吃了,现在就好好享受。”祁九里不以为然,及时行乐,这个很有必要的。